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李丹
【摘 要】 目的:分析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舒適護理效果。方法: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8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應用隨機數(shù)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4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對兩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護理滿意度結果進行觀察對比。結果:研究組患者的SAS與SDS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組間差異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高于對照組,對比組間差異結果顯著(P<0.05)。結論: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給予舒適護理能夠顯著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滿意度,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腹腔鏡 子宮肌瘤剔除術 舒適護理效果
子宮肌瘤是最為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之一,腹腔鏡手術是當前主要的治療手段。但是作為一種有創(chuàng)治療方式,手術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或多或少會造成一定影響[1]。因此,手術期間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非常重要。舒適護理作為整體護理中常用的方式,其目的在于使患者達到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的愉悅,降低治療和護理造成的不適感,促進疾病的康復。本文中,針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應用舒適護理干預,或者良好的成效,現(xiàn)總結方法和結果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8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所有患者均通過影像學手段檢查確診、排除手術禁忌證。應用隨機數(shù)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4例,研究組患者的年齡在25-61歲之間,平均為(46.25±7.93)歲;其中單發(fā)肌瘤患者28例、多發(fā)肌瘤患者16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在24-62歲之間,平均為(46.85±8.01)歲;其中單發(fā)肌瘤患者26例、多發(fā)肌瘤患者18例。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錄入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對比組間差異小,結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按照護理部門制定的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規(guī)程操作。
研究組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具體方法包括:(1)術前舒適護理:首先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做好清潔與消毒工作,營造家庭化治療氛圍。第二,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狀態(tài)等。同時做好心理護理干預,向患者介紹子宮肌瘤的發(fā)病、治療和預后,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目的、方法和意義等,說明手術后可能對生活產(chǎn)生的影響,做好心理指導[2]。(2)術中舒適護理:手術前做好方式,讓患者熟悉手術室環(huán)境。手術過程中,在不違反無菌原則的情況下盡可能保證患者舒適,觀察患者的面色與神志變化;手術結束之后將術者身上的血跡擦拭干凈,做好保暖工作,穿好衣褲之后蓋好被子轉移到普通病房,期間注意保護好手術切口、防止牽拉和移動造成的疼痛。(3)手術后的舒適護理:手術后指導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避免對切口造成壓迫,常規(guī)禁食4-6h[3],之后給予清淡的流食或者半流食,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手術后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加強對各項體征的觀察,適當增加巡視的次數(shù),如果出現(xiàn)體溫上升、切口疼痛等癥狀及時向主治醫(yī)生匯報,防止不良后果。
1.3 評價指標
心理健康水平 使用SAS與SDS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進行評價。
護理滿意度 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患者對此次護理的滿意度。
1.4 數(shù)據(jù)處理
相關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統(tǒng)計學分析時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P<0.05代表差異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對比
研究組44例患者護理之后的SAS得分為(17.39±3.52)分、SDS得分為(18.07±2.89)分;對照組44例患者護理之后的SAS得分為(22.85±3.52)分、SDS得分為(23.17±2.96)分。研究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對比
研究組44例患者中非常滿意的有29例、滿意患者14例、不滿意1例,總的滿意度為97.73%;對照組中分別為24例、12例和8例,總滿意度為81.82%。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量增加、下腹墜脹和持續(xù)性陰道出血等,不及時治療還可能造成不孕及流產(chǎn),對女性身心健康造成的威脅較大。腹腔鏡手術的安全性高、效果好、對患者傷害較好,是臨床中應用廣泛的術式之一[4]。本文中,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同時配合舒適護理干預獲得良好的成效,通過術前、術中和術后的舒適護理,使患者獲得生理、心理和社會上的愉悅、從而達到最佳的治療和康復狀態(tài),降低不愉快的程度[5]。最終,研究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滿意度更高,對比對照組差異顯著,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帆,林英,羅秀珍,等.舒適護理模式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西部醫(yī)學,2013,25(8):1266-1267,1279.
[2] 凌笑瓊.手術室舒適護理模式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術后應激反應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4):743-745.
[3] 周惠玲,凌笑瓊,吳秀紅,等.舒適化護理在改善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緒作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35(14):2169-2170.
[4] 劉平,何少斌.不同護理模式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2):280-282.
[5] 沈紅.舒適護理聯(lián)合垂體后葉素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應用觀察[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14,29(6):467-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