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
【摘 要】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治療中麻杏石甘湯加減結合的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單純麻杏石甘湯治療,觀察組給予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聯合炎琥寧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4%。結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治療中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聯合炎琥寧治療的療效十分顯著,在臨床上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麻杏石甘湯加減 臨床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率以及病死率較高,對人體的生命健康安全會造成巨大的威脅。病患在臨床上會出現發熱、氣急、鼻煽以及咳嗽等癥狀。在目前的臨床治療上主要采用藥物對病患的病情進行相關的控制和治療。除了常用的西藥治療之外,中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研究探討了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效果,現得出的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 一般資料
從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中隨機選取90例作為研究的對象,將其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有病患45例。常規組中有男性病患26例,女性病患19例,年齡段在15歲至2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1±2.4)歲,病程時間為2天至7天,平均的病程時間為(4.5±1.1)天;實驗組中有男性病患25例,女性病患20例,年齡段在16歲至2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2±2.6)歲,病程時間為3天至8天,平均的病程時間為(5.5±1.3)天。兩組病患在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的對比上并沒有太大的差別(P>0.05),因此兩組之間的數據具有比較的意義。
1.2 治療的方法
兩組病患都采用中藥進行治療,常規組采用單純的麻杏石甘湯進行治療,具體的藥物組成為麻黃5克,生石膏15克,杏仁5克以及甘草3克。服用的劑量為每天1劑,具體的服用方法為用水煎煮兩次,取煎煮的藥汁200毫升讓病患分4次進行服用。而實驗組病患則采用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聯合炎琥寧進行治療,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具體的藥方為:杏仁、麻黃、連翹、牛蒡子以及桔梗各5克,銀花8克,蘆根和魚腥草6克以及甘草3克。對于偏風寒的病患在藥方中將生石膏除去那個加入荊芥和紫蘇葉,對于偏熱的病患則在藥方中加入黃芩進行治療,而對于痰多的病患在藥方中加入瓜萎、葶藶子以及法半夏進行治療,而對于出現腹瀉的病患則在藥方中加入炒白術進行治療。在中醫藥方的基礎上,對實驗組病患同時使用炎琥寧進行治療,炎琥寧每天的使用劑量為每千克15毫克,將其和含量為5%的葡萄糖溶液進行混合對病患進行靜脈滴注,連續用藥5天。
1.3 觀察的指標
對兩組病患治療的效果,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以及平均的住院天數進行比較。其中病患的臨床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表示治療顯效;病患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體溫有所下降表示治療有效;病患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體溫無明顯下降表示治療無效。
1.4 統計學的標準
本文對數據的處理采用的是統計學軟件SPSS21.0,計量的資料采用(x±s)表示,計數的資料采用百分比來進行表示,以P<0.05為標準表示數據之間的比較具有統計學的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患治療的效果對比
實驗組中治療顯效的病患有17例,治療有效的病患有27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8%;常規組中治療顯效的病患有14例,治療有效的病患有24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4.4%。通過對比發現實驗組病患治療的總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常規組病患治療的總有效率(P<0.05)。
2.2 兩組病患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對比
實驗組病患咳嗽消失的時間為(4.78±1.23)天,退熱的時間為(2.64±0.25)天,啰音小時的時間為(5.13±0.79)天;常規組病患咳嗽消失的時間為(7.85±1.37)天,退熱的時間為(4.11±0.68)天,啰音消失的時間為(10.27±1.33)天。通過對比發現,實驗組病患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要明顯短于常規組病患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P<0.05)。
2.3 兩組病患住院的時間對比
實驗組病患住院的平均時間為(8.19±1.15)天,常規組病患住院的平均時間為(10.89±1.74)天。通過對比發現,實驗組病患住院的平均時間要明顯短于常規組病患住院的平均時間(P<0.05)。
3 討論
肺炎在中醫的范疇中則被成為肺炎喘嗽。該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病患會出現發熱、咳痰咳嗽、痰中帶血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1]。在肺炎喘嗽中主要以風熱閉肺型比較常見。在目前的臨床治療中主要采用藥物對病患的病情進行相關的調節和控制[2]。西藥對于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是病患長期用藥會導致身體產生一定的抗藥性,從而影響治療的效果。經過相關的研究發現,中藥對于肺炎喘嗽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本文研究中所使用的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藥方中具有良好的宣肺平喘以及清熱解毒的效果,相對于單獨使用麻杏石甘湯的治療效果,要更加的顯著。在該藥方中麻黃具有宣肺散邪的功效,而生石膏則能清肺泄熱,兩種藥物能夠起到溫寒互補的效果;杏仁能夠對肺氣進行降解,和麻黃配合起到一宣和一降的作用,能夠進一步加強止咳和平喘的效果;金銀花和連翹則能清熱和解毒,牛蒡子能對風熱起到疏散的作用;桔梗則能起到祛痰和止咳的作用,各種藥物相互配合并根據病患具體情況進行藥物的加減,能有效對病患的病情進行控制。而炎琥寧是一種純中藥的抗病毒的制劑,在用該種藥物對肺炎喘嗽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能夠對病毒的復制過程起到一定的影響,在病毒的復制過程中能夠有效占據DNA和蛋白質進行結合的點,從而對蛋白質對DNA片段的包裹起到抑制的作用,從而阻止病患正常的復制,而達到抑制以及殺滅病毒的作用[3]。將炎琥寧和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聯合對肺炎進行治療具有良好的功效。本文通過研究對比發現實驗組病患治療的效果要明顯優于常規組病患。
綜上所述,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聯合炎琥寧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4]。
參考文獻
[1]魯利民,孟靜. 麻杏石甘湯加減聯合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療效觀察[J]. 陜西中醫,2015,(09):1128-1130.
[2]鄒海東.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觀察[J]. 山西中醫,2015,(04):17-18+20.
[3]孫雪松,許國磊. 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臨床觀察[J]. 世界中醫藥,2015,(02):199-201+205.
[4]張冠,焦常新,陳明海,周海春,付立彪,李浩遠. 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臨床觀察[J]. 中國中醫急癥,2013,(02):3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