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要:知識經濟不僅改變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對于重新塑造國際政治生活面貌也產生著深刻的影響。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知識經濟影響著傳統的國家主權、地緣政治、國際競爭以及國家的綜合國力等概念,以及文明的融合與沖突、信息霸權的抬頭、國際沖突形式的變化、各國綜合國力的盛衰等等,無不與知識經濟密切相關。知識經濟的蓬勃興起,改變了傳統經濟發展格局,在推動世界經濟和政治中產生越來越深刻的影響。
關鍵詞:知識經濟;國際政治;地緣政治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傳統的國際競爭等概念將發生相應變化,對于國際政治、地緣政治、國家主權等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在當代知識經濟背景下,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科教興國戰略,尊重知識,培養人才,揚長避短,趨利避害,采取有效措施,大力發展知識經濟發展戰略,以不斷創新為靈魂,以智力資源為依托,盡最大努力避免知識經濟的負面影響。本文針對知識經濟發展狀況,簡要探討了當代知識經濟對國際政治的影響。
一、知識經濟將影響國家的綜合實力,使政治的全球化成為現實
1.知識經濟影響國家綜合實力構成要素,對政治、經濟、軍事影響深遠
國家綜合實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國家綜合實力由多種要素構成,地理條件、軍事力量、經濟力量等要素都涵蓋其中。在不同的時代,國家綜合實力內涵和屬性也不同。在古代,由于生產力落后,綜合實力強盛的最主要標志就是人口和土地面積。工業革命以后,衡量國家力量主要看其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高科技的快速發展,科技力量的強大功能逐漸顯露,國家綜合實力構成要素再次發生新的變化。
目前,科技進步已經成為經濟力量的發展動力。在和平與發展的國際背景下,科技通過經濟的轉化,以科技為杠桿、以經濟為主體,輻射政治、軍事、社會等諸多要素。要全面認識知識經濟對綜合國力的影響,一定要仔細分析知識經濟的發展特征。自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后,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往往會先應用到軍事領域,從常規武器坦克、飛機到生化武器、核武器,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直接反映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對戰斗人員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走質量建軍、科技強軍之路,是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然選擇。
2.知識經濟使人力資源優勢日益凸顯,使政治全球化成為現實
隨著人類科技知識的增長,自進入19世紀開始,在經濟增長過程中,知識經濟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大量科技知識的涌現,使得產業的知識密集度大幅上升。近些年,在知識經濟的發展中,信息和通訊技術已經處于中心地位。這不僅影響著產業結構調整,還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知識、信息、技術密集型產業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知識經濟時代,人們更加依賴科學技術。大量高新技術節省了能源和材料消耗,改變了自然資源優勢作用,實現了低耗高效生產目的。可以說,知識經濟不僅影響著各國的綜合國力,還會影響著全球經濟的發展變化,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一部分國家將成為“頭腦國家”,向各國提供知識、技術、智能,另一部分利用這些知識、技術、智能促進自身經濟發展。
當然,也有一些國家兩種功能融為一體,只要在某方面有創新成果,這一成果就會迅速傳播,形成全球性生產能力。知識經濟的降臨,將使得國家政治一步一步向“虛擬國家”逼近。如今,許多國家的生產企業都設置在國外,比如,韓國的加工制造基本不在國內,新加坡、馬來西亞、瑞士、荷蘭等國的生產企業也基本在別人的管轄區內。這種趨勢表明,“虛擬國家”的出現,使得國際政治中的大國理論被顛覆,在知識經濟時代,各國可以利用自己的智力優勢,將生產能力轉移,進而推動政治的全球化。
二、知識經濟將影響國際政治格局,促進民族國家傳統功能的轉換
1.知識經濟影響—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影響國際政治格局
在工業經濟的條件下,構筑新的國際力量,摧毀舊的世界權力結構,往往是通過戰爭轉換國際政治格局。然而,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在大國的綜合國力較量中,科技力量開始起到了主導地位,知識經濟剛剛興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悄悄開始,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知識經濟顯著取代了軍事因素,在國際政治格局轉換中占據支配地位。
美國政府歷來重視科技發展,冷戰結束后,為了維護超極大國特殊地位,美國更是對知識經濟給與了高度重視,有力推動知識經濟發展。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美國研發投資始終名列前茅。當今世界,知識的差距,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本質上的差距,90%的科技成果都來自于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由于科技發展的嚴重不平衡,導致發展中國家不得不依附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中處于被動局面。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知識經濟的出現是一個重大的挑戰,一個國家國民素質的狀況,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能力,直接影響著其綜合實力,影響著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2.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促進民族國家傳統功能發生變化
在現代國際政治生活中,民族國家依然承擔著重要角色。然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民族國家傳統功能將會發生轉換。在解決國家間問題上,民族國家有時會表現得無能為力。如治理環境污染、制止艾滋病蔓延,打擊國際恐怖主義、開發利用公海等,都是單一的民族國家所無法解決的,只有在民族的協商與合作中,這些問題才能獲得有效地解決。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跨國公司、跨國組織越來越多,這些國家組織,對民族國家權力也產生了嚴重的挑戰。擁有巨大的經濟實力的跨國公司,非政府跨國組織,都可以提供橫向的聯系網,以國際社會的名義,干涉民族國家的主權行為,以往的民族國家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時會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
傳統政治概念國家主權、邊界、民族等成了有待重新定義的詞匯。人們原以為隨著生產、貿易、消費的跨國化,以民族國家為單位的格局將會被打破,然而,與經濟和文化的全球化,反而使得民族國家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全面地介入世界政治經濟關系,民族國家不是衰落了,而是其傳統功能發生了改變,在知識經濟時代,民族國家除了本國事務外,還需要參與調整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維護世界和平、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謀求新的生存空間等,在經歷了知識經濟洗禮后,民族國家已經改變了傳統功能,以一種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三、知識經濟將影響國家主權,改變國家間競爭的內容
1.知識經濟的發展,對國家主權產生深刻影響
知識經濟的發展,使得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更加快捷地流動,資本、勞務、知識、信息、商品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更加頻繁,各國經濟聯系空前密切,這不僅對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產生影響,對國家主權也產生深刻影響。在知識經濟時代,國家主權日益面臨重大挑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使得國家主權行使范圍受到制約。當今世界,國際互聯網絡迅猛發展,國際間流通信息空前增多,一方面,加快了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進程,可以享受更多的信息資源,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發達國家利用技術,進行信息霸權的挑戰和滲透,通過思想文化戰、心理戰,謀求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
因此,在知識條件下,如何建立“國際信息新秩序”,迎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是許多發展中國家必須面對的問題。經濟全球化的日益加速,要求各國必須融入到世界經濟之中,原本是一國獨有的經濟權力,在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發生轉變,發展為國際社會共同擁有的權力。為了調解國際經濟沖突,保障世界經濟的良性運行,各國必須遵守國際經濟法規和國際慣例,與世貿組織規范相一致,如果國家的經濟立法違背世貿規則將會遭受制裁。知識經濟的興起,使得國家主權觀念發生了變化,不可能取消國家主權。與主權喪失有本質區別。國家主權的讓與是在自愿的基礎上,它服務于國家的長遠利益。
2.知識經濟的發展,改變了國家間競爭的內容
在知識經濟時代,物質財富的豐裕已經不是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將物質財富轉移到獲取、應用和創造新知識上,才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開發人的創造能力,使其能夠熟練掌握與運用技術,將成為知識經濟時代首要任務。在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國家最根本的資源就是人力資源,誰抓住了教育,誰培養出了大批創新能力的人才,誰就抓住了制勝的根本。在知識經濟中,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是知識、信息、技術,這些都離不開人力資源,所以,人力資源優勢日益凸顯。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對于推進社會發展、,提升綜合國力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歷史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會影響國家間的實力對比關系,尤其是工業革命以來,科技的發展,對于國家間競爭的內容都有很大的關聯性。科技革命成果領先的國家,都會在短時間內成為世界強國,進而影響國際政治格局,導致大國力量的此消彼長。所以,在知識經濟時代,國際間的競爭內容也發生了轉變,只有不斷加強知識獲取能力,增強人力資源優勢,才能夠在較短的時間擁有趕上發達國家的機遇,提升自身的國際政治影響力。
結語
在信息社會里,隨著知識經濟的降臨,民族國家傳統功能受到嚴重沖擊,由于經濟、文化日益全球化,政治、經濟、文化的世界相關聯性日益提升,可以說,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決定國家實力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其科技發展水平,科技進步直接影響其他要素的變化,由科技力量決定的知識經濟,對于國際政治的影響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