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珺+賈燕

【摘 要】 目的:分析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疾病的護理辦法。方法:選擇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骨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46例,選擇常規護理方法,二組為50例,在常規護理方法基礎上,進一步實行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護理情況。結果:一組46例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幾率為26.09%,二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幾率為12.00%,二組護理效果明顯由于一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一組護理總滿意度為73.91%,二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6.00%,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骨科手術后,通過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幾率,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緩解護患壓力。
【關鍵詞】 骨科手術 整體護理 下肢深靜脈血栓 方法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一種骨科手術后較為常見的并發癥,對于患者的身體機能康復影響較大,在發病期間,患者靜脈內的血液凝結成度不符合正常情況,形成靜脈堵塞現象,嚴重影響到經脈中血液回流。患者可能由于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身體器官功能性障礙,機體組織發生病變,嚴重情況下可能造成肺栓塞,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針對骨科手術患者,通過術后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減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幾率,提升患者預后質量。本文選擇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骨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一組和二組,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骨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一組和二組。一組患者46例,男性為26例,女性為20例;年齡為23~74歲,平均年齡(46.5±5.2)歲。二組患者50例,男性為28例,女性為22例,年齡為24~75歲,平均年齡(46.9±4.2)歲。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25例,股骨骨折內固定術36例,全髖關節置換術28例,脊柱手術7例。合并癥中,心臟病患者14例,高血壓患者36例,糖尿病患者22例。一組和二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并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應該具備高素質護理經驗,能夠更為全面了解患者既往病史、手術史以及合并癥,對患者入院后進行全面評估。通過全面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病情,慢性疾病和下肢深靜脈血栓疾病帶來的危險因素和不良影響,提升患者對疾病認知水平,結合實際情況做好預防措施,積極主動配合護理人員開展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工作,即便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同樣可以冷靜應對[2]。
1.2.2 心理護理
骨科手術后,患者自身軀體存在運動功能障礙,同時伴有心理焦躁、抑郁等情緒,加之醫院環境較為陌生,可能加劇患者的不良情緒程序,降低治療積極性。故此,護理人員應該在患者入院后應該及時同患者、病人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心理變化情況,通過安慰性語言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供更加堅實的心理支持,調動患者配合治療積極性,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切實提升患者治療效果[3]。
1.2.3 藥物護理干預
為了可以有效避免患者骨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臨床上可以采用低分子肝素鈉進行預防,此種藥物效果較為持久,一般情況下,護理人員通過皮下注射,是當前臨床上治療和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疾病廣泛使用的藥物之一,效果較為可觀[4]。在護理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充分注視針眼、切口、消化道是否出血等現象。
1.3 觀察指標
通過對兩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幾率和護理滿意度等指標,分為非常滿意、一般和不滿意三個層次,其中非常滿意:患者臨床體征明顯改善,護理滿意度較高;一般滿意:患者臨床體征有所改善,護理滿意度有所提升;不滿意:患者臨床體征無改善,護理滿意度偏低。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平均值±標準差(x±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x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對比
觀察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幾率,二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幾率12.00%要遠遠低于一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幾率26.09%,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二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96.00%遠遠高于一組護理總滿意度73.91%,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骨科患者在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導致,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術后身體機能恢復,降低患者生活質量。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只缺氧、靜脈瘀血和壓力增加導致,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腫脹、疼痛感。基于此,下肢深靜脈血栓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造成患者的終身殘疾,嚴重情況下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故此,臨床上應該加強術后護理干預,做好心理護理、藥物干預和護理預防等工作,盡可能降低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幾率[5]。
綜上所述,骨科手術后,通過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幾率,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緩解護患壓力。
參考文獻
[1]陸葉鳳,李廣萍,陳肖燕等.骨折術后預防深靜脈血栓的護理干預[J].醫學信息,2015,17(z2):133-134.
[2]王鈺玲.骨科下肢手術后并發深靜脈血栓的護理[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1,14(6):90.
[3]周斌.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護理及預防措施[J].醫藥前沿,2012,02(10):377-377.
[4]馬秉艷.骨科術后整體護理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85例護理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5):102-103.
[5]王洪霞,武洪方,張雪鋒等.整體護理對預防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4):193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