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文研
摘 要:近年來,網絡技術正在迅速進步,與之相應的虛擬教學模式也獲得了更多重視。從模式本身來看,虛擬實驗教學具體包含了教學流程、實驗流程以及考評環節,在網絡支持下的3個環節緊密結合。對于虛擬教學實驗的新型教學模式,有必要明確虛擬實驗模式的基本特性和內涵;結合虛擬教學實驗的實施現狀,探求可行的完善思路。
關鍵詞:虛擬教學實驗 教學模式 相關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c)-0203-02
與傳統模式相比而言,虛擬教學實驗體現了網絡教學的新特性,在此基礎上也轉變了傳統課堂教學。這是由于虛擬教學實驗運用了新時期的虛擬網絡手段,因而也擺脫了課堂局限的教學流程和模式[1]。由此可見,虛擬教學體現了顯著的開放性和交互性特征,因此正受到更多師生的認可和接受。通過構建虛擬性的遠程網絡,就可以全面落實新型的虛擬教學實驗,這樣做有利于師生分享實時性的課程信息并且及時反饋。關于虛擬實驗的新型教學模式,應當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上構建符合學生特點的虛擬課堂,確保課堂實效的全面提高。
1 虛擬教學實驗的基本特征
虛擬教學模式來源于新時期的網絡技術。在遠程教育中,教學活動是借助網絡來具體實現的,因而擺脫了時空局限,師生可以隨時確保交互性的溝通。與真實的教學實驗相比,虛擬實驗的特性就在于網絡虛擬性,師生不必見面就能進行實驗教學。因此可以得知,虛擬教學具備更高的教學實效以及更強的交互性特征,開展新型教學的關鍵點就在于運用虛擬的網絡,在交互式的遠程模式下展開溝通。為適應新時期的遠程教育,近年來誕生了虛擬教學中的實驗教學。通過建設虛擬性的實驗室,師生就能運用網絡來密切溝通[2]。
然而在虛擬性的實驗教學中,師生只有借助網絡才能交流,因此日常教學體現了時空分離的特性。從本質上講,虛擬實驗有利于突破課堂中的時空局限,延伸了傳統的課堂實驗教學。運用虛擬實驗的方式,師生還可以共享實時性的實驗數據及信息,確保了靈活的日常教學。如果條件允許,各地學校都可以建成新式的虛擬實驗室,在虛擬空間內實現小組討論。因此,虛擬實驗有利于運用三維模擬的手段和措施來改進實驗教學,與此同時也方便了師生溝通。
2 教學模式的優勢
首先,虛擬實驗體現了更強的靈活性。這是由于虛擬實驗模式的教學方便了溝通,學生處在任何地點都能隨時與教師或者其他學員交流。只要點擊網址,學生就能進入特定的網頁環境,然后進行實時性的實驗課程操作和學習。在傳統實驗課中,教師需要與同學們面對面,教師負責講授最基本的實驗原理然后為學員演示實驗流程。然而,虛擬實驗室有助于打破這種限度,讓師生在任何空間內都能自主溝通,這樣做方便了學員隨時進行實驗演示[3]。
其次,對于虛擬實驗來講,實驗對象是可視化的。在新技術的驅動下,學校為師生提供了虛擬實驗所需的平臺;在實驗平臺中,三維物體可以用來代表可視化對象。實質上,三維實驗平臺的本質就在于模擬和仿真;在虛擬環境下,用戶通常可以運用可視化手段來實現仿真。從實驗設計的角度來講,設計人員有必要突出特定的實驗對象和目標,同時也需要描述詳細的實驗場景。這樣做有助于加深可視化的直觀印象,為學生留下深刻的實驗印象。
第三,虛擬實驗的模式也構建了立體式的實驗環境。在虛擬化的實驗場景中,師生共同探求最基本的實驗原理并且動手演示實驗。運用網絡的方式,學校可以構建實驗平臺,師生在立體平臺上演示某些環節的實驗操作。由于實驗平臺展示的是三維的動態立體場景,因而師生需要運用多樣化的視角來觀察實驗。虛擬實驗平臺允許師生運用三維模型來表述特定的實驗對象。在開始實驗前,教師有必要預先設計實驗觀察的焦點,然后運用視角切換的方式來展示基礎性的實驗內容。
3 探求完善思路
通過分析可知,虛擬教學實驗結合了課堂實驗以及遠程教學,因而屬于新時期的網絡教學產物。在教學模式的更新過程中,虛擬的教學實驗模式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信息化的引領下,虛擬化的實驗平臺能為師生展現直觀且形象的實驗流程,因而方便了學生深入觀察。由此可見,虛擬教學實驗本身就具備顯著的互動性以及可操作性,有利于緊密連接各個實驗環節[4]。在虛擬實驗的相關教學中,教師有必要依照最基本的認知規律來展開實驗教學,重視對于學員實踐能力的全面培育。詳細而言,完善虛擬實驗的教學模式有必要依照如下思路。
(1)師生密切溝通。虛擬實驗教學在本質上應當構成遠程教學的一種。在技術進步的趨勢下,遠程教學的誕生方便了師生交流,然而在某些方面也阻礙了師生感情的培養。這是由于虛擬網絡阻隔了真實的日常交流,因而師生很難構建緊密的關系。為了轉變現狀,師生有必要對于交流溝通給予更多重視,在虛擬實驗中確保隨時溝通,共同分享實驗進程中的各種信息。師生只有做到了密切溝通,才能及時解決難題并且獲得進步。
(2)激發實驗探索的興趣。虛擬實驗教學由于缺乏必備的監督,某些學員就很可能產生怠惰心態,不愿意親手演示操作。然而,實驗教學的根本宗旨就在于培育實踐能力并且激發興趣。為了達到目標,教師應當運用多樣的手段和措施來激發同學們的探索熱情和實驗興趣,確保符合新課改的根本目標。例如,對于物理實驗而言,教師有必要引導同學們親手驗證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物理現象,通過親身實踐來激發濃厚的探索興趣[5]。
(3)重視主體地位。在虛擬教學中,學生應當構成虛擬課堂的主體,而教師負責輔助同學們完成對實驗的探究。為此,教師要重視同學們的課堂主體地位,運用綜合性手段來激發探究興趣。教師在設置了實驗課題后,就要讓同學們大膽探究,在此過程中不需要給予過度干預。在遇到難題時,各組學員應當緊密配合,共同探尋解決難題的可行思路。在課堂的最后,教師需要為同學們總結實驗探索中的優點和缺陷,明確改進的方向。
4 結語
進入新時期后,虛擬技術逐步融入了日常教學,與此同時也改進了教學模式。虛擬實驗模式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最近幾年正在普及推廣。在虛擬模式中,師生可以借助網上平臺和虛擬實驗室來交流信息,分享課堂中的體會與心得。從這個角度來講,虛擬教學實驗的新模式在本質上優化了各學科的資源配置,有助于建成信息化的高效課堂。然而截至目前,虛擬教學實驗的相關實踐并沒有達到完善,師生仍缺乏必要的認識。在未來實踐中,相關人員還需要摸索經驗,進而服務于虛擬實驗教學的綜合質量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啟,王婷.關于虛擬教學實驗模式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2(15):235.
[2] 朱乾坤,李超,崔曉曦.基于虛擬實驗系統的教學模式[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6):84-86.
[3] 錢猛,崔瑾,成丹,等.南京農業大學微生物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J].微生物學通報,2016(4):86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