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趙建澤
高舉改革旗幟推動振興崛起
□山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趙建澤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途徑。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對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任務、新舉措,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由此邁入了新征程。山西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山西國資國企改革掀起新一輪高潮。省委書記駱惠寧指出,山西國資國企改革已經到了非改不可、不徹底改不行、不抓緊改不行的歷史關口,這是決定山西轉型前途的關鍵一招。省委副書記、省長樓陽生也多次強調,要著力在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推動國有企業瘦身健體、固本培元、提質增效。在2月9日的全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副省長、省國資委黨委書記王一新提出了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的戰略目標、方向路徑和關鍵環節,扣動了山西國資國企改革的發令槍。
作為省屬22戶國有重點企業,山煤集團順時應勢、積極行動,圍繞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精神和要求,集中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強管理、促改革、謀發展”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激發了廣大干部員工的改革意識,在集團上下形成了深化改革的統一意志。在此基礎上,山煤集團結合自身特點和現狀,明晰了改革的方向與路徑:以優化管控體系和完善法人治理為基礎,以市場化為導向,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切入點,堅持“煤炭搭臺,轉型唱戲”,全面實施改革創新,不斷創新發展新體制,打造發展新結構,培育發展新動力,聚集發展新要素,推動產業、產品、商業模式、盈利模式轉型,走一條“依托煤但不依賴于煤”的中高端差異化發展新路徑。為此,山煤集團把2017年確立為“改革推進年”,將著力在六個關鍵環節上先行先試、大膽創新,力求取得改革的現實成果。
一是優化管理體制,完善三級管控架構。管理體制是企業組織和制度的統稱,在企業管理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直接影響著企業管理的效率和效能。機構臃腫、管理層級過多、管理效能低下是大多數國有企業的通病。盡管當前絕大多數國有企業都完成了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造,但這些問題并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山煤集團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三級以下管理主體近20余家,管理層級最多達5級,管理效能難以滿足現代企業的要求。
山煤集團將按照全新的企業戰略目標和發展定位,以扁平化組織架構為抓手,強化頂層設計,進一步壓縮管理層級,完善集團、板塊公司、實體單位三級管理體系,設立三級管理的權責邊界,做到管控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我們要打造集團戰略決策和資本運營中心,集團管控進一步從微觀層面跳出來,主導產業布局,界定發展邊界,合理區分鼓勵、淘汰、培育的產業門類,提升資產配置質量和效率;我們要打造板塊公司經營控制與利潤中心,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經營控制力,堅持專業化發展,增強盈利能力;我們要打造實體單位成本控制中心,重點在生產組織、現場管理、技術進步等方面下功夫,最大限度盤活勞動要素,提高效率效益。山煤集團今后原則上不再設立四級公司,正在對原有的三級以下管理層級進行摸底清查,將逐步壓縮集中、減少戶數。與此同時,山煤集團將進一步強化集團總部功能建設,推行大部制改革,突出戰略、財務、審計、法律、技術、建管“六大中心”職能作用的發揮,提升總部決策中樞功能。
二是完善法人治理,提高決策質量與效率。法人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制度中最重要的組織架構,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自1993年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以來,多數企業通過規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了科學的決策機制,提高了市場競爭力。但也有不少企業雖然建立了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但由于職能不健全、權力不制衡、監管不到位,并未真正形成激勵和制約相結合的法人治理結構,尚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和完善。山煤集團近1/3的下屬企業為股權多元企業,由于法人治理結構大都不健全,導致企業運營出現治理不透明、決策不嚴謹、團隊凝聚力差等一系列問題。
2016年,山煤集團在集團層面修訂企業章程,規范議事規則,初步形成了科學、有效的運行機制。2017年,山煤集團將以健全和完善板塊公司和三級單位法人治理為重點,開展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建設,依法厘清職責邊界,科學規范議事制度,形成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二是建立健全董事會授權試點制度,以管資本為主合理授權、放權,加強二、三級董事會自身建設,提高決策效率和質量。三是進一步推廣董、監事委派制,建立集團專職董、監事信息庫,加強對外派董、監事管理與考核,三年為一個任期,定期交流、定期調整,避免出現利益固化。四是健全完善董事會下屬各專業委員會制度,積極引進外部專家學者,提高專業支撐力度和審查把關能力,確保決策科學性。
三是推動市場化運營,激發企業內在動力。實踐證明,推動市場化運營,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是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的動力源泉。縱觀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源于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向充滿活力的市場經濟轉變。可以說,正是由于始終堅持了改革的市場化取向,我國經濟才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與以往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提法有了本質區別,進一步彰顯了市場化在國資國企改革中的主導性和方向性。因此,必須堅持不懈地以市場化為導向,用好用足市場這一無形之“手”,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對于山煤集團而言,一是以模擬市場化改革為抓手,在煤礦單位加快建立內部市場分級和價格結算體系,健全員工收入與企業效益、崗位職責和勞動成果掛鉤的市場化管理機制,將內部生產流程中的業務關系轉化為市場化的服務(買賣)關系,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二是打破傳統的運營模式,在貿易單位全面實行風險抵押運營和股權激勵并行的激勵與風險管控機制,真正實現“責任、利益、風險”高度統一,充分激發各級人員責任心和積極性。三是以國際貿易為試點,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目標化考核、社會化流動”的原則,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市場化聘用專業經營團隊,市場化決定去留。
四是推進混合所有制,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意義非常重大。發展混合所有制,重在把握一個關系,確立一個理念。一個關系,即“舍”與“得”的關系。當今社會是一個合作共贏的時代,自己單打獨斗,終將被時代淘汰。我們發展混合所有制,必須牢固樹立“合則強,孤則弱”的理念,摒棄“說了算”思想,宜控則控,宜參則參,要“合作共贏”,不要“單干零和”。突出一個理念,即開放合作理念。打破傳統理念和思維,多形式、多渠道、多種所有制加快開放合作,以質量最佳、效益最大為目標,發揮多種產權互補優勢,激發發展活力。
在發展混合所有制方面,山煤集團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堅持“先易后難、自下而上”的原則,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領域推進混合所有制試點,首批選擇了“新視界照明”和“山煤藍碳”兩家單位,正在制定混改方案。第二,注重引資、引技、引智,推動資本入股、技術入股、管理入股,發揮不同經濟成分的協調互補優勢,建立健全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促進經營和管理機制優化。第三,試點經營者持大股,鼓勵業務和技術骨干多持股,實行員工自愿入股,將混合所有制與股權激勵合二為一,調動員工積極性。第四,依托上市公司平臺,加快內部資源向資本平臺集中,積極鼓勵和培育企業改制上市,努力實現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以公眾公司途徑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
五是重塑考核體系,建立以利潤為中心的激勵導向。企業作為經濟組織,衡量它的最高標準就是盈利能力。當前,國有企業管理從早期的以生產管理為中心,發展到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到現在的以資金管理為中心,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從管理層面看,應該相應建立以資金管理為核心的管理體系,生產服從銷售,經營圍著資金轉,生產圍著資金轉。從考核層面看,應該圍繞資金管理,重塑考核體系,形成以利潤為中心的考核導向,引導企業從生產型向經營型、從規模型向效益型、從粗放型向精益型轉變。
山煤集團正在改革績效考核,重塑考核體系,確立價值導向。其基本思路:一是不再以收入論英雄,建立以利潤和資金上繳為中心的業績評價體系。主要考核指標不再拍腦袋確定,而是根據不同板塊公司所處行業、資產規模和質量,參考該行業社會平均資產報酬率、平均單位成本、人均勞動生產率來確定,一企一策、分類施策。二是全面推行任期目標責任書的簽訂,能夠接受責任書的就簽訂,不接受的視為放棄,目標責任書將通過公開競聘的方式選擇簽約人,同時建立年度目標與任期目標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三是公開競聘、公開承諾,民主監督、全員監督,完不成目標的承擔約定責任,做到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倒逼各單位不能得過且過。四是目標責任書簽訂后,即對該企業實施授權經營,將能放的權力全部下放,讓企業充分享有經營自主權。
六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為改革提供堅強政治保障。國有企業是黨領導的社會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近年來,山煤集團在加強黨的建設方面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差距,比如基層單位黨建工作有“弱化、虛化、邊緣化”的現象,黨建有效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的切入點不多、針對性不強,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有差距等。在當前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國有企業更應該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把關定向、動員群眾、服務群眾、促進和諧等方面的作用,守好企業的“根”和“魂”,為改革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
一是發揮黨的領導核心與政治核心作用。切實把黨的領導與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統一起來,進一步明確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盡快完成下屬企業章程的修訂,支持各級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依法行使職權。二是推動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堅持黨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真正發揮好黨組織在生產經營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三是落實“兩個主體”責任。嚴肅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從嚴管黨治黨要求落實到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改革發展、和諧穩定的全過程,切實扛起黨風廉政建設的監督責任,始終保持懲治腐敗和狠剎“四風”兩個“高壓態勢”。四是突出企業黨建工作,搞好經濟為企業謀長遠、為員工謀福祉的政治責任。在改革過程中優先考慮好廣大員工群眾的利益,始終把改革作為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和國有經濟保值增值、為員工群眾謀利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改革的紅利更多地惠及廣大員工。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既要解放思想,放開手腳,勇于沖破舊有觀念和利益束縛,又要控制好節奏,調整好步伐,循序漸進。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山煤集團有信心、有能力打好改革攻堅戰,繪就山煤振興崛起的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