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遠



【摘 要】全球文化貿易的發展,為我國影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但多年來,我國的電視劇進出口貿易一直處于逆差狀態,在國際市場上不具備競爭優勢,因此,我們要充分認知我國電視劇對外貿易現狀并提出改進措施。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電視劇對外貿易在發展規模、地區結構等方面的現狀,探討中國電視劇走出去的對策。
【關鍵詞】電視劇貿易;現狀;對策
一、中國電視劇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分析
(一)中國電視劇對外貿易發展規模分析
電視劇產業作為文化產業中的一份子,其對外貿易的發展規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文化產業對外貿易的發展規模。下圖是2008年到2015年我國電視劇進出口貿易的情況。
根據圖1數據,從進口額的角度分析,在2008年到2012年,我國電視劇進口額從2億元增長到4億元,五年之內翻了一番。隨后在2013年電視劇進口額大幅下降,這是由于廣電總局為提高引進電視節目的質量,采取了一系列限制電視劇進口的舉措。但在2014年,隨著視頻網站的發展,加之“一劇兩星”政策的出臺,境外電視劇在我國的版權銷售似乎找到了一個新的突破口,進口額突增至17億,達到歷年來的最高值。
從出口額的角度分析,我國電視劇出口額在2008年到2015年波動平穩,總體呈上升趨勢,從2008年的0.75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3.77億元,七年內出口額增加了2倍。其中在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有所下降,而在2013年,則是由于我國頒布“限外令”的原因使我國電視劇出口額有小幅下降。2015年,我國電視劇出口額達到了歷年來的最高值,同時電視劇對外貿易也首次產生了順差。
小結:
出口規模小。作為世界第一大電視劇生產國,我國電視劇的出口總額與市場規模不相稱,出口規模占電視劇交易總額比重小。
(二)中國電視劇對外貿易地區結構分析
我國電視劇進出口貿易呈現出一定的地區結構,主要進出口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日本、韓國、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等。
我國進出口的電視劇主要來自于東亞和東南亞地區,這些地區的進出口額占據了我國電視劇進出口總額的80%-90%。根據表1的數據可得,電視劇進口額排在第一位的是韓國,占據30%左右的份額,而我國每年出口至韓國的電視劇占總出口的份額卻不足10%,只中韓兩國之間就存在著較大的貿易逆差。此外,中國香港、臺灣和東南亞地區占據了我國電視劇進口總額的40%。
我國電視劇出口份額最大的地區是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占出口總額的30%-40%。從表1中也可以看出,我國對美國和日本的出口額占比要高于對其進口額占比,這表明美國和日本在我國出口市場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由于韓劇的沖擊,2014年我國出口至美國、日本、韓國這些主要地區的電視劇份額有較大的下滑,出口到這三國的電視劇占比僅11.5%。
小結:
市場范圍狹窄,國際化程度低。目前,我國電視劇的輻射地區仍然集中在與我國文化背景接近的香港和臺灣地區,對于市場更廣但文化差異較大的歐美地區,我國電視劇的出口比例很小。
(三)中國電視劇對外貿易價格分析
從表2的數據統計分析來看,出口價格方面,美國、韓國以及東南亞等地區低于世界出口平均價,而對中國香港和臺灣的出口價格則高于對世界出口的平均值。進口方面,從2008年到2011年,我國進口美劇的價格要高于向世界進口電視劇的平均水平,但從2012年開始,我國進口美劇的價格開始低于世界進口電視劇平均水平,而我國對韓劇的進口價格趨勢卻與美劇的進口價格趨勢相反,由低向高發展。由于韓劇的熱播,自2011年起,韓劇每年的進口平均價格超出世界電視劇平均進口價格。
小結:
進出口價格不均衡。我國進口電視劇的價格一直遠高于出口價格,表明我國電視劇并未真正走出去。
二、中國電視劇“走出去”的對策研究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為了支持本國的文化事業發展,我國政府可以從幾個方面對影視產業發展進行扶持:(1)我國可以成立專門的電視劇產品出口管理機構,以市場化的方式運作,使影視產品從制片、發行、放映、衍生品開發都與國際影視市場接軌;(2)組建綜合性服務機構,為電視劇出口管理部門、影視企業等提供專業的數據、咨詢和培訓等服務。(3)我國政府應該出臺一些專門針對電視劇產品國際貿易方面的法律,此外,針對視頻網站,完善涉及影視產品國際貿易的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規。
(二)提高電視劇產品的制作水準
我國的電視劇要想真正走向世界,就必須要提高其制作水平,從前期準備、中期制作和后期包裝三個方面嚴格要求,保證自身質量。前期準備中,在選擇劇本上,制作人的目光要貼近百姓生活的各個領域,注意發掘有深度和廣度的電視劇題材。中期制作過程中,需要導演、演員以及工作人員的良好配合,同時,加強電視劇制作的精品意識,提高自身水平。后期的譯制和包裝環節,我國要培養高能力的后期制作人才,最大限度地減小“文化折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鼓勵電視劇朝產業化方向發展
對于一個產業而言,如果其專業化程度越高,相對成本就越低,資源利用率越高,相應的適應市場的能力就越強。電視劇產業也是如此,電視劇對于我國來說,不僅僅是藝術品,更是一種商品,我國發展電視劇產業的最終目的是用電視劇產業帶動整個文化產業乃至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我國在提高電視劇產品質量,加大創新力度的同時,還要注重后續衍生產品的開發,打造文化產業鏈,通過多種傳播方式來整合營銷我國電視劇中蘊涵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通過電視劇這一媒介向世界展示我國的文化。
【參考文獻】
[1] 王光.我國影視產品出口的影響因素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
[2] 李妍.中國大陸電視劇國際競爭力培育的政策體系創新[D].復旦大學,2015
[3] 陳雪影.中國電視劇對外傳播的現狀與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4] 江曼.我國影視文化產業出口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5] 施為.中國電視劇的跨文化傳播分析[D].蘭州大學,2014
[6] 南路華.中國電視產業價值鏈優化策略研究[D].湖南大學,2014
[7] 趙學峰.中韓文化貿易發展與競爭力的比較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3
[8] 盧冰潔,余高峰.出口貿易視角下韓劇對中國電視劇的借鑒作用探究[J].戲劇之家,2016,(01)
[9] 徐明華,廖欣.中國電視劇的海外市場與對外傳播策略研究[J].對外傳播,2015
[10] David Martínez-I?igo,Antonio Crego.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s a source of change in trade unions[J]. Employee Relations,2012,34(4)
[11] Jody Neathery-Castro. Canada as multilateral player: Trade in cultural products[J]. Canadian Foreign Policy Journal,201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