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娟
摘要:傳統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在課程的對接和課堂的教學策略上存在一些不足,這些方面不同程度地違背了新課標的理念。本文筆者立足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改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提供幾點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探究
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廣,一些新穎的課程理念和有新意的教學方法涌入人們視線,沖擊著傳統教學,傳統教學中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的暴露出來,制約著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提高。無論是課堂教學的引入還是課堂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授課策略的不足,都不同程度地制約著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提升。傳統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實踐教學,沒有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機會,讓學生在教學實踐中深入理解知識,運用知識。筆者立足高中信息教學的現狀,發現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問題,并以新課程創新、發展的理念為下筆基礎,就如何改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提出幾點建議。
一、對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的分析
就當前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而言,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充足的交流,老師在課上給學生講解知識,課下收拾東西就走,課上和課下存在空白,課上與課下之間缺乏一定的銜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配合不應當只是單向的關系,更應該成為雙向的互動,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具備接受方與影響方的雙面角色,良好的教學應是,教師在課前需做好充分的備案準備。但是根據筆者的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積極性遠不如重點學科要積極,認為信息技術是不重要的學科,而一些老師也片面的認為,學生如果花費過多的時間學習信息技術會分散學生的精力,影響學生主要學科的學習,進而制約學生成績的提高,所以在課前缺乏充分的教案準備。顯然這種觀念是片面、極端的。
老師講課大都按照教學大綱以及課程目錄進行具體的教學,在這樣的方式下,導致一種現象的產生即高中信息技術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教學整體的普遍性,忽略對學生情況的特殊性的具體思考。因此教師需根據自身對課程的理解以及教學實踐經驗的積累將課程內容分級,模塊化集中教學,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更加容易建立知識模型,構建知識支架,但是這恰恰是傳統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所忽略和和關注的要素。并且大部分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講課散漫,沒有在學生學習課程知識遇到問題的時候進行及時的指點,也缺乏對學生學科思維邏輯以及行為習慣的指引,導致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處于一團亂抓的狀態,教師講到哪兒,自己就學到哪,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生理、心理等特點,實行有效教學。
調查顯示,一些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并非科班出身,自身的職業素養存在爭議,一些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本身并不具備專業的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通常一味的照本宣科,教學方式單調,教學體系凌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本身的操作水平就存在問題,自然不會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有價值的操作機會,也不會在學生進行操作、知識實踐的過程中對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建議,這樣整個教學就變成一個惡性循環,學生學不好,教師教不好。因此,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保證教學的進步性、有效性。
傳統教學中還存在一個很明顯的不足,即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欠缺對先進教學理念的吸收和對先進教學方法的學習,導致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教學可圈可點的地方不多,教學的先進性得不到充足的保證。課堂氛圍沉悶枯燥也是困擾廣大教師的問題,學生在嚴肅沉悶的氛圍中很難對學習產生足夠的興趣;學校為學生準備的關于信息技術的相關活動少之又少,學生即使掌握一部分知識,也缺乏應用和實踐的機會,導致學生對知識并沒有得到深入而全面地了解。信息技術是一門信息量龐大結構復雜的學科,專業知識枯燥復雜,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不能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將教學內容簡化,教學將會變得很困難,學生也很難吸收知識。另外,正如筆者前文所講,一部分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是一個問題,因此學校需要加強對教師的監督,傳統教學重視對學生的監督,忽略對教師的監督,導致一部分教師逐漸松懈了對自己的要求。
二、對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建議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考慮社會發展的實際,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進行恰當的教學探索,努力提高學生的能力。教師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具體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采取主題教學,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激發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多開展一些相關的主題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開展一些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能力的競賽,提高學生收集信息、發布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在提高學生能力的過程中逐步完善教學的目標,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注重教學生活化
任課教師要考慮學生的需求,立足社會的發展,貼近生活,堅持教學的實際性。不能將教學與生活脫離,要關注社會的變化和發展,及時改善教學的策略,堅持教育方向的積極性,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終極標準,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業能力,增強教學的發展性和操作性,在增強實踐性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對生活中信息技術的認識。堅持合作教學,探究教學,增強學生的參與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逐步培養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堅持發展教學,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不能只采用某一種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是不合實際的。講練結合,實行主題教學,重視教學的價值和培養學生的能力,了解高中信息技術的目標和新課改的理念,以真正提高學生的素養為目標。
(三)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
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積極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彌補自身專業知識的不足,不放松對自身的標準,以高標準和高要求來要求自己。另外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監督,定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進行考核,以監督教師不斷學習、不斷發展自身的技能。教師也應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努力學習新課改的理念,了解新課程的標準,在新課改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為新課程的推廣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提高做貢獻。
三、結束語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參照教學大綱,立足新課程理念多方面改善自身的教學策略,堅持教學的創新性,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另外也要提高對自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我,努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素養為目標,理性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