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璐
【摘 要】“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對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提出新的機遇與挑戰。商務英語作為一門溝通性與專業性相結合的復合型課程,對于提高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為新社會經濟發展培養合格人才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分析目前高職院校商務英語教學的困境與問題,旨在找到解決的思路與方法,為“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務與保障。
【關鍵詞】“一帶一路”;職業素養;商務英語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思想,簡稱為“一帶一路”。該戰略的提出,對于加強中國及周邊國家經濟交流與合作,實現政治互信、文化包容、資源共享,以及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均有重大的歷史性意義。然而要實現上述目標,語言相通是前提條件,這就為中國外語類人才,尤其是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與發展帶來了空前的機遇與挑戰。
一方面,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技術法規標準的磋商、開展雙邊或多邊貿易活動、進行投資等行為都需要大量商務英語人才;另一方面,在這一新的經濟形勢下,應用型及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是中國的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急需培養的,而應用型及復合型人才的綜合能力主要體現在較高的職業素養方面。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合格的商務英語人才責無旁貸。但目前不少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存在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課程教學理論欠缺系統化等問題,尤其是在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方面相對欠缺,很難滿足當前經濟發展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下社會經濟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師資隊伍專業化程度偏低。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教師多為英語專業碩士學位,這批教師隊伍語言基本功扎實,但是在商務類專業知識甚至是商務英語方面的知識儲備極其欠缺,缺乏專業化學習及培訓,很多教師上崗之初均是“邊學邊教”,教學狀態十分被動,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二)課程設置及授課方式欠缺科學性。
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課程多為大二年級商務類方向學生的專業必修課之一,這類課程傳統的教學方式多以教師為主體,即教師在上課之初向學生傳授相關商務英語的專業知識,學生被動接受,之后教師布置任務,學生進行實操演練,最后教師進行評講。第二,多數商務英語課程缺乏實踐環節,課程設置中也沒有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進行區分。
(三)硬件設施相對匱乏,實訓基地較少
一方面,多數高職院校商務英語課程重理論輕實踐,課程多是在普通課堂中進行的,學生很難進行實際操作;另一方面,多數高職院校缺乏配套的硬件設施,也使得上述問題更加突出。
上述問題不但限制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動手能力,更加制約了學生們職業素養的提升。為了應對當前“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對人才的需求形勢,高職院校商務英語課程的改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優化師資結構,提升專業化水平
高職院校應多引進懂英語、精商務的師資隊伍。此外,還應對現有的師資隊伍水平進行整合、提升。一方面,現有的教師隊伍應該主動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利用業余時間提升自我。如自學商務類的專業知識、考取一些商務類專業資格證書等;另一方面,高職院校也應該為這部分教師提供提升機會,培養“雙師型”人才,如提供專業化培訓機會,提供掛職鍛煉的平臺,讓教師們到企業中去鍛煉、學習。
(二)改革課程設置
1.改革課程形式,推行模塊化教學
將以往重理論學習的課堂模式進行優化整合,嘗試推行模塊化教學形式,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演練有效結合起來,在教學中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針對商務英語課程的特點,結合目前“一帶一路”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對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的模塊化教學可以分為商務英語語言知識基礎模塊、商務專業理論知識模塊、商務英語實操模塊。商務英語語言知識基礎模塊主要是夯實學生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包括語音語調、基本語法、商務英語基本詞匯、句型、實用英語寫作、商務英語聽力、翻譯、閱讀等;商務專業理論知識模塊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商務專業理論知識,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法律法規、商務禮儀等;商務英語實操模塊主要包括商務情境模擬實訓、商務英語翻譯實訓、國際商務單證操作,尤其是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操作等。前兩個模塊側重語言及專業理論知識,占課程體系的40%左右,第三個模塊側重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有機結合,是該課程體系的教學重點,應占60%左右。
2.增設先關課程
商務英語還需增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俗風情、法律法規、文化傳統、特色經濟貿易等相關知識的鑒賞課程,讓學生無論是在理論的深度上,還是在文化的廣度上都有較高的提升。
(三)完善硬件設施
多媒體等硬件設施是商務英語教學中實操模塊的主要載體,他們為學生提供了實際操作演練的平臺。高職院校應該向兄弟院校交流多媒體軟件開發、學習系統或平臺的引進以及實驗室、實訓基地建設的經驗心得,不斷開發研究出更能滿足商務英語教學要求的多媒體軟件,更符合學生實際操作演練特點的學習系統或平臺,更科學有效的實驗室及實訓基地。
(四)開展產學結合,促進校企合作
現代學徒制教育理念背景下的高職辦學,需要引進企業走進學校,一方面企業可以提供相關的專業人才為學校的商務英語教師提供專業幫扶,另一方面這部分專業人才可以采用“導師”制,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這樣的指導更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此外,學校還可以與一些具有進出口權的企業合作,創辦實訓實習基地,給學生提供走進一線工作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將平時所學更好地得到鍛煉與提升。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模式需要高職院校培養一批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的大學生,而商務英語這門課程無論是在對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還是在應對新形勢、新背景下的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方面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認清當前該門課程的發展短板,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提升,加強交流與合作,才能使該門課程發揮更加積極的戰略作用。
【參考文獻】
[1]顧驍南.“一帶一路”人才需求與商務英語教學改革[J].經濟研究導刊,2015(20)
[2]彭晶.“一帶一路”人才需求下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6)
[3]彭枚芳.“一帶一路”戰略下珠三角高職院校商務英語人才的國際化培養路徑研究[J].外語教育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