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昌學
【摘 要】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國際形勢和國內形勢瞬息萬變,因此要加快執政隊伍建設。我國在十年前就已經提出要進行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執政人,即公務員。本文主要討論了在對公務員開展初任培訓時如何開發他們的潛能,引導他們真正的服務人民,從而提高公務員的整體素質,促進服務型政府的建立。
【關鍵詞】初任培訓;公務員;服務型政府
我黨在十年前提出要建立服務型政府,加強政府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該目標的確立,有助于提高我黨執政能力,加快行政體制改革。服務型政府的建立,需要公務員具有更高的能力和素質。所以,如何增強公務員的能力,強化公務員培訓,是當前必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公務員的初任培訓
隨著全球化的逐漸深入,國家間的信息交流和文化傳播越來越多,這就要求人具有更高的能力。而培訓有利于增加人的才能,適應當前社會,抓住難得的機遇,迎接新的挑戰。在我國,不同行業的人在經過統一錄取考試后成為公務員。為了使得剛錄用的公務員適應當前崗位,通常會對他們進行初任培訓。初任培訓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政府服務的水平。有效的培訓將提高公務員的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但是當前的初任培訓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使得培訓效果欠佳。這種培訓屬于一種回歸的、終身的教育,也屬于常規教育的延續和發展。在《公務員法》中明確地指出了公務員培訓的概念,即政府機關依據崗位的職責要求和公務員的素質要求,分類分級進行的各種訓練和教育活動。它是提高行政人員整體素質的重要環節,是培養人才的主要方法,也是提升公務員工作能力和服務意識的重要途徑。本文討論的是初任培訓,這種培訓類型指的是對剛錄用的公務員開展的培訓,目的是使他們盡快適應這份工作,提高服務能力。
二、建設服務型政府對初任培訓的要求
服務型政府指的是以社會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為指導,經過合法程序,依據公民意志,建設成的服務人民的政府。我黨提出要建立法治國家,實現依法治國,這在加強政府服務職能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個過程中,需要具備更高素質的公務員,因此要強化公務員的初任培訓。服務型政府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和理念,切實保障公民權利。為此,提供服務的公務員也要注重人民權益,堅持以人為本,強化服務意識,增強服務能力,依法開展服務,使公民真正的滿意、放心。
三、初任培訓中表現出的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
與公務員培訓相關的法律包括了國務院和中組部頒布的兩部法律,而最高立法機關還沒有就公務員培訓出臺基本法律,這種情況阻礙了完善公務員制度,也影響了相關部門開展培訓工作。筆者通過與2014年剛上任公務員的溝通發現,國家級公務員以及特殊部門的公務員都會接受初任培訓,而在基層政府中,并不是所有剛錄用的公務員都要經過初任培訓,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公務員快速適應工作環境和工作業務。
(二)對初任培訓的重視度不夠
為了加強政府的服務職能,需要提高公務員的能力和素質,特別是剛被錄用的公務員。當前初任培訓開展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對其重要性的認識,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剛被錄用的公務員對初任培訓有著錯誤認識。這些人本來是培訓的受益者,但他們沒有看到培訓的重要性,認為培訓是一種形式。第二,培訓機構沒有意識到培訓工作的重要性。機構人員認為初任培訓沒有必要存在,新任公務員可以在工作中摸索掌握相應的知識。這使得初任培訓的內容僅僅只有工作要求和流程,這樣的培訓嚴重降低了培訓效果,影響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培訓方式和內容陳舊
公務員是政府政策的具體執行人和監督人,他們的能力和素質直接影響到為人民提供的服務,同時,也影響到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國家注重公務員的思想建設,新任公務員剛進入行政部門,不了解具體的組織文化,因此培訓內容大部分是思想培訓,但是這已經不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另外,培訓方式陳舊,主要方式就是講授法,新任公務員只負責聽。
(四)缺乏對培訓效果的評估
盡管在2005年就已經出臺了《公務員法》,但至今仍然沒有關于評估培訓效果的法律條文。評估體系缺少硬性規定和法律支撐,導致有些地方的培訓效果評估只是形式主義,甚至沒有評估體系,培訓機構無法得知培訓情況和受訓者的狀況,不能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進而形成惡性循環,影響下一次的培訓。沒有完善的評估體系使得培訓成本白白浪費,培訓效果差。
四、改善初任培訓的建議
(一)完善培訓制度,加快相應的法律建設
公務員培訓的快速發展需要法律條文和相關制度的完善。因為我國現在缺乏關于初任培訓的法律法規,所以要繼續堅持依法治國方針,加快有關項目的立法工作,規范各個培訓機構的管理工作;強化行政監督,避免出現錯誤的行為。
(二)強化培訓意識,轉變培訓態度
只有轉變培訓態度,才能提高培訓效果,不浪費培訓經費。培訓機構要意識到初任培訓的重要性,重新審視培訓的各個環節,并且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在每個環節都要安排負責人,做到權責分明。初任培訓作為新任公務員第一次了解組織文化的途徑,必須要高度重視。另外,要接受培訓的公務員必須轉變原有的態度,杜絕形式主義,了解工作崗位應該具備的技能和素質,認真接受培訓。接受培訓也是自身的投資,能夠開發自己的潛能。只有受訓者轉變意識,樂于接受培訓,才能提高培訓效果。
(三)創新培訓方法,豐富培訓內容
初任培訓的對象是剛被錄用的公務員。這些人剛接觸行政工作,有很多知識需要進一步的補充。面對新的挑戰,他們對初任培訓也是比較注重的,希望能在培訓中學得更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好的服務人民。所以,培訓機構要抓住這種需求,了解培訓目的,豐富培訓內容。初任培訓的內容不能僅有思想教育,還應該包括工作技能的教授等。另外,培訓內容中必須要有團隊合作這項內容,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有利于提高行政能力。依據培訓內容選擇培訓方法。要對原有的培訓方法進行創新,不能一直沿用陳舊的方法,例如采用角色扮演、文件筐、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方法。剛被錄用的公務員大多思想活躍,對新事物的接受度高,采用新的培訓方式能夠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四)完善評估體系
在新任公務員結束初任培訓后,要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客觀公正的評價培訓效果。良好的評估工作能幫助培訓機構了解具體的培訓情況,不斷改進培訓工作,增加培訓的有效性和實用性。進行效果評估時,評估主體應該包括新任公務員、同期學員和工作部門的直屬上級,評估指標是該公務員是否能勝任新的工作。在評估過程中,評估主體要對新任公務員在培訓前后的表現打分,具體做法是:培訓前后表現情況的總分均為十分,每個培訓主體都要進行打分,算出培訓前后分值的差異,然后求出差異分的平均值。該平均值就能反映培訓效果。
五、結束語
建立服務型政府需要具有更高能力的公務員團隊,而培訓是提高公務員能力和素質的重要方法。所以,要對培訓工作進行科學的調整,從而提高公務員的服務意識,加強培訓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劍,陳敘,呂治安,丁訓兵. 初任公務員勝任力培訓的構想——蘇州市公務員初任培訓紀實[J]. 中國培訓. 2014(04)
[2] 甘毅,唐云. 舉行新錄用公務員初任培訓[J]. 人事天地. 2015(05)
[3] 李荔慧. 論我國公務員的考核與激勵[J]. 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