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維興
【摘 要】 隨著醫療工作的進步,很多地方都對臨床血液細胞分析特別的關注。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該項工作的開展,針對患者自身的檢查,以及療效的判斷、藥物的使用、疾病的診斷等等,都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倘若在臨床血液細胞分析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質量上的問題,則很容易在今后的工作上產生強烈的惡性循環,屆時對患者、對醫療工作等造成的負面影響,都是非常惡劣的。為此,研究相關的方法,將臨床血液細胞分析的質量進行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就此展開綜述。
【關鍵詞】 臨床 血液細胞 分析 質量
與一般的工作有所不同,臨床血液細胞分析在實施以后,必須按照科學的手段來開展,針對質量的控制,也不可能通過傳統的手段來解決。我國在目前的發展中,醫療工作上的整體進展是比較大的,可是臨床上的誤診問題、醫患糾紛問題等,還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還是存在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臨床血液細胞分析的開展,自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敏感程度較高,行業內加強了關注,社會上的監督也比較突出。想要在最終的工作質量上得到更大的提升,有必要將臨床血液細胞分析的相關方法、手段做出改善,最終將質量穩步的提升,減少忽高忽低的現象。
1 基礎質量保證方法
1.1 標本的采集與抗凝
就臨床血液細胞分析本身而言,必須將標本的采集處理、抗凝處理有效的完成。從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很多地方的醫療機構,其在血細胞的分析工作當中,主要是采用專業的真空管進行采血處理,這也是NCCLS比較推薦的采血方法。一般而言,該方法在執行的過程中,最大的目的在于,能夠為實驗室,提供較為優質的血樣,將檢驗的質量進行更好的提升。可是在現實的工作當中,真空采血的血量倘若出現了不足問題,或者是出現了過多的問題,亦或者是發生了抗凝劑不夠的現象等,都容易造成血液凝集的問題,屆時將會對臨床血液細胞分析造成很大的威脅。為此,建議在今后的工作當中,要求相關的醫護人員,在操作的規范性方面合理提升,將抗凝劑的應用嚴格按照相關標準來完成。同時,采集血液標本的過程中,有必要與患者做好溝通工作,督促患者積極的配合,減少各種不良現象的出現。
1.2 放置時間、溫度
隨著臨床血液細胞分析的不斷進步,血液標本的放置時間、溫度等,也會對客觀上的工作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在現階段的工作標準中,血液標本在有效的采集以后,放置的時間應該控制在15min左右,同時在測定的時間上,應該在2h以內完成。分析認為,當血液標本的處理時間表現為過短的現象,很容易造成中間細胞增高的問題。另一方面,血小板容易在15min以前,存在短時間的聚集問題。將血液標本的處理時間表現為過長的現象,則容易導致細胞形態表現為改變的問題,導致血小板數出現了假性降低的問題。對于溫度來講,血液標本的檢測目的不同,實施的溫度控制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并非所有的血液標本,都可以在室溫下得到良好的檢驗結果。
1.3 試劑的選擇
現如今的臨床血液細胞分析,在多數情況下,都需要得到試劑的干預,才能在最終的分析結果上表現出正確。醫療工作的長期發展以后,某些試劑在應用上,存在較大的批間差現象。這意味著,同一個標本,在相同儀器的檢測上,很容易因為試劑的不同,在結果上出現較大的差異。為此,建議在臨床血液細胞分析的處理當中,按照相關的醫療原則來工作,要應用相互配套的儀器、試劑來處理。
2 分析過程中的控制
在現代的醫療工作當中,僅僅針對基礎質量控制工作予以努力,并不能在最終得到理想的成績,而是要在臨床血液細胞分析的過程中,繼續開展質量上的干預,保證在中途不會出現異常的問題。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認為分析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觀察所選擇的試劑,是否是正確的,是否是匹配的,如果出現了不合格的現象,則需要立刻停止分析,并向被檢人員告知,再一次的采集血液樣本進行分析。第二,在分析的過程當中,需要密切觀察分析儀器是否運轉正常?,F下的很多醫療儀器,都在每天的運轉頻率上較高,有些小問題并不會在一開始就發現,應該在操作的過程中密切觀察,如果是出現了故障,則應該停止使用。第三,要特別注意病理因素對臨床血液細胞分析的影響。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患者本身的病理因素,有時候會被醫護人員忽視,倘若在檢測的過程中,病理因素發生了相應的作用,那么最終的臨床血液細胞分析結果,很可能是錯誤的。
3 后續質量控制
3.1 回顧性分析
當臨床血液細胞分析的結果出現后,應該對具體的報告單進行分析,基本上是通過回顧性的方法來處理。現下的很多醫療機構,每天都在面臨大量的患者,在血液標本的數量上有所提升,如果是存在一些特殊情況,或者是因為某些工作的影響,造成了血液標本的錯亂現象、檢測失誤現象等,都容易在最終的結果上出現偏差。所以,應該針對臨床血液細胞分析的工作,開展回顧性的分析,及時的將結果準確性,實施合理的追蹤處理,要保證實驗結果,與患者的實際情況、醫療的初步分析,達到高度的一致狀態。
3.2 綜合審查
對科室兩臺血細胞分析儀每天利用3個不同水平的常規標本對比監測,主要觀察HGB、RBC、MCV、WBC、PLT五個參數,保持兩臺儀器結果的一致性。積極參與室間質評活動,通過不同的實驗室分析同一標本,評定本實驗室常規工作的質量,觀察實驗的準確性,建立各參與實驗室之間分析結果的可比性,對于發現問題,提高分析水平很有幫助。定期征求臨床醫護人員對檢驗結果的評價,臨床醫生對實驗數據的評價是質量控制的重要內容,他們最熟悉病人的病情變化和疾病的發展狀況。實驗數據是否與臨床病癥相吻合是衡量檢驗結果正確與否的重要方面,因此實驗室工作人員要經常聽取臨床醫生的意見,及時糾正潛在的引起實驗偏差的因素,更好地為臨床服務。
總結
本文對臨床血液細胞分析的質量保證展開討論,現下的工作開展能夠按照預期來執行,基本上沒有出現嚴重的問題。日后,應該在該項工作上深入的探討,積極提高工作的水平,要將臨床血液細胞分析的體系進行健全,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能,保證最終的結果是正確的。
參考文獻
[1] 李璐. 臨床醫學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分析[J]. 中國衛生產業. 2014(01)
[2] 潘慶珍. 血液細胞檢驗中的注意事項及質量控制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 2012(10)
[3] 匡祖國. 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J]. 中外醫療.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