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靜靜
摘 要: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已納入各小學必修課的范圍之內,而農村小學信息教育技術還處于初級階段,與城鎮小學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巨大功效為教學服務,提高教學效率,這是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怎樣走出一條具有農村特色的信息技術教育的路子來是必須研究的課題。現在就找出農村信息技術教育所面臨的一些實際問題,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解決策略
運用現代科學教育技術優化課堂結構,實現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這是現代教育的一個制高點。隨著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進程的加快,信息技術逐漸進入小學,隨著信息教育技術的普及和社會各界對信息教育技術的重視,近年來國家也越來越重視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發展,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信息技術教育軟硬件環境建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農村信息技術教育可以說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不能喜不顧憂,隨之而來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挑戰也愈來愈嚴峻。
一、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1.人們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不清
雖然國家已經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質教育,但是應試教育的陰影卻揮之不去,不論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對一學科的重視與否往往看它在中考、高考中所占的分量。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他們都不愿投入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當然這門課怎樣去教大家都不會很在意,他們緊盯的是分數,而不是“素質”。
2.經費短缺,基礎設備薄弱
經費投入是困擾鄉鎮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發展一個大問題,經費的缺乏致使必需的硬件跟不上,造成信息技術科目難以開設。由于農村經濟條件較差,能夠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地方大部分存在著電腦數量少、配置條件差、資源不足的問題,不能保證學生上機時間等。
3.教師隊伍專業素質偏低
鄉鎮小學掌握信息技術教育理論的專門人才很少,大部分教師專業水平偏低,對現代教育缺乏了解,很難發揮引導作用。當前,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專業的教師很少,而信息技術發展快速,鄉鎮教師的外出學習機會較少,導致教師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教學水平滯后,很難適應當前教育的發展。
二、造成這些現狀的主要原因
1.所在學校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充分發揮指導作用
學校對這一學科認識不夠,造成學校基礎配置不能保證教學的開展。現在雖然把計算機課改為信息技術課,形式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仍沒有實質性地認識到開設這門課的目的和意義,對課務安排、質量管理等問題關心不足,缺乏重視。
2.經費不足
要想把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在農村學校做好,一個現實的因素就是經費問題。經費不足,造成信息技術教育中某些必備的設施無法提供,導致了教和學的過程都很抽象。
3.教師專業素質問題
首先,很多現任教師不是科班的專業信息技術教師,專業水平不能勝任信息技術的教學。其次,沒有專業的教育理念。課堂教學設計不合理,這些在當前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相當嚴重的問題,它直接關系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效果與成敗。
三、針對相關問題的解決策略
1.轉變觀念,建立師生信息素養共同發展的機制
首先,對這門課程的認識要正確。轉變傳統的升學教育觀念,要意識到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不僅不會影響學生的考試升學率,還能促使學生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更有益于學生的學習和進步。把信息技術教育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加強信息技術設施和信息資源庫的建設,拓展信息技術課程內容,加強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培養。其次,為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為學科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提供激勵政策,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落實經費來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信息技術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信息技術教育的物質基礎保證。要積極籌措經費渠道,讓鄉鎮學校走出信息技術教育困境,解決農村信息技術教育的首要問題。國家要加大對農村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的投入,并根據具體情況逐步增加,為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爭取更大的經費空間。
3.加強基礎師資培訓,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培訓適應信息技術教育的師資隊伍,是推動信息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的關鍵所在。農村信息技術課教師基礎素質偏低,專業對口人才缺乏。怎樣在短時間內提高教師的整體專業技術水平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
總之,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依據農村地區的現狀、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科的具體特征有針對性地運用教學基本原則和方法,科學地做好教學準備,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達到信息技術的學科促進作用。希望廣大農村信息技術教師在新課程改革前沿努力探索新路,愿農村教育事業呈現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李瑞萍.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調查分析[D].河南師范大學,2008.
[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術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