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和分析在涉外護理工作中的優質護理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接收治療的90例外籍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優質護理組,展開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優質護理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外籍患者來說,優質護理服務具有明顯的效果,不僅加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減少因為文化不同造成的沖突,更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對有效減少并發癥的出現、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外籍;優質護理;護理;應用
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的日益加速,外籍患者逐漸增多。我院為與國際化接軌,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優質護理項目以滿足外籍患者的需求。本次研究以我院接收治療的90例外籍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優質護理對外籍患者的護理效果并進行初步分析,內容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外籍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來自各個國家,來此目的不一,所患疾病各不相同。按地區和疾病大類隨機分為對照組男19例,女性26例,年齡范圍34~59歲,平均(41.2±4.3)歲;優質護理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為33~58歲,平均(40.5±4.1)歲。兩組患者的的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兩組均要進行常規護理,對優質護理組還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優質專項護理。
1.2.1常規護理:主要包括了給予患者日常性的用藥指導以及生活護理等。
1.2.2優質護理: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手段,即:
(一)開展護理培訓,掌握必備技能
由于病人來自世界各地,文化背景及所用語言各不相同,為能有效與病人交流,需對我院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以英語為主,其他語言為輔,以能與患者進行正常交流、能描述病人病情及解釋對其進行的相關處理為目標,全面提升我院醫護人員的素養。
(二)提供多元服務,滿足個性需求
對于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種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病人,應當提供各自所需的服務。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導致對一種疾病的不同認識,醫護人員應當在能使患者得到救治的前提下盡量尊重患者,滿足患者的需求,否則可能會因為文化上的差異而引起不必要的沖突。
每個病人都安排一個獨立病房,對病房的布置也盡量與患者文化風俗想接近,以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增強彼此的信任。
(三)給與人文關懷,消除心理負擔
用親切的態度稱呼患者,運用微笑服務,將護理工作者的護士服進行有效的更換,通過一系列的途徑,充分的構建一個溫馨的可供休養的環境,對患者情緒進一步緩解。探討患者的實際術后需求,可以有效的構建電子信息管理系統,對患者的動態系統得到充分的掌握。再者,也可以完善形成一個圖文并茂的患者需求卡片;實施半開放的探望管理手段,按照患者的具體病情組織探望,對患者意見及其家長的建議及時的聽取,在患者轉出監護病房之后,由專人對患者意見進行詢問。另一方面,通過記住監護期間的路徑式健康教育、術前的集體健康教育、出監護室后的個性化健康教育等手段,強化患者對病情的掌握程度,強化患者的健康安全。
(四)加強飲食管理,提高飲食質量
盡可能為患者提供其喜好食物,在不影響疾病治愈的前提下,由營養專業人員為病人合理搭配飲食,各種營養素比例適當,由外賓護士負責患者的每日點餐,并適時作出調整,最好每天更換不同口味,已滿足患者的日常需求。
(五)強化直接護理,優化支持系統
憑借著衛勤中心得以順利運行,對醫院護理支持系統進一步優化,通過多方面著手,降低護理工作者的非專業工作時間,主要包括了供應室的工作者主要對消毒監護病房的用品、分送工作進行直接負責;靜脈配置中心的工作者需要對配制病房的所有液體的(靜脈營養大袋的配制)進行負責;儀器科的工作者對采購實用方便的護理用具進行負責。以期由而各方面出發,進一步強化護理支持系統功能,增加直接護理時間,確保臨床護理的質量的提高。
(六)完善工作制度,優化書寫護理文書
對外籍病人應進行獨立登記,把患者身體評估單電子化,同時對特護單進行簡化。一般情況下,特護單書寫主要采用的是打勾的方式,可以相應的簡化書寫時間,即每班大約在40min上下。對患者的住宿問題,應由上級部門審核后進行相關商討,經批準,方可為患者按排住宿并保證其安全,對患者的接送及對其病情的評估一定要到位,確保萬無一失。
1.3評判標準
比較優質護理組和對照組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并通過調查問卷形式進行評分,滿分100分。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統計軟件,采用t檢驗分析計量資料,做方差齊性檢驗和正態性檢驗,采用χ2檢驗分析計數資料。當P<0.05可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優質護理組和對照組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優質護理組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加快,外國友人訪問我國頻次增多,其就醫機會也相應增多,這對我國的醫療服務體系是一大挑戰。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和技巧是做好涉外患者護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和必備條件,能夠最大限度減少因溝通不暢帶來的護患之間的矛盾和障礙,為外籍患者提供更為優質周到的服務。因此,涉外護士應該在盡可能滿足患者所需的基礎上,采取全面細化的護理手段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在本研究中,采取優質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涉外護理過程中實施優質護理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針對外籍患者來說,優質護理服務具有明顯的效果,不僅加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減少文化不同造成的沖突,更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對有效減少并發癥的出現、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高翠榮,薛素梅,阿依努爾,王梅新.外籍病人護理模式的探討[J].全科護理,2013,(04):357-358.
[2]王愛玲.優質護理在涉外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