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娟,李 璐
(1.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阿克蘇 843000;2.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翻轉課堂在健康評估技術癥狀評估教學中的實施與思考
景 娟1,李 璐2
(1.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阿克蘇 843000;2.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目的 探討翻轉課堂在健康評估技術癥狀評估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2015級護理專業6班、7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作為實驗組(50人)和對照組(52人)。實驗組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對照組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結果 實驗組的理論和實踐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自主學習能力得分在教學后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 翻轉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自主學習能力,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翻轉課堂;健康評估技術;癥狀評估
健康評估技術是由醫學基礎課程過渡到護理專業課程的橋梁課程,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有重要作用,其學習效果直接影響著后續臨床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及臨床思維、護理能力的培養。然而在目前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學效果低下。而翻轉課堂是將傳統的教學模式徹底顛倒過來,即將教學組織形式從傳統的“課堂授課+課后作業”轉變成“課前學習+課上探究”的方式。有研究發現,翻轉課堂在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課程中比較受歡迎,可能與這種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有關[1]。為了探究這種教學模式在高職護理教育中的應用前景,我院于2016年在健康評估技術課程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隨機選取我院2015級護理專業6班、7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作為實驗組(50人)和對照組(52人),均為文科生參加全國高考統一招生(排除三校生)進入我院,學制3年。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入學成績、第一學期成績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健康評估技術在第二學期開設,學生已完成正常人體結構等課程的學習,正在學習正常人體功能、異常人體結構與功能、護用藥理等課程,具備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和自主學習本課程的能力。兩個組的授課教師、教材、課程標準、學時相同。
2.1 對照組的教學方法
采用邊講解邊演示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學生采用傳統的“預習—聽課—復習—考試”方式學習。
2.2 實驗組的教學方法
實驗組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考慮到備課量大、教學時間有限等問題,選取了常見癥狀評估實施改革,以臨床常見癥狀“嘔血護理”為例介紹如下。
2.2.1 教學準備階段(1)學情分析。授課對象為高職一年級護理專業學生,在第一學期已接觸了小組合作學習、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授課形式,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為實施翻轉課堂奠定了基礎。(2)工作任務分析。嘔血是消化系統疾病常見癥狀之一,多數消化系統疾病患者都會出現嘔血,如消化性潰瘍、肝癌等。內容包括嘔血的定義、病因、臨床表現、身心反應、護理評估要點、護理診斷等。(3)學習目標分析。知識目標是能準確復述嘔血的定義與常見病因,能說出嘔血的臨床表現和身心反應;技能目標是能進行病情觀察,能用會談法、身體評估等方法收集患者的主觀資料和客觀資料;情感目標是在護理中表現出對患者的同情、尊重與關愛,學會換位思考。(4)教學資源分析。無線網絡已覆蓋整個校園,實驗組100%的學生都有智能手機,能夠清晰流暢地觀看微視頻。授課教師建立實驗組QQ群作為學習資源上傳和討論的工具。(5)教學資源的準備。包括學習目標、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相關知識點、相關的歷年護考真題和微視頻。授課教師根據健康評估技術課程標準要求,制作短小精悍、時長為7~10分鐘的微視頻。(6)重難點回顧。完善顯示文稿Powerpoint的制作,尤其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使用錄屏軟件截入教學微視頻[2]。
2.2.2 學生課前自主學習階段 教師建立QQ群,至少提前1周把錄制好的微視頻、PPT、相關的歷年護考真題等學習資源上傳至群共享,形成學習交流小社區,生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多維互動交流,將不懂的、疑難的知識點甄別出來,從而達到知識的第一次內化。同時,教師在群公告中發布教學進度,并督促與把控學生的學習進度,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利用課堂時間開展互動教學活動。對于答錯率較高的習題,教師則應著重思考在課堂活動時如何引導或重點講授,做到“以學定教”[1]。
2.2.3 課堂學習活動 根據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遇到的問題,結合嘔血的相關內容,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比如:嘔血與咯血的區別。將學生分成8組,6~7人為一組,小組成員間通過討論交流,總結出問題答案,每組選1名代表發言。教師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反饋點評、總結,組織學生就錯誤和難點進行交流及討論。然后教師設計一個教學案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模擬和扮演多種角色,以患者為中心開展護理工作。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綜合評價并進行集體或個性化指導,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對本節課進行分析總結,鼓勵學生積極動腦,重視知識的應用。
授課結束后,教學雙方均進行學習成果的交流與評價,學生撰寫學習心得、填寫調查問卷,通過小組比賽、課堂匯報等反饋學習效果并提出改進意見。而教師也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如個人自評、小組互評,同時要注重對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整理收集學生和教師的意見與建議,總結不足并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
3.1 成績評價
癥狀評估教學結束后采取理論實踐相結合的考核方式,理論采用相同的試卷進行閉卷考試;實踐考試采用相同的案例,學生分析后進行護理問診。
3.2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評價
采用林毅等[3]編制的護理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量表,包括3個分量表(8個維度共28個條目)。課程結束由教師統一發放問卷102份,當場收回有效問卷10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4.1 兩組學生考試成績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考試成績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人數50 52 t P --理論成績80.78±5.60 74.78±6.51 5.71 0.00實踐成績80.49±7.28 72.38±6.44 5.89 0.00
4.2 兩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分比較(s,分)
對照組52 t P --教學前70.11±7.21 70.78±7.98 0.88>0.05教學后77.09±7.86 70.82±8.12 3.49<0.01
5.1 優點
翻轉課堂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而且有利于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培養團隊精神,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4]和考試成績。調查顯示,實驗組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實驗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分在教學后高于對照組(P<0.01),這也進一步說明了翻轉課堂的優點。
5.2 不足
首先就是學生角色轉變的問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是真正的學習者,可以自定學習步調,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生可以用一切移動終端完成教學視頻的學習,然而學生在觀看微視頻的同時,也可能在干別的事情。翻轉課堂對學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的要求是很高的,有些學生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不需要討論,更不愿意和別人分享學習成果。另外,微視頻的質量有待提高,現在還未實現在微視頻中加入闖關游戲項目,視頻后期的剪輯還需進一步完善。
在本課程中實施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考試成績,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值得在高職護理專業課中推廣使用。但是如何制作出高質量的視頻,更好地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法并充分發揮其優勢需要進一步研究。
[1]彭小青,李穎,姚晨姣.“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醫學診斷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6(1):87-89.
[2]田志娟,金瑞華,劉春鳳.翻轉課堂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5):333-335.
[3]林毅,姜安麗.護理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的研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6):1-4.
[4]張學軍,尹長江,楊坤寶.翻轉課堂與PBL相結合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9):11-12.
G526.5
B
1671-1246(2017)08-0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