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飛+++于佩蘭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檔案館本著強化“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著想”的宗旨意識。在扎實做好檔案資源建設的基礎上,認真開展檔案數字化建設、檔案開放審查利用、檔案編研、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等各項工作,均取得了顯著成效,2014年晉升為國家二級檔案館,2015年被市委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一、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支持,改善館庫保管條件
1.工作成績突出,得到縣委政府重視。由于檔案工作業績突出,榮獲縣委、縣政府2015年度綜合考核優秀單位。在檔案館建設問題上,縣委縣政府分兩步逐步解決,第一,在原基礎上擴建庫房面積。2015年在縣政府院內解決500平方米辦公用房,將原辦公用房改造成庫房,暫時緩解檔案庫房緊張問題,在此基礎上建成占地面積80平方米的史志專業館,經過規范整理,現已開展接待利用工作。第二步,考慮建新館問題。2016年3月8日,豐寧滿族自治縣縣委書記方志勇同志剛到任不久就在政協會議討論組中專項聽取了檔案工作匯報,并在《豐寧滿族自治縣檔案局需要縣委縣政府幫助解決問題的請示》上批示:“組織部抓緊考慮史志主編接班問題。人員編制、印刷費用、新館建設請縣長國輝同志綜合安排。實事求是,時機成熟時予以解決。”常務副縣長將文件批復到財政局要求根據實際拿個意見,要求規劃局拿選址方案。2016年11月21日,在縣長辦公會議上議定:由規劃局牽頭,組織論證縣圖書館、檔案館、體育館共同選址建設問題。
2.全面啟動檔案館數字化工作。2016年7月8日成立了檔案數字化管理中心,為局所屬股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核定編制2名,股級職數1名。現2名人員已到位上崗。已先期投資 36.8萬元購置了數字化設備,每年都撥付數字化掃描經費,用于數字化掃描工作。目前共完成數字化掃描110多萬幅,微機錄入條目41.8萬條,在實現縣委、政府重要全宗全文數字化查詢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原計委(知青、亦工亦農等)、組織部等全宗文件級管理檔案的微機檢索和全文掃描工作,可隨時提供快速、準確、便捷的利用服務。
二、做好檔案征集工作,優化館藏結構
檔案接收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在做好應接收進館檔案接收工作的同時積極做好改制企業檔案、撤并機構檔案接收工作,使得館藏總數達11.3萬卷(冊)。其中檔案9.1萬卷,資料2.2萬冊。檔案征集也取得新突破。已征集攝影愛好者盧云成拍攝豐寧改革開放照片以及粟戰書、王亮、王庭玖等領導在豐寧活動照片8萬多張。征集到舊政權、革命歷史時期檔案778卷、85件,照片(含底片)檔案1060張。通過網上購買、拍攝照片,個人捐贈等方式,收集了郭小川早期照片、郭小川故居照片、郭小川詩集等資料共100件。承德市書協名譽主席、承德民族民俗博物館館長王秀杰先生三次向縣檔案館捐贈《豐寧王氏家譜》《王老太太剪紙》《人民公仆胡廣義》《書法教育家齊敬之》等珍貴書籍和影像資料。縣內知名人士叢儒臣同志捐贈的《叢氏家譜》,縣電視臺編輯陳仲著書并捐贈的價值5000元的詩歌等方面的書籍。
三、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提升服務水平
通過開展便民服務,及時向社會提供高效、便捷的檔案信息服務,為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招商引資提供了大量檔案資料。為亦工亦農人員、知青、企業臨時工、民師接續工齡、補辦養老保險提供了詳實的依據。為解決土地林權糾紛、信訪問題、戶籍、低保等民生問題提供了大量的檔案依據,特別是在農村宅基地重新確權發證工作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近年來,上報的優秀服務成果《豐寧礦產資源匯編》《提供礦產檔案,促進油頁巖資源綜合開發》分別獲河北省檔案優秀服務成果一等獎;《開發礦產檔案,為研制生產水泥服務》《檔案使林場避免千萬元的經濟損失》《借助檔案編史修志,編纂發行<豐寧政協志>》《開發館藏檔案信息資源為重點建設項目服務》《四岔口村利用檔案為村集體2300畝林地確權提供依據》《開發利用檔案信息為解決林權糾紛提供法律依據》分別獲河北省檔案優秀服務成果二等獎;《開發利用館藏檔案信息,為解決糾紛提供依據》《檔案在集體土地確權發證工作中發揮作用》《借助檔案編史修志,編纂發行<豐寧城市建設志>》等十項成果分別獲河北省開發利用檔案優秀服務成果三等獎七項、優秀獎三項。
(作者單位:豐寧滿族自治縣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