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靜脈輸液在兒科門診中的額風險管理及作用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選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236例患兒作為對照組,并給予常規護理;選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236例患兒為觀察組,并給予系統化風險管理。并評價在兩組中發生的危險事件發生情況、輸液不良事件空患者的滿意度。結果:經過對比穿刺次數和糾紛發生率,對照組明顯要比觀察組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對比刺傷發生率和針頭脫落次數,兩組之間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比液體滲漏、感染及靜脈炎發生率,對照組也要比觀察組明顯的高出許多,兩組之間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給藥錯誤發生率的對比兩組之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系統化風險管理應用到兒科門診靜脈輸液中,可以有效的將各類靜脈輸液不良事件及危險事件的發生率有效的降低,進而將護理滿意度有效的提高。
關鍵詞:兒科門診;護理風險;靜脈輸液;作用;管理
前言:
風險管理是醫院日常防范各種安全工作的一部分,兒科門診輸液室的風險管理則是其中最不可被忽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門診靜脈輸液治療是治療兒童病癥的主要手段,這種治療方法相較于其他方法而言見效快,效果明顯,因此受到了較多家長的青睞,但是幼兒的年齡小,在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時候,意外事件出現的幾率比較大。如果處理不當或不及時,就容易引發投訴和糾紛。在臨床上靜脈輸液給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療效是比較顯著的。不過兒童輸液的時候容易亂動,家長又大多比較寵愛,造成了在輸液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護患糾紛,這也需要醫院方面要給予高度的重視[1]。對此,筆者在本文中根據自身的經驗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具體如下:
一、一般資料和方法
(一)資料
選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236例患兒作為對照組,
其中有121例男性,115例女性,年齡在0~11歲之間,平均年齡是3.1歲;有67例病毒性腸炎,58例病毒性腦炎,39例高膽紅素血癥,31例新生兒窒息,26例高熱驚厥,12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過敏性紫癜。選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236例患兒為觀察組,其中有124例男性,112例女性,年齡在0~12歲之間,平均年齡是2.8歲;有64例病毒性腸炎,56例病毒性腦炎,43例高膽紅素血癥,32例新生兒窒息,25例高熱驚厥,14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過敏性紫癜。經過對比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二)方法
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及時的給患者換藥并對患者的病情密切的進行觀察。
而觀察組則是在實施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在使用系統化的靜脈輸液風險管理措施[2]。具體如下:1、作為醫護人員需要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謹遵醫囑[3],在給患者輸液的時候不可以隨意進行,防止有護理風險發生在工作中,并建立健全相關的風險防范制度;2、對藥物的使用一定要規范,不可以使用過期藥品、醫院外部藥品,一定要嚴格的進行檢查;3、接藥工作的質量必須要得到保障,并將藥物的具體使用及屬性向患者家屬告知清楚;4、和患兒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要加強,將相關的知識向其進行講解,規避糾紛事件的發生[4]。
(三)對指標進行觀察
評價在兩組中發生的危險事件發生情況、輸液不良事件空患者的滿意度[5-6]。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滿意度的評估,主要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很滿意、滿意、較滿意及不滿意,總滿意率=(很滿意人數+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四)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7.0數據分析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使用“%”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組間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比較靜脈輸液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經過對比穿刺次數和糾紛發生率,對照組明顯要比觀察組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對比刺傷發生率和針頭脫落次數,兩組之間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二)比較靜脈輸液中危險事件發生率
對比液體滲漏、感染及靜脈炎發生率,對照組也要比觀察組明顯的高出許多,兩組之間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給藥錯誤發生率的對比兩組之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二)對比滿意度調查情況
經過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調查,觀察組有81.87%的滿意度,而對照組則有58.90%的滿意度,兩組之間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在兒科門診部門,由于患兒年齡的特殊性,所以在進行靜脈輸液的過程中存
在著一定的困難,也會給醫護人員帶來很大的困難和風險,這就使得糾紛事件很容易發生。經過本次的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出來,經過對比兩組之間的危險事件發生率及不良事件發生率,對照組都要高于觀察組;而經過對滿意度的比較,對照組明顯要低于觀察組。因此,也基本證明了在兒科的靜脈輸液中使用護理風險管理可以明顯的改善護理質量,進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滿意度[7]。因此,作為醫院,必須要將這個問題充分的重視起來。
醫院可采取一些有效的可視化管理措施 可視化管理應用于醫院是一種常見的管理措施,對于兒科門診輸液室的應用同樣值得重視,例如,在輸液室內壁的墻上可增加一些直觀的可視化元素,如家長告知語及注意事項等。還可將小朋友自己畫的作品展覽在墻上,在門診輸液室里播放一些小朋友喜歡的動畫片,這樣有助于提升輸液室溫馨的氛圍,讓患兒仿佛置身于一個歡樂而忽視病痛感的快樂環境中,他們心理上感受到了快樂,護士在輸液時也更為輕松,這樣也能減少在輸液過程中發生危險事件的幾率。此外,在進行可視化管理的時候,有些醫院還大膽的進行創新,規定兒科門診輸液室的護士必須穿著卡通頭像的統一特制工作服或者是佩戴諸如大白兔耳朵等統一卡通飾物等,這些東西活潑可愛都是小朋友所喜歡的,護士佩戴之后,轉移了小朋友的注意力,他們在輸液的時候痛感也會降低,以上這些舉措都值得每一個兒科門診輸液室借鑒和學習。
總而言之,將系統化風險管理應用到兒科門診靜脈輸液中,是兒科門診靜脈輸液中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情,這樣做不但可以有效的將各類靜脈輸液不良事件及危險事件的發生率有效的降低,而且能夠緩解緊張的醫患關系,進而將護理滿意度有效的提高,為患兒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解決他們的病痛,促進醫院整體形象的提升,為醫院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汪珍秀,劉初陽,肖素娟,等.基層醫院門診靜脈輸液藥學干預的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8):1323-1325.
[2]吳利平,喻婷,鄭顯蘭,等.情景模擬法在兒科靜脈輸液技能培訓中的作用[J].激光雜志,2014,35(2):76-76.
[3]李觀芝,吳李敏,李麗娟,等.基層醫院兒科低年資護士發生靜脈輸液風險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3,12(3):276-277.
[4]賈麗蘋,趙愛平,楊艷,等.靜脈輸液風險管理培訓對低年資護士相關知識和行為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3,20(12A):15-18.
[5]向鳳玲,郝潔.兒科護理中存在的糾紛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7):69-70.
[6]吳瓊.淺議兒科護理中常見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4,21(2):228-229.
[7]李春花,高峰蘭.加強靜脈輸液風險管理減少護理糾紛[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24):3240-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