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書敬+林莉
【摘 要】隨著保定市城市建設的深入推進,城市水問題也隨之出現,而加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是新時期解決城市水問題的關鍵,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緩解城市缺水困局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保定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必要性出發,探討了海綿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海綿城市建設問題的措施,對促進保定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海綿城市;排水問題;必要性;措施
中國城市在近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中,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的同時,人們也開始意識到并感受到了高速發展帶來的一系列的城市問題,例如城市排水問題。面對著這些問題及城市的發展現狀,一些新理念也隨之提出。“海綿城市”的提出正是這一時代的產物。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與區域發展科技論壇》中,首次提出了“海綿城市”的概念。2014年2月,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2014年工作要點》中,明確了要切實加強城市暴雨內澇防治工作,大力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加快研究建設海綿城市的政策措施。隨著保定市城市建設的深入推進,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惡化和城市內部洪澇災害嚴重等問題也隨之出現,尤其是2016年夏季的雨季期間,保定多地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澇問題。因此,本文以保定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必要性,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議措施,旨在促進保定市海綿城市的建設。
一、保定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必要性
近些年來,由于保定市的快速發展,城市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水問題,傳統的城市治水思路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需要有新思路來解決城市治水問題。城市雨水問題突出、地下水位下降嚴重、水污染加劇、城市內澇頻發、雨水徑流污染嚴重等等。而海綿城市建設的核心正是推行現代雨洪管理體系[1]。城市內澇的發生越來越頻繁,雨水得不到及時的排放,而排放的雨水又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使得城市的水問題愈加嚴重。城市內澇的發生主要有兩個因素——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2]。在自然因素方面,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全球氣候變暖從而導致了部分區域出現極端天氣的幾率增加,因而城市暴雨天氣發生的概率也隨之提高。在社會因素方面,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大、人口的不斷增加等等各種因素導致的“熱島效應”使城市的降水頻率和強度大大增加了,而在城市的建設中,硬化面積加大,綠化面積減少削弱防洪蓄水能力,阻礙了排水的效率,大大增加了城市排水管網的壓力。
雨水作為城市水循環的重要補充資源[3],在以往的城市建設中,對雨水資源的利用不充分,使大量的雨水資源流失。而海綿城市的建設,通過透水鋪裝的使用、綠地量的增加、排水設施的應用,可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緩解城市水資源短缺等問題。
二、建設海綿城市存在的問題
建設海綿城市,無論在生態文明方面,還是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利益,但海綿城市的建設不會一蹴而就,它為我國城市建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和挑戰。
(一)海綿城市建設的基礎——“海綿體”不足
海綿城市的定義就是把城市比喻成海綿,遇到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因此海綿城市的建設基礎就是“海綿體”,但由于城市的發展,城市水系減少、公共綠地面積逐漸縮減、硬質地面增加,導致很多城市普遍存在著“海綿體”不足的問題,為海綿城市的建設帶來諸多困難。
(二)宣傳不足,社會認知度不夠
“海綿城市”在我國剛剛興起,無論是學術界還是政府部門都在對它的內涵、原則、建設措施等進行深入的研究,其建設階段還處于初級階段,而對于社會群眾來說,更是陌生。但海綿城市的建設不止是相關部門及政府的配合就能完成的,更需要廣大民眾的認知及參與。
現階段,由于受到年齡、文化、職業等因素的限制,廣大民眾只是意識到了暴雨過后的城市積水問題帶來的不便,雖然希望改變現狀,但缺乏專業知識的限制,不知從何參與到具體的建設中來。
(三)法律法規不健全
海綿城市的建設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尚處于摸索嘗試的階段,城市建設的法律體系并不完善。在城市建設的各項法規中,還沒有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的具體專項法律法規,建設行為也缺少相應的監督管理措施,在建設的進程中很容易出現無法可依的狀況。
(四)科學技術落后,建設周期長
“海綿城市”在中國是一個新生的事物,建設經驗不足,科學技術相對落后,建設中會帶來很多不可預見的困難,很多問題會隨著建設的推進顯現出來,需要積累大量的經驗,同時對技術的研發需要更專業的人才和大量的資金投入。海綿城市建設的效益需要一定的反饋周期,短時間內難以直接看到經濟上帶來的效益,因此海綿城市建設是一個大型工程,其建設周期長,前期投資大,但見效慢。海綿城市的建設不同于普通的市政建設,它的建設所需的科學技術含量更高,也更為復雜。海綿城市的建設將會有一個很長很艱難的探索和研究。
三、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建議措施
(一)在城市規劃中加大海綿體的建設
海綿城市的建設首先要有充足的“海綿體”,這就要從規劃的角度出發,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保護城市水系,因地制宜,通過透水鋪裝的應用,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屋頂綠化的建設等,提高雨水的滯留和滲透能力。
(二)加大社會宣傳,呼吁全社會參與
海綿城市理念的深入人心是建設海綿城市的社會基礎。海綿城市的建設需要社會各類民眾的廣泛參與,應加大建設的科普宣傳,使民眾認識到我國正面臨的嚴重生態問題,了解到海綿城市建設帶給我們的長久利益。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行動改變現狀,加入到海綿城市的建設中來,這必定會大大加快海綿城市的建設進程。
(三)強化政府指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
政府在城市的建設中起著主導的作用,在建設海綿城市的進程中,政府要強化自身的主導力量,引領海綿城市的建設方向。政府要明確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加強海綿城市的建設。政府要協調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推進保定市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發布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的具體行動方案,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是推動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
(四)加強財政支持,加快技術研究和推廣
海綿城市建設初期往往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國家應采取財政補貼、設置專項資金等形式鼓勵海綿城市建設中先進技術的研發、生產和使用,促進產業化發展。建設項目中有很多對技術水平有較高的要求,應致力于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海綿城市的建設提供更好的推進力。
海綿城市的建設現處于探索階段,我們應積極借鑒國外發達國際的經驗,從國外城市建設的案例中吸取經驗,為我國海綿城市的建設提供專業上的指導。
四、結語
海綿城市建設是一個涉及園林、排水、道路交通、建筑等多個專業部門的系統化工程,需要國家、企業、個人的密切配合,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海綿城市在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發展中的重大轉折和發展機遇,我們要把握海綿城市建設進程中帶給我們的發展機遇,也要正視建設的困難和挑戰,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在建設過程中,找到適當的建設方案,建設真正的海綿城市。
【參考文獻】
[1]車伍,閆攀,趙楊.國際現代雨洪管理體系的發展及剖析[J].中國給水排水,2014,30(18):45-51.
[2]張冬冬,嚴登華,王義成等.城市內澇災害風險評估及綜合應對研究進展[J].災害學,2014,29( 1):144-149.
[3]徐 君,任騰飛,王育紅.海綿城市建設困境及解決之策[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6,32( 5):55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