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早期腸內營養聯合益生茵對于危重癥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80例ICU機械通氣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2組患者均給予早期鼻飼腸內營養,經鼻飼泵入能全力,實驗組在此基礎上于腸內營養30分鐘前給予雙歧桿菌,分別觀察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胃腸道適應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發生腹瀉、反流、便秘、胃潴留等不良反應的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實驗組患者自首次給予腸內營養至達到目標量的平均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實驗組患者胃腸道適應性優于對照組。結論早期腸內營養聯合益生菌對于治療危重患者的臨床效果明顯,減少不良反應,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
關鍵詞:腸內營養;益生菌;臨床效果;
危重癥患者通常病情嚴重,常用呼吸機機械通氣來維持生命體征,但是機械通氣治療使患者無法正常進食[1]。然而單一的腸外營養不足以維持患者身體的營養和能量,不能增強患者的抵抗力。腸內營養主要通過胃腸道給患者機體供給代謝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有助于保護腸黏膜屏障,并避免菌群的失調。因而腸內營養更具有重要意義。但是腸內營養容易引起患者腹瀉等并發癥,治療效果不明顯,影響腸道功能和腸內菌群的平衡。益生菌能夠促進胃腸黏膜生長,改善腸道菌群失調狀態、促進消化吸收、增強腸免疫功能等作用,提高腸內營養的療效[2]。本文選取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間ICU機械通氣患者共80例進行早期腸內營養聯合益生菌治療危重癥患者的治療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間ICU機械通氣患者共80例,全部因機械通氣無法進食,需要經鼻飼置管給予腸內營養。分為對照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32-78歲,平均(43±15.6)歲。實驗組40例,男22例,女18例。所有患者中,重癥肺炎28例,支氣管哮喘24例,腦出血18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0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原發癥分布等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腸內營養支持,以患者的基礎能量消耗值(BEE)為基礎計算日熱量供應值,管飼喂養時,先置入一根喂養管到胃、十二指腸或空腸上端部分。正常滴速100-125mL/h,劑量根據病人需要,由醫師處方而定。對于初次胃腸道喂養的病人,初始劑量最好從每天1000kcal開始,在2-3天內逐漸增加至需要量;若病人耐受力較差,也可以使用0.75kcal/mL的低濃度開始。以使機體逐步適應。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每日于腸內營養支持前半小時經鼻飼給予能全力和雙歧桿菌,服用方法:雙歧桿菌4g研碎,水化后加入全能力營養液中。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腸內營養期間觀察2組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腹瀉、反流、便秘、胃潴留)和達到腸內營養目標供給量所需的時間。腹瀉:患者腸內營養后24 h內排出半液體或液體大便,且排便次數超出3次者;反流:觀察患者氣管切開部位以及口咽部有胃內容物出現;便秘:自實施腸內營養日起,患者平均每周排便量不足3次,且大便質地較硬者;胃潴留:自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時起,至營養泵人量達到預定核算量之間,每間隔4 h抽取一次胃內容物,泵人量達到預定核算量后,每間隔6 h抽吸1次,發現胃內容物抽吸量超出200 mL者。另外,統計各患者加量到預定核算劑量的時間,并分別計算出兩組患者達到腸內營養支持目標量的平均時間。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胃腸道不良反應實驗組患者發生腹瀉、反流、便秘、胃潴留等不良反應的比例明顯低于,不良反應發生率極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下表
2.2胃腸道適應性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自首次達到預定劑量的腸道適應時間為(202±18.6)分鐘,對照組患者的腸道適應時間為(323±17.3)分鐘,可以看出,實驗組的腸道適應時間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早期腸內營養通過經鼻或口腔胃內插管對一些無法進食的患者進行營養補給[3]。但是,在腸內營養期間,危重癥患者因自身免疫力較低,易導致患者腸道菌群失調,打破人體微生態平衡,引發炎癥,患者容易發生腹瀉、便秘、反流等不良反應,這些不良反應可能誘導發生其他并發癥,加重臨床危險性[4]。
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益生菌能夠調節腸道菌群,提高患者腸道對于營養物質的接受程度;結果還發現實驗組患者的腸道適應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益生菌對于腸道對于營養物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達到更好的臨床效果。總之,早期腸內營養聯合益生菌治療危重癥患者的臨床效果明顯,可有效改善危重癥患者的營養狀況,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唐帥,全紅,陳劍,等. 腸內營養聯合腸道益生菌在肝硬化失代償期治療中的價值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 2016,13(19):49-51,52.
[2] 蘇學艷,薛蘇娟,李曉紅,等. 添加益生菌的腸內營養對老年骨折術后患者腸道菌群變化及預后的影響[J]. 河北醫藥. 2017,39(12):1776-1779.
[3] 朱惠瓊,萬榮,馬英紅,等. 益生菌聯合腸內營養對艾滋病并偽膜性腸炎治療觀察[J]. 臨床內科雜志. 2014,31(12):853.
[4] 趙碎巧. 益生菌聯合谷氨酰胺腸內營養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評價[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25(22):2459-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