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摘 要】 目的:探討研究超聲檢查對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診斷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16例患者,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6例,給予所有患者腹部超聲檢查,觀察檢查結果。結果:16例研究資料中,存在腹痛患者16例,腹瀉患者14例,發熱患者13例,便血患者11例,嘔吐患者10例,絕大多數患者同時存在多個臨床癥狀。經過治療以后,16例患者中,14例患者復查腹腔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小時,腸蠕動恢復正常,且小腸壁水腫消失。1例患者初診為急性壞死性腸炎,復查考慮并發產梗阻,手術治療證實。1例患兒初診符合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后復查彩超,考慮并發腸套疊,手術治療證實。結論:對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患者采用超聲檢查,屬于一種良好的輔助檢查方法,具有無創性的特征,易于被患兒及家長接受,便于后期選擇良好的治療方式。
【關鍵詞】 超聲檢查 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 診斷價值
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是指患兒小腸出現的急性炎癥,具有廣泛性出血的特征,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1]。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在4歲至10歲年齡段發病率較高,為了確保能夠給予患者合適的治療措施,必須提高對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的診斷率,避免因為誤診出現誤治,而超聲檢查作為目前應用比較普遍的檢查措施,可以將其應用在診斷中[2]。本次研究選取了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16例作為研究對象,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16例作為研究資料,所有患者全部行腹部超聲檢查。16例患者包含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6例,年齡4個月至11歲,平均年齡(5.56±2.97)歲,其中4歲至10歲患者共12例。患者臨床表現為起病急、病情變化迅速、腹痛、發熱、嘔吐等。
1.2 檢查方法
對所有患者進行大便潛血試驗(+),即紅細胞(++)檢驗、白細胞(+)檢驗。采用西門子Sequoia512彩超機。引導患者采用不同體位,如腹部仰臥位、側臥位等,從多個角度進行患者腹部的探查。針對自主控制困難,不能配合的患兒,可以給予10%水合氯醛0.5ml/kg灌腸,必要時可重復使用。將檢查結果與X線片影響分析進行對照分析。X線片投照條件為80kV,200mA,臥位0.3秒至0.5秒,站立位0.15秒至0.25秒。
2 結果
16例研究資料中,存在腹痛患者16例,腹瀉患者14例,發熱患者13例,便血患者11例,嘔吐患者10例,絕大多數患者同時存在多個臨床癥狀。本組所有患者均可明顯檢查病變部位存在不同程度局限性增厚、回聲減低,且該腸腔狹窄,腸壁蠕動明顯減弱、腸系膜淋巴結明顯腫大,呈集群串珠樣分布。隨著患者病情的發展,患者腹腔內及腸曲間存在游離液體分布,此時利用X線片影像檢查,可以看到小腸充氣或存在液氣平面。經過治療以后,16例患者中,14例患者復查腹腔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小時,腸蠕動恢復正常,且小腸壁水腫消失。其中1例患者,初診超聲檢查存在小腸壁增厚、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腸蠕動減弱,診斷為急性壞死性腸炎。2天后患者腹痛加重,通過彩超檢查發現小腸擴張明顯,航腔內有較多積液積氣,考慮并發產梗阻,手術治療證實。另外1例患兒,初診符合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后復查彩超,考慮并發腸套疊,手術治療證實。
3 討論
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是指以患兒小腸急性廣發性、壞死性炎癥、出血性等為特征的消化系統疾病,主要表現為無前驅癥狀,起病急,且存在腹脹、腹痛、嘔吐、甚至出現嚴重中毒癥狀,直至休克,嚴重危害患兒的健康[3]。由于腸壁各層病變程度存在不同,臨床上將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分為腹瀉便血性,腸梗阻型,腹膜炎型和中毒休克型。如果患者沒有出現血便,則很容易將小兒急性壞死性與中毒型菌痢、腸梗阻、腸套疊等混淆,因此必須做好鑒別診斷。一般早期或輕癥的小兒急性出血性腸炎超聲檢查具有無特異性的特征,但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聲像圖具有特征性表現、超聲檢查在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中應用,具有無創性,其可以聯合其他輔助檢查作為診斷依據[4]。而X線片在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中有重要的價值,聯合超聲檢查能夠有效提高診斷率,且可以進一步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和治療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討分析了超聲檢查在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結果顯示16例研究資料中,存在腹痛患者16例,腹瀉患者14例,發熱患者13例,便血患者11例,嘔吐患者10例,絕大多數患者同時存在多個臨床癥狀。經過治療以后,16例患者中,14例患者復查腹腔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小時,腸蠕動恢復正常,且小腸壁水腫消失。1例患者初診為急性壞死性腸炎,復查考慮并發產梗阻,手術治療證實。1例患兒初診符合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后復查彩超,考慮并發腸套疊,手術治療證實。表明超聲檢查屬于良好的輔助檢查方法,可以有效診斷出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
目前治療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主要采用西醫非手術治療方法和手術治療方法,主要起到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緩解中毒癥狀的目的,且近年來加大了對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的研究,即在西醫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增加錦草合劑足浴療法等中醫療法,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針對小兒急性壞死性腸炎患者采用超聲檢查聯合X線片檢查,能夠有效提高診斷率,屬于良好的輔助檢查方法,促使患者早日接收到良好的治療方案,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國棟,謝海燕,李明鑒.螺旋CT和超聲檢查診斷急性胰腺炎的價值比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05(07):61-62.
[2]史曉丹.尿常規檢驗在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方面的應用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94(15):72-73.
[3]張儷鳳.高頻超聲診斷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臨床價值[J].系統醫學,2016,08(01):94-95+99.
[4]余勇,賀純,李穎清.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對162例小兒腸套疊診斷的價值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5,05(13):770-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