張彥明

【摘 要】 目的 研究患有早期近視的青少年患者采用濃度為1%的阿托品滴眼液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以往我院收治的患有早期近視的青少年患者8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3例。對照組采用玻璃酸鈉滴眼液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濃度為1%的阿托品滴眼液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早期近視藥物治療效果、治療前后裸眼視力水平的改善幅度、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組患者早期近視藥物治療總有效率為90.7%,對照組為69.8%,差異顯著(P<0.05);用藥期間有1例出現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的7例,差異顯著(P<0.05);治療前后裸眼視力水平的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結論 患有早期近視的青少年患者采用濃度為1%的阿托品滴眼液治療,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改善視力水平。
【關鍵詞】 早期 近視 青少年 1%阿托品滴眼液 效果
我國是全世界公認的近視疾病高發國家,且其患病率近年來仍然呈現逐年升高的發展態勢,目前青少年近視患病率已經達到80%以上,明顯高于西方國家。近視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黃斑變性、視網膜脫離、青光眼等導致病理學改變[1]。雖然目前在臨床上對導致近視發病的原因還不是十分清楚,已嘗試用許多方法控制近視病情的進展,但收效都不是十分明顯[2]。本文主要研究患有早期近視的青少年患者采用濃度為1%的阿托品滴眼液治療的臨床效果?,F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早期近視的青少年患者8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3例。對照組患者年齡9-26歲,平均12.7±5.9歲;男性25例,女性18例;近視病史1-18個月,平均5.1±1.3個月;治療組患者年齡9-22歲,平均12.1±5.5歲;男性27例,女性16例;近視病史1-15個月,平均5.0±1.6個月。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一般指標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研究數據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每日睡前采用玻璃酸鈉滴眼液滴眼,每次兩滴,滴眼之后對淚囊區進行適當壓迫,壓迫時間控制在3min左右;治療組:每日睡前采用濃度為1%的阿托品滴眼液滴眼,每次兩滴,滴眼之后對淚囊區進行適當壓迫,壓迫時間控制在3min左右[3]。
1.3 治療效果評價標準
顯效:近視癥狀治療后基本或徹底消失,裸眼視力、屈光度、眼軸長度等相關指標水平均恢復正常;有效:近視癥狀治療后明顯減輕,裸眼視力,屈光度、眼軸長度等相關指標水平與治療前比較改善程度超過50%;無效:近視癥狀治療后沒有減輕,裸眼視力,屈光度、眼軸長度等相關指標水平與治療前比較改善幅度沒有達到50%[4]。
1.4 觀察指標
早期近視藥物治療效果、治療前后裸眼視力水平的改善幅度、用藥期間不良反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所得數據,用(x±s)表示計量資料,并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P<0.05時,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早期近視藥物治療效果
對照組早期近視藥物治療總有效率為69.8%,治療組為90.7%,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用藥期間不良反應
治療組患者用藥期間有1例出現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的7例,差異顯著(P<0.05)
2.3 治療前后裸眼視力水平的改善幅度
治療前后裸眼視力水平的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臨床研究發現,如果對眼部疾病患者長期應用阿托品進行治療,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眼睛造成損害,其主要表現包括:早期階段由于患者的瞳孔處于散大狀態而導致視近模糊、畏光現象出現,后期階段會由于過敏性結膜炎、瞳孔散大之后進入到眼內的光線明顯增多,出現視網膜損害和白內障等疾病[5]。但是對于臨床上青少年近視患者而言,由于機體的自我調節能力相對較強,在使用濃度為1%的阿托品眼液進行治療后,仍然能夠殘留20%左右的調節力,因此該類人群在近視發病的早期階段應用該藥物進行治療,通常不會產生不良影響,且在用藥期間患者外出的時候應該佩戴有色眼鏡,也使畏光等不良反應消除。本次研究中治療組僅有1例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曾有人對操作阿托品治療的近視患者的視覺情況進行了電生理檢測,發現長期滴用阿托品,不會對視網膜的生理功能造成影響。目前雖然臨床對阿托品控制近視程度加重的作用機制還不是十分清楚,但大多數學者認為與調節視網膜脈絡膜、鞏膜、非M受體等多種機制有一定的關系[6]。
參考文獻
[1] 崔巍,李丹,唐靜曉.非球面與球面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對高度近視并發白內障患者視覺質量的影響[J].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2,11(14):695-697.
[2] 范梓晰,靳荷,譚少健,等.高度近視并白內障患者植入 AcrySofIQ-ReSTOR 多焦點人工晶狀體的臨床研究[J].微創醫學,2014,9(1):4-6.
[3] 張敏,姜洋,李瑩,等. 高度及超高度近視眼軸、屈光度、曲率、厚度的相關性研究[J]. 國際眼科雜志,2012,12(8):1525-1526.
[4] 王華,郭穎卓.RGP治療成人高度屈光不正性弱視的療效[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11):2237-2238.
[5] 江會豐,袁滿紅.準分子激光角膜表層切削與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的臨床療效對比[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21):3272-3274.
[6] 聶曉麗,劉蘇冰,左志高,等. 超高度近視患者ICL 植入后對比敏感度及像差的變化[J]. 眼科新進展,2012,32(11):1054-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