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華
一、引言
建設美麗鄉村,是黨中央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將檔案工作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工程”。一些省份的美麗鄉村檔案管理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比如南京市江寧區按照“檔案完整,制度健全,管理規范,手段先進,服務高效”的要求,扎實做好美麗鄉村檔案管理工作, 真實記錄村(社區)的發展歷史,反映農民的生產生活和村級各類組織活動的基本面貌;浙江省德清縣打造的集村史館、名人館、文化館為一體的“和美鄉風館”特色十分鮮明;安吉縣在當地建立了鳳凰文化廣場和畬族文化展示館等。河北省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也對檔案進行了管理,但是與很多美麗鄉村檔案管理示范村相比,我省的美麗鄉村檔案管理工作還未形成示范效應,使美麗鄉村檔案的經濟、社會、文化效益沒有得到充分挖掘。本文將從美麗鄉村檔案的效益入手,結合石家莊市正定縣西河村及其周圍村莊的美麗鄉村檔案管理現狀,找出美麗鄉村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良性發展建議,以期為美麗鄉村檔案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二、美麗鄉村檔案管理的必要性
加強美麗鄉村檔案的管理工作能給村莊帶來重要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對于保障村民的合法權益、維護農村的社會穩定、保持美麗鄉村的建設成果以及加強民主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經濟效益上,一是美麗鄉村檔案可以提供憑證參考價值。農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通過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保管,將建設之前的現存檔案以及建設之中形成的檔案以規范化的形式集中保管起來,為經濟的發展提供真實可靠的參考依據。二是利于總結得失。領導可以通過對村級檔案的研究總結出本村進一步發展的方向和路徑,降低決策的失誤。三是可以提供經驗借鑒。美麗村莊通過自身的檔案管理模范效應給具有相似發展條件和未來進行美麗鄉村建設的村莊提供借鑒。
在社會效益上,一方面檔案有利于解決糾紛。美麗鄉村建設中形成的檔案涉及多方面的內容,村民查詢檔案大多是為解決土地、財產、戶口、婚姻等問題尋找可靠依據,檔案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監督制約作用日益顯現。另一方面檔案有利于維護村莊穩定。村級檔案的管理,發揮了檔案的保障依據和評判查考的作用,檔案使村民的問題有根可尋,有據可查,既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權益,減少了矛盾糾紛的發生,又提高了農村民主管理的進程,維護了農村的和諧穩定。
在文化效益上,一是檔案利于傳承農村文化。村級檔案包含了村莊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傳統,再現了村莊的發展軌跡,有利于傳承村落文化、弘揚鄉風文明。二是村級檔案有利于凝聚精神。在對當地自然、歷史、人文資源進行深入挖掘的基礎上建設成的“鄉村文化館”和“文化記憶基地”有利于增強村民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三是村級檔案可以為村莊發展注入活力。在“村史館”和“鄉村文化長廊”的建設中,行政村利用村里的公共場所進行村史、鄉風、民俗的展演,帶動了農民參與村文化建設的積極性,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無窮的活力。
三、西河村美麗鄉村檔案管理現狀
為了進一步了解我省美麗鄉村檔案的管理狀況,筆者于2017年1月10日至16日對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西河村及其周圍進行美麗鄉村建設的村莊進行了實地調研,對其美麗鄉村建設的檔案管理工作進行了考察,在實地考察當中筆者發現這些村在美麗鄉村檔案管理中存在較大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制度、人員和保管方式上,在此僅以西河村為例說明。
1.美麗鄉村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西河村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利用村南的一塊公共用地建設成了具有本村特色的村史館,村史館用青色的花磚建造,一扇半橢圓形的木門賦予了村史館古香古色的氣息,門口是一口大石缸,門邊的墻上掛著標有“西河村史館”字樣的紅色門牌。館中保存了西河村村史的相關資料,村民可自行申請入館查閱。遺憾的是,該館并沒有任何管理、借閱、參觀方面的制度,也沒有其他任何具有約束性和規范性的條款、守則,致使村史檔案在被參觀借閱的過程當中容易出現丟失、損壞的情況,不利于村史檔案的保護。
2.美麗鄉村檔案管理重視程度不夠
西河村雖然按照美麗鄉村的標準建成了村史館,但并未對村史館進行有效的管理,村史館沒有專兼職人員進行清掃與管理,館內的檔案、文件等落滿了灰塵而無人打掃,村史館的小院里滿是落葉無人清理。村史館的館容一方面反映了村領導的疏忽,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村民對檔案的不重視,降低了參觀閱覽的積極性,并且在這樣一個臟、亂、差的環境下面,檔案不能夠得到有效保護,村史館的建設也會變成表面工程。同時,西河村美麗鄉村建設中形成的村史資料匯編、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手冊等重要的村莊發展資料也沒有及時入館。
3.美麗鄉村檔案保管利用形式單一化
西河村的村莊檔案基本全是以紙質的形式進行保管的,另有少量照片。這種單一的保管形式一方面降低了村民閱覽的興趣,尤其是降低了對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的了解意愿,不利于增強村民的自豪感,而且村中大多是文化程度較低的老人和兒童,文字的閱讀對于他們來說可能形成障礙,不如聲像、照片檔案直觀。另一方面,村中對檔案的宣傳程度不夠,沒有任何檔案文化活動,村史館的大門常年深鎖,致使館中的檔案無人問津而被塵封,甚至大多數村民對館中檔案的內容一無所知。
四、美麗鄉村檔案管理策略
1.健全美麗鄉村檔案管理工作制度
一是全面加強村級美麗鄉村建設的檔案管理工作。健全完善檔案歸檔制度、檔案整理制度、檔案保管制度、檔案借閱制度、檔案移交制度。規定美麗鄉村建設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因地制宜地建立本村的檔案管理與利用細則,對檔案進行分類保管并制定檔案保管期限表,對檔案進行規范化管理。二是完善檔案管理的監督檢查機制。要及時對新的文件進行鑒定歸檔,建立不同時期和不同發展階段的檔案發展規劃。三是注重民生,服務村民。完善農民土地征用、房屋拆遷補償、低保戶、特困戶、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等相關信息的建檔立卡工作,充分發揮檔案保民生、促穩定的作用,提高檔案服務“三農”的水平。
2.確保美麗鄉村檔案管理專門化
一是要成立村級美麗鄉村檔案管理領導小組,制定科學合理的檔案管理辦法,并定期召開座談會、研討會等探尋更加科學的檔案管理利用措施,并與省市級專業檔案管理人士進行交流學習,提高業務素養。二是甄選高素質的檔案管理人員。充分選用大學生村官、專兼職檔案人員進行專門化管理并定期進行培訓。三是建立專門的農村資料室、檔案室、文件室。選擇農村公共空地建立檔案保管的專門場所,購置檔案柜、檔案架、檔案盒、檔案袋等專門的檔案保管設施,擴大檔案收集范圍,建立檔案的安全應急預案,同時檔案室可代為保管村民檔案。
3.豐富美麗鄉村檔案保管利用形式
一是保管形式多樣化。美麗鄉村建設檔案除了紙質形式,還可以請專業的攝影人士對建設成果進行攝影,形成照片檔案、聲像檔案并有選擇性地刻成光盤;也可以通過采訪村民、村干部、駐村工作組等形成音頻資料,進而歸檔。二是宣傳和利用手段多樣化??梢岳么逯泄参幕瘓鏊e辦檔案展覽活動,讓村民進一步了解本村村史,增強自豪感和歸屬感;可以對村民進行集中宣講,增強村民的檔案利用意識,充分發揮檔案的價值;還可以設立村民檔案捐贈渠道,為村民捐獻個人手中珍貴的檔案資料提供機會并進行獎勵,完善村民參與機制。
4.推進美麗鄉村檔案信息化建設
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美麗鄉村建設的村莊要拿出一部分資金購置計算機設備,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電子化的檔案管理系統,實現計算機管理檔案目錄,開展檔案信息咨詢服務、電子借閱等,提高檔案管理的效率;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宣傳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實時了解外部信息,利用大數據深入挖掘美麗鄉村檔案的內在價值,為制定新的經濟建設和村莊發展方針提供依據。二是吸引信息化人才。要鼓勵村子里相關專業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到村級檔案信息系統的編目和開發當中來,積極貢獻自己的智慧,同時引進信息技術人才幫助本村開發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如有條件,還可以購買現成的軟件進行管理。
五、小結
本文從美麗鄉村檔案管理的必要性入手,結合西河村美麗鄉村檔案管理的實際情況,提煉出目前一般性的美麗鄉村建設在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從美麗鄉村檔案管理制度的健全、美麗鄉村檔案管理人員專門化、檔案保管利用形式多樣化以及村級檔案信息化建設等角度提出了良性的管理策略,以期對美麗鄉村檔案管理提供參考。當然,隨著村民檔案意識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多更有效的村級檔案管理策略有待我們去進一步探索。
(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