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投資與出口帶來的經濟增長的放緩,作為三駕馬車之一卻長期與經濟增長幅度差距較大的消費成為一個極為有潛力的增長點,隨著國家對拉動內需的不斷支持,針對居民個體,旨在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的消費金融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正逐漸成為我國當下最重要的金融創新方向之一,本文希望通過對我國消費金融狀況的研究和梳理,為消費金融未來的有效健康發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居民消費 消費金融
實際上,在我國還處于新生、發展階段的消費金融,是一個在發達國家已經相當成熟的金融板塊,但直到目前為止,各國對消費金融的定義還并、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標準,在消費金融產品、對象、范圍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我國銀監會在《關于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的請示文件中將消費金融定義為:消費金融是向各階層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的現代金融服務方式,在提高消費者生活水平、支持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均已得到廣泛使用,消費金融業務有兩大提供商——專業消費金融公司及傳統的商業銀行。
然而,隨著消費金融行業在我國的迅速發展,消費金融有了更加具體的形象,本文認為消費金融是指:居民消費者為實現自己在消費品市場的跨期消費選擇,以自身信用為虛擬抵押物,向提供消費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借款,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滿足消費并要求到期還本付息的金融服務形式。而在另一方面,消費金融服務的提供商也早已不僅僅局限于專業消費金融公司及傳統的商業銀行,下文將會對此做出詳細的介紹。
一、我國消費金融的主要發展狀況
近年來,隨著消費金融業務的發展,我國逐漸放寬消費金融公司的資本來源、經營范圍及相關監管,另一方面,以互聯網機構為主的非傳統金融機構的加入,大大推動了我國消費金融行業的整體發展,行業的融資模式、經營方式、金融產品和客戶群體都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一)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放寬
2009年,銀監會正式發布了《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辦法初步給出了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范圍和成立條件,消費金融行業開始正式成為我國金融領域的一部分,隨后2010年1月銀監會正式批準國內首批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成立北銀、中銀和四川錦城三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同年2月,又批準了首家外商獨資的消費金融公司。
2013年11月銀監會公布了修訂后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管理辦法,主要修改在于:一是放寬了對主要出資人的限制條件,降低了主要出資人的最低持股比例要求;二是放寬地域條件,認為消費金融公司可以開展異地業務,發揮規模經濟效應;三是增加金融公司風險管理自主權,減少借款人審核手續,降低審核標準。
2016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及:“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消費金融公司進入全國推廣期,截止到2016年3月,全國共有15家消費金融公司。
(二)互聯網企業的強勢進入
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展至全國,傳統銀行信用卡、消費信貸等市場也加快布局,除了傳統金融機構的在消費金融行業的積極拓展之外,各大互聯網巨頭們依托自己更直接的互聯網平臺和巨大的用戶數量,也紛紛強勢加入,在2015年7月18日,《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發布,肯定了互聯網消費金融是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業態之一。
平臺自身優勢和國家政策紅利扶持再加上消費金融業的市場藍海,使互聯網消費金融在近兩年展現出極為亮眼的發展勢頭。目前,以螞蟻金服、京東金融、蘇寧金融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及以拍拍貸、人人貸、宜人貸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都在消費金融領域重點投資、創新產品,推動消費金融市場覆蓋越來越多的消費群體,而芝麻信用體系和京東白條專項資產計劃這類消費金融創新模式更是已然成為行業發展先導。
(三)消費金融細分場景化
隨著消費金融產業逐漸飽滿,細分場景化,專注于不同的消費場景成為越來越多公司目前的戰略部署方向,比如京東白條,現在開拓了租房、旅游等場景;百度有錢則接入了教育、旅游、生活服務等多個領域;螞蟻借唄作為一款可以取現的消費信貸產品,同時,通過連接租房、裝修、汽車等多個具體的消費場景,滿足更多消費者的各類消費需求。
二、為促進我國消費金融發展提出的建議
(一)轉變居民消費觀念
長久以來,中國人都奉行量入為出的消費理念,再加之我國醫療、教育、失業、養老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所以居民儲蓄率與其他國家相比一直偏高。因此,在推行消費金融時,一是要從消費者角度切入,推行比“量入為出”更優的跨期消費觀念,引導消費者不要一味節省,應該合理安排消費;二是,國家應該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讓居民消費少一些后顧之憂。
(二)加快個人信用體系建設
在我國,征信體系一直是央行把控,個人商業征信體系起步較晚,數據積累遠遠不夠。而消費金融恰恰是以信用為虛擬抵押物的一種借貸款模式,“抵押物”如果完全沒有根據的話,就會為借款公司甚至整個消費金融行業帶來巨大的風險。因此信用信息收集及信用評估是消費金融發展中極為重要的一環,當前的消費金融行業有兩大主體——電商和傳統金融機構,二者的信用數據有互補的地方,應該通過各種方式加強信用數據交流,建立一個全面完善的信用評級體系。
(三)逐步推動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
以京東白條專項資產計劃為例,將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實際上是借款機構的一種融資行為,借款的消費金融結構可以借此提高資金流動性和使用率,降低風險和經營成本,在整個行業推行資產證券化,將有利于整個消費金融行業的金融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杰.我國消費金融發展展望與策略選擇[J].經濟縱橫,2015,(07):109-112.
[2]葉湘榕.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消費金融發展新趨勢分析[J].征信,2015,(06):73-77.
[3]王勇.通過發展消費金融擴大居民消費需求[J].經濟學動態,2012,(08):75-78.
[4]王江,廖理,張金寶.消費金融研究綜述[J].經濟研究,2010,(S1):5-29.
作者簡介:李沂燃(1992-),女,漢族,云南玉溪,碩士在讀,單位:云南大學,研究方向: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