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銘佑
[摘 要]北部灣經濟區日漸成為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合作區。政策的支持、便利的交通、產業的調整等原因,促進了北部灣經濟區自然人的流動,這就使我們急需加強北部灣經濟區法治教育,強化治安管理,提升流動人口服務水平,推進同城化進程。
[關鍵詞]北部灣經濟區;自然人流動;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D90-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02-0025-02
北部灣經濟區位于東經106°33′~110°53′,北緯20°26′~24°02′之間,包括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崇左、玉林共6個行政區。北部灣經濟區約有常住人口2100萬。北部灣經濟區海洋資源豐富、港口碼頭作業發達、邊境貿易繁忙、交通運輸便利、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北部灣經濟區是我國唯一與東盟國家海陸相連的區域,國務院在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時指出,要把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成為輻射力強、開放度高、經濟繁榮的區域經濟合作區。極具區位優勢的北部灣經濟區吸引著無數的人們來到這片開發建設中的熱土。
一、北部灣經濟區自然人流動的原因
(一)交通便利
自古以來,南寧便是桂西南地區水陸交通樞紐,自邕江溯流而上,循右江可抵百色至云貴,沿左江可抵龍州至越南,自邕江順流而下,可抵梧州至粵、港、澳等地。最近幾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抓住中國—東盟合作、“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機遇,加快體制改革,建構立體交通,全面提升開放合作水平,打造出沿江、沿海、沿邊、內陸開放良性互動平臺,將潛在的區位優勢轉化為現實的交通優勢。至今,北部灣開通了12條直航東盟國家港口的集裝箱班輪航線,年貨物吞吐量超過2億噸,開通了東盟9個國家的19條航班航線,高鐵動車運營里程達1500多公里。“十三五”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還將投入資金1萬多億元,全力建設北部灣國際航運中心,構造南寧區域性國際綜合交通網絡,形成面向西南、中南、粵港澳、東盟的綜合運輸樞紐,實現縣縣通高速、市市通高鐵、民航連片通、內河條條通的現代交通平臺,加快實施北部灣經濟區開發開放和西江經濟帶建設。
(二)政策支持
1.國家層面
國家明確指出在五個方面給予北部灣經濟區政策支持:(1)關于綜合配套改革方面的支持。(2)關于重大項目布局方面的支持。(3)關于保稅物流體系方面的支持。(4)關于金融改革方面的支持。(5)關于開放合作方面的支持。
2.廣西壯族自治區層面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的措施,包括:(1)《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2008年);(2)《廣西北部灣經濟區2008-2015年人才發展規劃》(2008年);(3)《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廣西北部灣經濟開放開發的若干政策規定》(2008年);(4)《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延長促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若干政策規定執行期限的通知》(2013年);(5)《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稅收優惠政策》(2014年);(6)新修訂《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廣西北部灣經濟開放開發的若干政策規定》(2014年)。
3.邊貿互市
防城港有230公里陸地邊境線,東興、那良、峒中、江平、馬路、板八等地與越南接壤,邊境貿易歷史悠久。其中,東興的邊境貿易最為繁榮,素有“小香港”之美譽。1989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東興、峒中正式成為中越邊民邊貿互市點。1990年,我方又陸續開放了白龍、仙人灣、灘散、江山邊貿互市點。至此,邊境貿易已從邊民互市發展到官方貿易,從小額貿易到批量貿易。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機電產品、建材、布匹、餅干、大蒜和日常用品,進口的主要商品包括海產品、農副產品、木材、煤炭等。崇左有533公里陸地邊境線,大新、龍州、寧明、憑祥與越南接壤,有邊民互市點13個,國家四類口岸4個,二類口岸4個,一類口岸3個。繁榮的邊境貿易使得中外客商云集。
(三)產業調整
北部灣經濟區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首先,促進發展石化化工、鋼鐵、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林漿紙等產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海洋產業、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積極發展金融、現代物流、航運服務、旅游等現代服務業。其次,圍繞經濟區產業布局,按照統籌安排、先行發展、適度超前的原則,優先支持港口、公路、鐵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到2015年,北部灣經濟區石化產業需求人數為26000人,林漿紙產業需求人數約為3900人,能源產業需求人數約為16100人,鋼鐵鋁產業需求人數約為96000人,農產品產業需求人數約為85500人,海洋產業需求人數約為55800人,現代服務業需求旅游業人員、會展業人員、金融業人員約為183200人,物流產業需求人數約為95800人,高技術產業需求人數約為45000人。
二、北部灣經濟區自然人流動的法律對策
(一)加強法治教育
北部灣經濟區的防城港、崇左、憑祥等地,與越南接壤,兩國邊民通婚的現象十分普遍,他們的法律意識淡薄。因此,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進村入戶,送法下鄉,發放資料,向邊民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國邊民與毗鄰國邊民婚姻登記辦法》等法律、法規,使邊民認識到非法婚姻對自己、對子女、對家庭、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使涉外婚姻正規化、合法化。
(二)強化治安管理
1.社區管理
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基層社區運用社區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管理社區治安秩序、生活秩序和流動人口,構建和諧社區。這種管理方式有兩個特點:一是屬地化管理。按照“人住哪里,哪里負責”的原則,流動人口住在哪個社區,哪個社區就負責流動人口的管理。目前尚未建立社區的城區,應根據已有的人口數量和分布盡快建立起來,將流動人口納入本社區的管理工作體系中。二是參與式管理。讓流動人口主動參與到社區服務管理中,強化他們的社區意識,增加社區認同感,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城市文化與鄉土文化結合起來,使流動人員自覺融入城市社會。
2.旅店管理
這種管理方式以落腳點為抓手,以旅店和出租屋為重點,做到“人來登記,人走注銷”,實行流動人口監控管理全覆蓋。應用科技手段建立外來人員數據庫和信息交換平臺,及時將外來人員信息資料錄入數據庫,實現“一次采集,多方應用”的信息共享平臺,通過對各類信息進行統計和分析,為管理部門提供科學依據。對于像南寧市長罡村這種出租屋比較集中的“城中村”,以及像大沙田開發區、仙葫開發區這種城郊結合部,可采用旅店管理這種方式。而對于外來人員比較集中的地方,如防城港企沙工業區、北海鐵山港工業區、欽州港工業區以及超市、大商場、酒店、企事業單位等,根據“誰用人,誰管理”的原則,由用人單位負責外來人員的居住登記工作。最近幾年,憑祥市采取流動人口“來有登記,走有注銷”的旅店管理方式,積極推行“人口登記到位,出租屋管理到位,車輛人口進出控制到位”的做法,效果很好。
(三)提升服務水平
1.加強流動人口服務
隨著北部灣經濟區的開發開放建設,流動人口會越來越多。2012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實施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辦法》,對流動人口服務實行居住證制度和居住登記。居住證是流動人口居住的證明,也是享受《廣西壯族自治區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辦法》中所規定的公共服務的證明。持有居住證的流動人口,可以在自治區范圍內享受以下公共服務:(1)享受職業技能培訓和公共就業服務;(2)子女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3)免費享受預防接種、預防傳染病、婦幼保健等服務;(4)育齡夫婦免費享受咨詢服務與計劃生育技術指導;(5)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6)依法參加居住地社區活動和社區管理。現在,北部灣經濟區各市均成立了流動人口服務領導小組,加強了流動人口服務體系建設和組織建設,完善了“市、縣、鄉、村、組”五級服務網絡,得到了流動人口的支持。
2.推進同城化服務
同城化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趨勢,是經濟區升級發展的迫切要求。2014年11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戶籍同城化方案》公布實施,推行網上辦理和就近辦理戶籍手續,簡化了戶籍辦理程序。明確規定:北部灣經濟區外來人口到南寧市申請落戶的,可累積計算其此前在經濟區居住、工作、參加社會保險的連續年限,達到南寧市落戶條件并在南寧市工作、居住2年以及參加社會保險連續1年以上的,可落戶南寧;北部灣經濟區戶籍人口在南寧市居住、工作以及參加社會保險連續1年以上的,可落戶南寧。2015年5月,南寧市又批準實施了北部灣經濟區城市異地同城化貸款政策。目前,北部灣經濟區正逐步推行社保“一卡通”、交通“一卡通”等便民服務措施,使北部灣經濟區居民和外來人員普遍受益。
[ 參 考 文 獻 ]
[1] 北部灣經濟區概況[DB/OL].http://www.gxdqw.com/preview/gxdqw/bbw/bbwjjqgk/200906/t20090615_6637.html.
[2] 李先波,李琴.自然人流動法律規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36.
[3] 胡卓萍,呂美琛,王艷斌.深、滬發展時期流動人口管理模式借鑒:北部灣經濟開發區人口管理之二[J].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3):35.
[4]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戶籍同城化一年[DB/OL].http://guilin.house.qq.com/a/20151128/036922.htm.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