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孫琴

【摘 要】 目的:觀察急性酒精中毒應用中醫綜合方案急診治療的的效果。方法:選擇本院急診科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14例,隨機分為中醫組和西醫組,每組57例,中醫組給予中醫綜合治療,西醫組給予西醫常規治療,觀察臨床癥狀消除時間及清醒時間。結果:中醫組患者臨床癥狀消除時間、清醒時間均低于西醫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診治療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時,中醫綜合治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縮短癥狀消除時間及清醒時間,促進患者痊愈。
【關鍵詞】 中醫綜合方案 急性酒精中毒 臨床療效
急性酒精中毒屬于急診科常見的一種急癥,主要由患者大量飲酒導致,多表現為喪失控制能力、精神錯亂等,嚴重時會抑制呼吸功能及運動功能,危及生命安全。臨床急診治療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時,常規方法為洗胃、補液等,但療效并不理想,患者癥狀緩解及清醒時間較長。研究表明,急性酒精中毒治療中,中醫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綜合治療,可促使患者盡早清醒。本院急診科治療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時,即采用中醫綜合方案治療,取得較為滿意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急診科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14例,男88例,女26例;年齡25~54歲,平均(33.1±2.8)歲;飲酒量387~622ml,平均(500.3±75.9)ml;發病至就診時間82~193min,平均(117.6±22.4)min;酒精中毒輕度52例,中度45例,重度17例。納入標準:(1)曾過度飲酒;(2)伴有意識障礙;(3)呼氣時酒精味明顯;(4)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或興奮癥狀明顯;(5)患者監護人對本研究知情。隨機分為中醫組和西醫組,每組57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相近,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西醫組患者給予常規西醫治療,方法如下:立即進行插管,給予患者洗胃,期間避免患者嘔吐物誤吸,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嚴密監測;將能量合劑(每支包含輔酶A 100U、三磷酸腺苷 20mg、胰島素4U;本次共2支)、維生素C(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0713;本次劑量3g)、維生素B6(天津金世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319;本次劑量200mg)加入到0.9%生理鹽水500ml中,靜脈滴注;給予患者納洛酮(北京四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758),輕度劑量0.4mg,中度劑量0.8mg,重度劑量1.2~2.0mg。
中醫組患者給予中醫綜合方案治療,方法如下:(1)中藥醒酒顆粒:其中包含梔子、淡豆豉、葛花、葛根等,每次劑量為10g,開水沖服,每天3次;(2)針刺:患者取仰臥位,放松雙下肢,常規消毒雙側足三里穴位后,針垂直刺入,約1.5寸后,插捻轉補;自然外展雙臂,半握手部,針直刺合谷穴,約0.5~1寸,插捻轉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恢復時間,包含收縮壓、呼吸、體溫、嘔吐,記錄兩組患者清醒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計分析,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利用t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中醫組患者臨床癥狀消除時間、清醒時間均低于西醫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酒精中毒后,會明顯的增加β-內啡肽的釋放,導致大量自由基生成在體內,損害腦細胞,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引發精神興奮、共濟失調等癥狀表現,嚴重時,患者會出現昏迷等,危及生命[1]。對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來說,急診治療的關鍵在于促使患者意識、神經功能盡早恢復。西醫常規治療中,治療措施包含洗胃、補液、藥物治療等,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清醒,但清醒時間較長,而且西藥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導致治療效果并不理想[2]。近年來,中醫在急診急性酒精中毒治療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綜合治療方案中,包含穴位針刺、口服中藥兩種方法,穴位針刺時,以足三里穴、合谷穴為主要穴位,采取插捻轉補的手法,具有止痛、鎮驚、瀉熱、調節胃腸功能、改善微循環等功效;同時,中藥方劑中的梔子、淡豆豉、葛花等藥物合用后,具有解酒醒脾、熱解毒、消濕熱的功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及胃腸功能,可促使患者盡早清醒[3]。
綜上所述,急診治療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時,采取中醫綜合方案治療后,可促進患者收縮壓、呼吸及體溫恢復正常,盡早解除嘔吐癥狀,促進患者清醒,提升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黃昊,張榮珍.急性酒精中毒的中醫辨證分型探討[J].中國中醫急癥,2016,12(05):782-783+794.
[2]劉超.中藥醒腦靜與血液透析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的聯合應用研究[J].中醫藥導報,2014,9(13):85-87.
[3]李霞.納絡酮與醒腦靜聯合治療急性酒精中毒的療效分析[J].海峽藥學,2013,18(0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