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亞

【摘 要】 目的:探討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江蘇省宜興市和橋醫院門診收治的89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入選病例分為兩組。實驗組45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片;對照組44例,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緩釋片。結果: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5.6%)略高于對照組(90.9%),但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實驗組1例輕度下肢外周性水腫,不良反應發生率(2.2%)低于對照組(9.1%),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均具備良好臨床療效,但氨氯地平片不良反應小,用藥安全性高,更具臨床使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硝苯地平控釋片 氨氯地平 原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常見高血壓類型,目前普遍認為其發病機制為先天遺傳基因與多種生理性減壓因素和致病性增加因素間的相互作用,如肥胖、高血糖、血脂異常、不良飲食生活、精神緊張等[1]。既往研究已經證實,原發性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故積極有效的控制血壓對減少心腦血管意外、降低患者致殘致死風險,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硝苯地平控釋片和氫氯地平是原發性高血壓常用治療藥物,文章現對兩種藥物的療效及安全性進行對比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江蘇省宜興市和橋醫院門診收治的89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知曉本研究目的并自愿配合治療,依從性良好,隨機將入選均分為兩組。實驗組(45例):男24例,女21例;患者年齡34-76歲,平均(54.3±6.7)歲;患者病程2個月-22年,平均(6.3±2.1)年。對照組(44例):男22例,女22例;患者年齡32-77歲,平均年齡(53.8±7.2)歲;患者病程3個月-20年,平均(6.4±1.8)年。兩組患者基本臨床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納入與排除
納入標準[2]:①病癥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即非同日3次血壓測量,收縮壓(SBP)≥140mmHg和(或)舒張壓(DBP)≥90mmHg;②近2周內未服用高血壓相關治療藥物。
排除標準:①合并基礎疾病或嚴重臟器疾??;②繼發性高血壓;③急進型高血壓;④鈣離子抗結劑過敏;⑤合并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疾病等無法自主完成本研究者。
1.3 方法
實驗組患者用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華潤賽科藥科)。用法用量:初始劑量5mg/次,老人2.5mg/次,1次/日?;颊哐獕罕O測及用藥劑量調整方法與實驗組一致, 日服最大劑量10mg,療程2個月。
對照組患者用藥硝苯地平控釋片(揚子江藥業)。用法用量:初始劑量20mg/次,1次/日。指導患者每日在家進行血壓監測,并依據血壓監測水平逐漸調整用藥劑量(首次劑量調整于連續用藥7d后),盡量使血壓平穩控制在SBP<140mmHg/DBP<90mmHg水平。用藥劑量調整周期應根據患者實際耐受程度而定,日服最大劑量120mg,療程2個月。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停服其它降壓藥物。同時,遵醫囑改善生活行為,包括控制體重,減少鈉鹽及脂肪攝入、保持情緒穩定、戒煙限酒、適量運動等。療程開始前及治療后,非同日3次測量患者血壓水平,取均值作為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標準值,觀察兩組療效及患者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
本研究療效判定標準參照文獻[3]擬定。顯效:DBP下降≥20mmHg或下降10-19mmHg但降至正常水平;有效:DBP下降10-19mmHg但未降至正常水平、DBP下降<10mmHg但降至正常水平或SBP下降≥30mmHg;無效:DBP無明顯下降且仍高于正常水平,SBP下降<30mmHg??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以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結果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略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實驗組1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表現為下肢外周性水腫,不良反應發生率2.2%。對照組4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表現為水腫、頭暈、潮紅、疲勞等,不良反應發生率9.1%,組間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上述不良反應均為輕度表現,后未經干預癥狀均消失,未影響后續治療。
3 討論
原發性高血壓是指原因未明的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特征表現,可伴臟器功能器質性損害的一類獨立疾病,占高血壓病例總數的90%以上,為臨床最常見慢性疾病之一。有數據報道,我國人群高血壓發病率為24%-27%,而在卒中高發地區,高血壓患者卒中/心梗發病比例高達5:1 [4]。由此可見,高血壓已經成為危害國民生命健康的一項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加強高血壓防治刻不容緩。
目前,臨床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多采用綜合干預措施,藥物治療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硝苯地平控釋片和氨氯地平片均屬鈣離子拮抗劑,是臨床常用高血壓治療藥物,具有舒張血管平滑肌、減輕外周阻力的作用。其主要治療機制為,選擇性的抑制Ca+經鈣通道進入心肌細胞和阻力血管中,從而降低細胞外Ca+濃度水平,減少Ca+積聚導致的心肌收縮力加強和血壓增高。另外,硝苯地平控釋片和氨氯地平片均為二氫砒啶類鈣離子抗結劑,是已經被證實的鈣通道阻滯藥中作用效果最強的一類藥物,其應用能在降壓的同時逆轉左室肥厚,且長期服用無耐藥性,對脂質和糖類的代謝、電解質平衡、尿素水平、冠脈血流等均無明顯影響,效果安全。
本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5.6%)略高于對照組(90.9%),但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邱凌梅[5]報道的氨氯地平片治療有效率(95.2%)和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有效率(93.3%)相近。兩組不良反應均較輕,但實驗組發生率(2.2%)低于對照組(9.1%),與巣偉忠[6]報道的氨氯地平片不良反應率(1.7%)也基本相符。提示硝苯地平控釋片和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均具備良好臨床療效,但氨氯地平片不良反應小,用藥安全性高,更具臨床使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烈彬,胡小峰,何淑軍等.硝苯地平與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4):112-113.
[2]厲世培.硝苯地平與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臨床療效的對比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6(10):38-39.
[3]王常金.硝苯地平與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對比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35(89):72-73.
[4]賴瑜華,沈俊良.硝苯地平與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8(4):114-115.
[5]邱凌梅,辛海艷,侯俊紅等.關于硝苯地平與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對比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28):86-86,91.
[6]巣偉忠.硝苯地平控釋片與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對比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10(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