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兆軍

今年下半年承擔了一個大專層次的“多媒體制作”課程,一個班共138名學員,而學校供學員上機實踐的多媒體教室每個最多有50個機位,也就是說上一次操作課需要三個多媒體教室;如何管理分散在三個教室中的學員?如何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如何做出及時的指導?如何對其學習做出客觀的評價?就成為本學期我所面對的首要問題。
通過近兩個月的摸索實踐,比較有效的策略有以下三條:
1 激發興趣,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根據課前的問卷調查了解到班上的大部分學員為95后,在開課前,已經學習了計算機文化基礎的知識,具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大部分學員對Photoshops這款軟件沒有接觸,但求知欲比較強,另外,該年齡階段的學員好奇心比較強,個性突出。針對這些特點,通過對授課內容的選擇和內容具體環節的設計,以達到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并逐步養成他們自學的習慣。
首先是在課堂內容的選擇上,充分考慮到學員的工作和生活對相關知識需求,優先選擇那些生活或工作中急切需要把握的實例,例如“由合影制作證件照”;“合影中多余事物或人物的去除與修補”等,以滿足學員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習興趣。
其次在課堂內容的具體設計中,采用由簡到難,逐級過關的游戲形式,用成功激發和鞏固學習興趣,養成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例如“由合影制作一版4×4的證件照片”中,第一關設置成由合影通過裁剪制作出符合證件要求的一寸照片,具體可以根據下面的步驟來完成:
(1)學員打開教員課前發送的合影照片;
(2)單擊裁剪工具,對其進行設置,其中,高度1.75英寸,寬度1.25英寸;
(3)通過拖動完成合影照片中所需人物的裁剪(注意:此時需要記下圖片的分辨率118.11像素/厘米);
(4)雙擊圖層面板中的背景圖層,對一寸照片解鎖;
(5)單擊【編輯】菜單下的【描邊】命令,在打開的【描邊】對話框中完成設置,其中寬:5PX;顏色:白色;位置:內部,然后確定;如圖
按照上面的5步進行操作,一寸證件照制作完成,即第一關通過,給出一般的鼓勵界面。
第二關設置為制作一版4×4的證件照片,此時,可以引導學員:如何由一寸照片制作出一版4×4的證件照片?根據學員的回答,講解具體步驟。例如可以用一寸照片對4寸的空白文件進行填充的方式得到一版4×4的證件照片。(在上面5步的基礎上繼續操作)
具體步驟如下:
(6)單擊【編輯】菜單下的【定義圖案】命令,對一寸證件照命名為“圖案900.jpg”;
(7)單擊【文件】菜單下的【新建】命令,新建一個寬5.0英寸,高7.0英寸,分辨率為118.11像素/厘米的文件;
(8)單擊【編輯】菜單下的【填充】命令,使用“圖案900.jpg”填充文件。
這樣就制作出一版4×4的證件照片,從而順利地完成了第二關,給出強烈的鼓勵界面。
通過選擇跟其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采用游戲過關的方式,不僅使學員在多媒體制作課上不斷的過關(成功),不斷地被肯定,也使學員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并逐步養成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為三個教室的管理工作減輕了負擔,也為三個教室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 任務驅動助力課堂管理和課程考核
在這個“小教室大班制”的多媒體制作教學中,采用了任務驅動教學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具體做法就是四個明確:“明確任務”;“明確任務完成的方法”,“明確任務完成的時限”,“明確每個任務都是課程考核的重要依據”。
在任務設置上:將能概括教學內容的、符合學員特點的、難度適中的、要求明確的內容設置為多媒體制作任務;在操作方法上:摒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選擇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使每個學員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特有的經驗,提出并解決相關問題;在操作時間上:明確每個具體任務完成的時間。
例如:在“利用矩形選框和黑白漸變工具給金魚圖片加上金屬相框”的任務中,教員講解5分鐘,利用解析法使任務明確;通過10分鐘集體討論明確完成任務的方法;教員給出完成該任務的時間為15分鐘;要求完成后的作品上交教員網盤“jsj002”,作為該任務考核評判的依據。
在“四個明確”的前提下,學員通過獨立完成一個個任務,不僅完成了知識的重構,而且還形成了應用多媒體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另一個層面上,教員根據學員完成任務的情況,能夠不僅能對學員知識的把握、形成的技能做出客觀準確的判斷,為下一步的教學做準備;把一次次完成任務的情況作為課程考核的主要依據,用任務的壓力來規范課堂,也為三個教室的管理工作減輕了部分負擔。
三、充分利用網絡,向網絡要效力
通過把三個教室里的微機連接成局域網,用基于電子教室軟件系統如“極域電子教室”軟件系統及教室的監控系統進行廣播,做到圖像和聲音的同步傳輸,實現了三個教室教員授課的同步進行,極大地避免了教員的重復勞動,提高了授課效率。
此外,通過基于極域電子教室軟件的及時通訊技術,學員也可以把授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教員也能比較及時地對學員的疑問做出回應,起到及時疏導的作用,防止問題堆積,保護學習積極性。
另外,針對“小教室大班制”教學比較難管理的這個問題,教員可以使用基于電子教室軟件的視頻監控系統,及時發現并制止進入其他任務的學員,使之盡快回到學習的軌道上來,保證班級集體過關,形成良好的課堂環境,以便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最后,通過網絡,收集學員的任務完成情況并存檔,作為課程過程考核的主要依據,徹底拋棄了過去“一錘定音式”的考核,增加了考核的客觀性和透明度,使分數能更好地反映學員的真實水平,能充分發揮分數對學習的激勵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三點,能較好地管控三個教室的課堂進程,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當然,如果在人力許可的條件下,能再配備兩個輔導教員,效果將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