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遙辰

(集美大學財經學院)
【摘要】京津冀區域發展一體化深入推進,傳統商業地產發展業態形式單一、功能局限等問題日加明顯,轉型商業地產發展業態公然成為影響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大背景下,對我國商業地產發展業態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業態融合發展將是我國商業地產發展業態轉型的方向,并提出與之促動的路徑建議。
【關鍵詞】區域發展 商業地產 轉型路徑
一、引言
隨著我國京津冀區域經濟協調一體化發展,京津冀區域經濟形態調整布局,是實現三地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主要方式。表現最為突出的即是商業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的提高。如下圖1所示,2007年——2016年,我國住宅、辦公樓和商業地產三個業態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增速趨勢圖顯示,商業地產類地產業態的開發投資增速明顯高于住宅地產業態的開發投資增速。由此可見,商業地產區域間的合理布局調整已成為我國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的有力手段。而區域內業態轉型發展是重新布局后商業地產需要予以重視的問題。因為只有區域間完成合理布局,區域內實現轉型發展,才能保證商業地產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符合特定區域經濟趨勢。
二、區域經濟發展視角下我國商業地產發展業態現狀及未來轉型方向
(一)區域經濟發展視角下我國商業地產發展業態現狀
縱觀當前商業地產發展業態,可以看出,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我國商業地產發展業態呈現出以下兩個特征:
1.業態形式相對單一。零售業態至今都是我國商業地產開發的主要業態形式,根據零售業態功能的不同,有連鎖商超、購物中心、家居中心等。這種以零售業態為主的商業地產,隨著地產上市的逐漸成熟,逐漸在周邊圈內開發出小型輔助性基礎設施,如醫藥店和其他商店,但零售依然是商業地產的主線。
2.業態功能相對局限。大型商超購物是傳統商業地產的主要業態形式,而在業態功能上,大宗百貨購物占主流,醫藥、健身、體驗中心等功能相對欠缺,雖然目前這些功能實體經濟已陸續進駐商業地產,但相對于商業地產規模而言尚存在缺口,從整個商業地產業態上看,功能相對局限。
(二)區域經濟發展視角下我國商業地產發展業態未來轉型方向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背景下,互聯網+經濟、共享經濟成為趨勢下促動三駕馬車作用的經濟新動力,像虛擬電商交易、在線交易等虛擬經濟成為消費大趨勢,實體經濟逐漸淡出消費主線。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增速放緩影響傳統商業地產業態正向需求。意味著在未來,餐飲、零售、住宿等傳統商業地產單一業態形式已很難滿足當今“快”時代的消費理念,網絡交易逐漸侵蝕實體經濟下促動傳統商業地產業態只有向“輕靈”、“綜合”開發方向轉型,打破以往純粹地產開發思維定式,依托于傳統商業地產基礎上,將具有養老、醫療、生態休閑、體育健身、旅游觀光等產業功能通入傳統地產,將傳統地產開發形成產業復合型業態,換言之,傳統商業地產上延伸出除商業住宅、消費購物用途之外的其他醫療、休閑等輔助性、保障性多產業功能“混搭”式業態或許是未來傳統商業地產行業的發展趨勢。
三、區域經濟發展視角下我國商業地產發展業態轉型路徑
未來“混搭”式發展業態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趨勢下商業地產的發展方向,作為行業趨勢,發展業態轉型需要從頂層設計、市場運作和人才保障三方面綜合入手。
(一)頂層設計,科學規劃商業地產業態組合
在商業地產開發初期,進行縝密的調查研究是必要,但在地產業態上也需要進行科學規劃,使單個業態形成業態組合,升級傳統商業地產單一業態形式,產生小集群效應。如在商業地產開發初期,確定地產主線為百貨購物型,圍繞主線規劃,結合區域人群特點和消費特征,診斷在主線業態之外的該區域欠缺或需求較為旺盛的其他產業或功能業態,并確定其為第二業態和第三業態。以此類推,形成基于主線業態之上的適用于該地塊的商業地產業態組合,值得注意的是,在確定其他非主線業態時,需要將各業態之間的相互輔助和競爭考慮其中,不能重復發展從屬業態,以免負面影響主線業態發展。
(二)市場運作,促動商業地產業態間融合發展
商業地產在上市后,合理配置資源,是有力促進業態間的融合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市場化運作是使資源得以合理配置的天然促動劑。因此,在商業地產投入上市后的一定時段內,吸引不同業態進駐,完善地產功能要充分借助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的力量,主動淘汰不適宜融合發展的業態形式或需求不大的功能產業,加大力度引進那些適應經濟形勢、契合消費趨向的業態,尋求業態間經濟平衡點,促進業態間的融合發展,并最終使商業地產發展成為融合多經濟點的綜合型地產。
(三)人才建設,支撐商業地產業態轉型發展
傳統商業地產轉型發展路徑上,保持專業人才供給和智慧貢獻是支撐商業地產轉型發展能否持續的關鍵。因此,傳統商業地產在轉型過程中,要著重加強專業人才的引入與培育,細化商業地產業態發展人才隊伍分支,能夠系統、全面、多面、辯證的分析地產業態發展問題和不確定性因素,支撐商業地產業態轉型良性發展。
四、結語
區域經濟發展形勢下,互聯網+經濟、共享經濟促動下,傳統商業地產業態“混搭式”發展趨勢明顯。要保障傳統商業地產的有序轉型,頂層設計上科學規劃地產業態組合,并需要依靠市場化運作手段促動業態間的良性融合。同時,持續的專業化人才供應也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劉寅; 孟昕; 余華義.區域經濟發展視角下我國房地產業態的轉型與發展路徑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7(2)
[2]孫潔.沖擊與變革:互聯網條件下的傳統百貨業態轉型研究[J].上海經濟. 2016(1)
[3]謝晉; 李旭東.網絡消費時代商業地產的發展與戰略規劃[J].商業經濟研究. 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