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延軍
【摘 要】 目的 探討脊柱疾病的MRI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70例脊柱疾病患者,對收治的70例脊柱疾病患者均行MRI診斷。結果 經過MRI成像檢查,70例脊柱疾病患者初步診斷脊柱脊髓腫瘤20例,脊柱脊髓損傷30例,脊柱結核20例。結論 對脊柱疾病患者采用MRI成像檢查,能夠對椎管內的病變進行及時有效的觀察,比如可以觀察患者腫瘤的位置以及形態大小等。MRI診斷技術能夠對脊髓的狀態進行科學的評價但是與脊髓造影相比不能對其動態變化進行合理的評估。
【關鍵詞】 脊柱疾病 MRI 診斷價值 應用分析
依據人體成分的不同,MRI信號強弱也不盡相同,正常情況,脂肪、髓核以及骨髓等的診斷信號比較強,腦脊液、韌帶以及骨皮質等的診斷信號比較弱[1]。為了進一步的探討脊柱疾病的MRI診斷價值,我院對收治的70例脊柱疾病患者行核磁共振成像檢查,對患者脊柱異常的核磁共振成像表現進行分析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自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脊柱疾病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脊柱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對7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評估MRI成像表現。其中收治的7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20—75歲,平均年齡(46.45±5.85)歲。
1.2 診斷方法
70例患者均無核磁檢查的禁忌,在征求患者同意的基礎上對其行MRI診斷。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MRI成像檢查,70例脊柱疾病患者初步診斷脊柱脊髓腫瘤20例,脊柱脊髓損傷30例,脊柱結核20例?;颊呒怪惓5暮舜殴舱癖憩F為脊柱骨折主要發生在急性期的骨髓水腫階段,椎體信號表現為長T1長T2,在慢性期間表現為短T1短T2;脊髓損傷呈現長T1長T2的水腫,脊髓血腫在急性期的信號比較弱,在慢性期的信號也比較低;韌帶撕裂信號會出現連續性的中斷?;颊叩淖甸g盤出現退變之后,髓核內的水分就會相應的減少,隨之而來的就是信號的減弱,椎間盤發生突出時其后緣呈現局限性的向左或向右突出;脊柱脊髓腫瘤主要呈現為T1W1低信號,T2W1高信號;一旦椎間盤的中心骨質出現損壞現象,T1W1表現為低信號,T2W1表現為高低不等的混雜信號;脊柱結核在T1W1上表現為低信號,在T2W1上表現為高信號。
3 討論
一般情況,正常的脂肪組織T1與T2的數值都比較小,但是質子密度比較高。因而脂肪組織在T1W1、T2W1以及PDW1上均表現為高信號。如果腫瘤成分中含有比較高的脂肪比如脂肪瘤、皮樣囊腫等往往會呈現比較的高的信號。肌肉在T1W1、T2W1以及質子加權像上表現為中等信號。一般情況韌帶含有的纖維組織成分比較多,因而與肌肉相比其信號強度比較弱[2]。核磁共振對水腫組織有著較高的敏感性,正常情況會呈現T1W1低信號、T2W1高信號。一旦患者的組織呈現變性就意味著水分的增加,此時T1W1表現為稍低信號、T2W1表現為高信號。患者椎間盤的變性往往會伴隨著脫水現象的出現,在T2W1上表現為信號的不斷降低。患者組織的壞死,其組織學特性一般會呈現長T1與長T2,此時T1W1表現為較低信號,PDW1也表現為較低信號,T2W1則表現為較高的信號[3]。大多數的腫瘤與器官相比T1與T2值均會延長,在T1W1上表現為信號較低,良性腫瘤的T1與T2值延長情況沒有惡性腫瘤明顯,甚至會出現多處重疊的現象。患者組織的炎性病變同樣表現為T1與T2值的延長,也就說采用T1與T2值來分辨腫瘤與非腫瘤以及良性腫瘤的病變時沒有醫學價值的[4]。一般情況腫瘤出現液化壞死其分布都是不規則的,這時T1與T2值與實性腫瘤相比數值更大,因而在T1W1上表現為信號較低,在T2W1上則表現為信號的增強。脊髓腫瘤的壞死其囊變區內部的液體比較稀薄,主要是由比較清亮的液體以及壞死的腫瘤細胞構成,但是膿腔內的液體比較濃稠,主要是液體內部含有比較多的炎性細胞、壞死組織甚至是蛋白質分泌物等[5]。其濃稠度對水分子的擴撒速度有著很大程度上的影響,因而在成像過程中表現為較高的信號,并且ADC值相對較低,表現為膿腫[6]。本次研究對脊柱疾病患者采用MRI成像檢查,能夠對椎管內的病變進行及時有效的觀察,但是與脊髓造影相比不能對其動態變化進行合理的評估,在認識到其先進性的同時也要對其不足之處進行有效的認知。
參考文獻
[1]袁凱,黃學成,江曉兵,姚珍松,唐晶晶,梁德. 比較影像學在提高脊柱外科臨床實習教學質量中的應用探討[J]. 繼續醫學教育,2016,08:71-73.
[2]楊志東,莫凌,江曉兵,梁德,張順聰,姚珍松,晉大祥,丁金勇. X線正位片中椎弓根間距對預判胸腰椎爆裂骨折嚴重程度的價值[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4,05:430-432.
[3]傅俊偉,陳卓,吳俊彪,余冬梅. 脊柱結核早期診斷的研究進展[J]. 中國骨傷,2015,01:82-84.
[4]徐德利,林浩,陶海鷹. 雙側椎弓根螺釘置入內固定修復腰椎間盤突出:椎間高度恢復的影像學評估[J]. 中國組織工程研 究,2015,26:4191-4196.
[5]艾琪勇,羅越,蔡林. 脊柱轉移瘤在磁共振常規序列的特征及其診斷價值[J].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5,05:31-34+37.
[6]黃承,王藝偉,李斌,蔣毅,張叢笑,左如俊,石巖,吳磊,曹俊明. 胸腰椎骨折后方韌帶復合體損傷的MRI診斷及危險因素分析[J]. 醫學研究雜志,2016,09: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