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娃
【摘要】長期以來,幼兒園的藝術教育由于受到其他學科教育理念的影響,多半是照葫蘆畫瓢,導致幼兒只會機械地模仿,把廣闊生動的藝術教育僅僅停留在一張缺乏生氣的作業紙上,把豐富而具體的審美活動局限在幾句抽象的語言上。這種教育的后果必然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此種狀況必須改變。本文對此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幼兒;藝術教育;作用;方法優化;途徑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藝術教育部分明確提出了“培養幼兒對藝術的喜愛,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激發他們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目標。從《綱要》中,我們體會到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取向,要注重幼兒的藝術感受力和創造力,提高幼兒的素質。長期以來,幼兒園藝術教育由于受到其他學科教學理念的影響,多半是照葫蘆畫瓢,導致幼兒只會機械地模仿,把廣闊生動的藝術教育僅僅停留在一張缺乏生氣的作業紙上,把豐富而具體的審美活動局限在幾句抽象的語言上。這種素質教育的后果使幼兒的綜合素質下降,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因此,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改善這種狀況。
一、引導幼兒加深對自然美的感受,激發學習興趣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加里寧曾指出:“兒童的感受性是很強的,要多給兒童介紹周圍世界,特別是土地、森林、山脈、河流、海洋等這些大自然的形形色色,從而為孩子形成人類性格的最好的特質奠定基礎。”大自然是神奇的,它有孩子們探索不盡的奧秘。大自然又是誘人的,它蘊涵著永恒的美。那潺潺的流水,鮮艷的花朵,婉轉的鳥鳴,無不給孩子帶來樂趣和遐想。小小幼兒園也是大自然的縮影,有草,有花,有樹,隨著季節的變化,園內景色也不斷變化。例如,春天來了,讓幼兒在院子里找“春天”。孩子們觀察到桃花開了,小草長高了,楊樹、柳樹長出綠葉,會高興地說“春天的院子變得漂亮了”。經常組織幼兒到公園去游覽,去野外遠足,讓幼兒在其中充分感知色彩的美:綠色的寧靜,紅色的喜悅,白色的純潔……讓幼兒在松軟的草地上躺著觀看天空各種形狀的云,鳥群從天空飛過,飛機長長的霧氣尾巴。在野外,幼兒會饒有趣味地指點談論路邊的小草、花朵,田野里的果實、莊稼。有的用假照相機拍照,有的府下身子去嗅大地媽媽的溫馨……歸來時,孩子們總是手舞足蹈,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接著,就讓他們把感受最深、感覺最美的景色畫在紙上。有的畫藍色的湖,湖面有鴨子,湖邊有垂柳;有的畫小朋友在玩耍,地上有嫩綠的小草,五顏六色的花朵,畫面充滿生氣,美的情感躍然紙上。
二、優化學校育人環境,對孩子進行熏陶浸潤
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應重視文化建設,培植草坪,擺列盆花,修建雕塑,張貼名人畫像,舉辦品學兼優學生事跡展,創設健康向上的黑板報、櫥窗等。良好的校園、學風、班風,和諧、民主、向上的師生關系構成的“文化環境”使孩子在抬頭頓足間受到良好教育,對他們素質的提高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校園中弘揚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和培養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主旋律,理直氣壯、大張旗鼓地開展正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法制宣傳教育,讓健康向上的風氣充滿校園。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促進幼兒素質提高活動是個體素質提高的動力,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基礎。寓教育于活動之中,讓孩子在活動之中受到教育、感染。通過活動教育也是對幼兒有效的教育方式,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豐富多彩、喜聞樂見、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和知識競賽,使幼兒從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升旗儀式開展系列活動,突出愛國主義主題,激發師生愛國熱情;充分利用校外基地開展社會實踐系列活動,把學校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起來,實施“立足校園,走向社會”的德育方略,使德育在活動中得到滲透。
四、注重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形成育人的整體合力
1.幫助轉變育人觀念。家長必須充分認識“應試教育”對孩子的極端危害性,徹底改變千百年來陳舊的教育觀念。從“應試教育”的現狀看,它所培養的人有些是高分低能的,是不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現在的社會所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是全面發展的人才,不僅能獲得高分,而且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善于與人合作、與人交往,遇到困難能表現出頑強的意志,不怕挫折,敢于實踐,敢于創造。要實現上述目標,光靠學校教育是不行的,家長必須與學校密切配合。為此,家長要從思想上明確:培養21世紀人才,必須推進素質教育,使孩子的個性和特長得到充分的發揮。家長還要轉變重智育輕德育的思想,重視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重視對孩子的勞動教育、挫折教育等。同時,必須緊密配合和大力支持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沒有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上述目標是很難達到的。
2.積極參與素質教育。家長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在推行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必須與學校教育“接軌”。倘若家庭不能很好地配合學校教育,學校即使對教育孩子花費再大的力氣,也會出現事倍功半或前功盡棄的情況。所以,有人說“學校十日功,抵不過家庭十分鐘”。孩子對家長的親情和依賴關系,家長對孩子的影響作用,決定了學校教育的諸多方面需要在家庭這個“社會細胞”中實踐鞏固和完成。因此,家長不僅應對學校施行素質教育的計劃、措施給予支持和配合,而且要積極參與。這種參與包括根據條件參與學校的教育活動和家庭教育中積極、自覺地滲透素質教育、關心孩子素質的全面提高。
總之,藝術教育是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具有獨特的作用,對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努力探索,以切實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的快速發展,為實現素質教育的宏偉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