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濤
【摘 要】2003我國正是成WTO(世界貿易組織)的會員國,它標志了我國經濟發展與世界經濟接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世界經濟貿易活動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國家間經濟活動的往來,使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但是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是雙向的,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并且,只要進行經濟活動,經濟危機的影響就不可避免。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本文對經濟危機下我國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經濟危機;原因;宏觀經濟;有效措施
引言:
經濟危機是指:一個國家、多個國家或者世界范圍內經濟發展出現負增長的現象。經濟的發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不僅與政治、社會環境、國家政策有著緊密的聯系,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的因素,一味的任由市場自我調節,很容易出現產品壟斷的現狀,只有同時采取宏觀調控政策與市場調節才能保證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自08年經濟危機以來,直到現在世界經濟的發展還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很多國家都采取了相應的經濟措施。
一、宏觀經濟含義
(一)宏觀經濟政策的含義
根據市場供求規律:產品供大于求時屬于買方市場,價格會下降,產品供小于求時屬于賣方市場,價格會上升。但是一味的依賴市場,很容易出現產品壟斷的現象。因此,為了保證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轉,政府不得不采取宏觀調控的措施。宏觀經濟政策主要是指:國家或者政府有計劃、有意識地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手段對經濟運行進行宏觀調控。
(二)宏觀經濟政策內容
首先,財政政策。財政政策主要是指:國家在根據政治、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而制定的財政工作內容,并且分別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調節兩方面來促進我國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例如:發展公共設施建設,為了居民提供工作崗位,減少企業稅收,增加工人收入。
第二,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影響總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調節總需求的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為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貼現政策。
二、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
(一)政府沒有起到主要作用
例如: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次級抵押貸款主要是指:對社會信用較低或者收入較低的群體提供貸款服務。這種貸款方式收益回報很高,但是風險性很大。因此,貸款人群收入較低,很多貸款人沒有支付貸款能力,導致次貸借款不能按期歸還,盡管銀行收回了房子,但是無法賣出合理價格,銀行營業存在虧損現狀,與此同時,隨著次級貸款弊端的日益凸顯,房產融資的難度也在逐漸增加,美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受到影響。美國政府是導致次貸危機的主要因素,因為在銀行提供次級貸款服務時,政府并沒有對貸款人的進行規定,導致很多低收入人去貸款,此外,隨著次級貸款人數的逐漸上升,很多銀行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提高了次級貸款利率,導致貸款人沒有償還貸款的能力。
(二)國際貨幣體系相對單一
在世界貿易體系中,世界各國的貿易活動都是在美國制定的貿易規則前提下進行的,并且通過美元進行商品交易。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種世界貿易規則優點與缺點并存。優點是為世界經濟活動提供統一的行為準則,讓經濟往來更加規范化、統一化。缺點是,在單一的國際貨幣體系下,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很容易受到美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其中就包括經濟危機,一旦經濟貿易鏈出現斷裂,其影響范圍都是世界級的。
三、經濟危機給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影響我國就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但是在國際貿易往來中我國主要從事加工產業,在國際貿易中屬于低端產業。這種產業結構在經濟危機中缺乏風險抵抗能力。例如:在江蘇南部服裝加工制造產業居多,并且多為外貿產品,一旦出現經濟危機,由于國外經濟萎靡,服裝加工企業的出口貿易額就會收到影響,有的小型服裝加工企業在經濟危機下虧損倒閉。盡管一些大型服裝企業依托資本維持生產,但是依然會采取裁減人員的方式來減少生產成本。這使大批勞動力不能及時就業,造成社會就業難的窘境。
(二)美元計價的財產縮水
我國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資料顯示:截止2017年1月31日,我外匯儲備余額為2.9982萬億美元,在外匯儲備余額方面比2016年減少了3198億美元。但是外匯儲備總體額度仍然偏大,客觀的來說龐大外匯儲備額具有一定的風險性,首先,龐大的外匯儲備額給人民幣流通帶來很大的壓力,同時,一旦出現經濟危機,外匯儲備的國際購買了一定會相應的縮水。美元計價財產縮水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外匯儲備方面,還體現在持有國債方面。根據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持有美國國債為1.05外億美元。在單一的世界國際貨幣體系下,一旦出現經濟危機,我國所持的美國國債也會相應的縮水。
(三)擾亂我國經濟發展政策
在2008年經濟危機之前,我國經濟發展存在過熱現象。即:房地產開發過熱、物價上漲過快、炒股熱。在這種經濟環境下,我國有效的經濟資源以及經濟環境難以滿足經濟高速發展需求,加之勞動成本增加、人民幣的不斷升值以及加工材料費用的不斷上升,給企業運行帶來很多的壓力。為了穩定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采用相對穩健的財政、貨幣政策。但是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我國經濟發展政策被打亂,原來的宏觀調控政策已經不能滿足穩定經濟發展的需求。為了緩解經濟危機給我國帶來的危害,我國政府不得不采取新的措施來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
四、我國宏觀經濟政策
(一)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從表面來看,社會保障制度與經濟發展沒有直接聯系。其實,社會保障制度是一種收入和財富再分配的制度。通過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能夠有效解決經濟社會戰略發展問題和公平等方面的問題。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制度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十分密切的。如果妥善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則二者之間可以相互促進;反之,社會保障制度會對經濟發展產生阻礙作用。市場經濟體系可以較好地解決效率問題,利用競爭機制,導致優勝劣汰。而市場經濟作用的結果,會出現貧富差距,影響社會的穩定。同時,市場經濟也無法有效解決養老、失業和社會救助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影響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轉,需要建立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對各階層人群的收入和財富進行調節,減少貧困。
(二)增加公共建設投入
為了擺脫經濟危機,我國采用財政政策來擴大內需,具體內容如下:在2008年,我國政府宣布將投資4萬億人民幣用于經濟建設,同時來抵御經濟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在4萬億人民幣投資方面,我國政府進行了合理的分配。其中2800億人民幣用于安居工程建設;3700億人民幣用于農村民生設施建設;1.8萬億人民幣用于道路橋梁、機場、地鐵已經配電網系統的建設;3500億人民幣用于環境保護建設;1萬億人民幣用于抗震救災建設;400億人民幣用于教育衛生事業建設;1600億人民幣用于創新結構調整建設。
五、結束語
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的相應依然存在,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每個國家都在需求自己的經濟發展政策,面對經濟危機我國始終站在科學的制高點,根據我國實際國情制定合理的宏觀調控政策。
【參考文獻】
[1]房產檔案館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 張海容.南方論刊. 2013(S1)
[2]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現狀分析及預防解決措施[J]. 周鵬. 東方企業文化. 2015(09)
[3]關于宏觀經濟政策的若干反思[J]. 奧利弗·布蘭查德,喬瓦尼·德拉里恰,保羅·毛羅,胡妍斌,王辰. 新金融. 2010(03)
[4]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選擇[J]. 中國人民大學課題組,劉元春. 江南論壇.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