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三個年級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現狀調查,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為護理本科生培養良好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能力提供合理化建議。[方法]采用中文版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量表(CTDI—CV)和創新能力水平自我測試量表對300名本科護理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總分為(250.454±42.35),創新能力水平自我測量得分均值為60.85;回歸性分析,評判性思維能力七個維度得分和創新能力總分均呈正相關(p<0.001)。[結論]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和創新能力有待提升,培養評判性思維能力有助于提高創新能力。
關鍵詞: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相關性
評判性思維是一種有目的的、自我調控的判斷過程,這種判斷是建立在對特定情景運用一定標準并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分析、推理、評價、解釋和說明的基礎之上的[1]。自20世紀80年代評判性思維引入護理領域以來,現已成為護士核心能力之一[2]。創新能力是指人們創造新事物的能力,主要體現在有較強的創新興趣,在對新知識、新領域的學習研究,對新學科、新技術的引用借鑒,對新方法、新手段的大膽實踐等方面[3]。培養本科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精神”是高等教育的核心[4]。本研究通過對護理本科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現狀調查對比,探索分析兩者間的關系,為護理本科生培養良好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提供合理化建議。
一.對象本研究用配額抽樣法,對昆明醫科大學護理本科生大學一年級至三年級3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84份,有效回收率為94.67%。
二.方法
1.研究工具
1.1評判性思維態度傾向測量表(CCTID-CV):香港理工大學彭美慈等[5]修訂,CCTID-CV共有70個條目,分別測試評判性思維的7個特質:尋求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采用Likert6分制,每個特質包括10個條目,每個維度分值為10-60分,總分為70-420分。每個特質得分>=40分表示個體在此項特質具有較強的表現;總分>=280分表示個體具有正性評判性思維。CCTID-CV的綜合效度系數為0.90,各特質效度系數分別為0.55-0.77,該測量工具廣泛應用于護生評判性思維傾向的測量。
1.2余偉的創新水平自我測試量表[6],一共有20個條目,采用5分制Likert評價,無1分、偶爾2分、時有3分、經常4分、總是5分。總分>=80分,表示創新能力水平程度高;總分70-79分,表示創新能力水平程度中等偏高;總分60-69分,表示創新能力水平程度中等偏低;總分<60分,表示創新能力水平程度低。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88。
2.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問卷發放前征得調查者的同意,要求調查對象逐項完成,填完后當場核對回收。
3.統計學方法
應用EpiData3.1建立數據庫,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 檢驗進行不同年級各維度的差異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性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各維度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總分的關系,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一.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得分現狀,具體見表1
二.本科護生創新能力現狀,具體見表3
三.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相關性,結果顯示: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各維度得分與創新能力總得分均呈正相關,見表4
討論
1.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現狀
結果顯示,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低,總分為(250.454±42.35),其中一年級(237.46±46.16),二年級(252.28±40.73),三年級為(252.28±40.73),說明三個年級都偏低,比汪美華[7]和王海彥[8]研究的都低。一年級七個維度的得分均小于40分,以求知欲最低,這可能與新生剛剛進入醫學院,對所有知識都比較陌生失去興趣,加之沒有接觸到有關評判性思維的課程,導致評判性思維能力缺乏。二年級七個維度得分均小于40分,以批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最低,可能是受到醫學院課程的影響,許多知識死記硬背,忽視了培養自己質疑探索的思維能力。三年級評判性思維能力高,其中認知成熟度最高,三年級以學習專業課程為主,課程有一定關聯性,護生深入思考,思維不斷成熟。三個年級總分都較低,這表明護生習慣與被動接受新事物,缺乏對事物真相的探索意識[9],系統化能力和尋找真理得分較低,這可能與現行的授課模式有關,大多數課程采用傳統灌輸式教學,學生習慣直接接受,對真相的求知欲降低[10,11]。由于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權威性強[12],護生被動接受知識,而忽視理論知識之間的聯系及在臨床中的實際應用,導致護生知識創新、發現問題、綜合分析的能力下降,思維的開發性與發散性也受到限制[13]。三個年級的護生在以上的特質都處在中等水平,并未表現出正性特質,特別是一年級和二年級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較差,應該加強。
2.護理本科生創新能力現狀
調查顯示,本科生創新能力一年級(58.38±11.48),二年級(61.90±11.62),三年級=(62.18±9.13),創新能力普遍需要提高。一年級創新能力水平低,二年級和三年級創新能力中等偏低。一年級最差可能與新生剛剛經歷高考,應試教育深入人心,對自身創新能力的培養不重視,導致學生沒有形成創新意識。二年級和三年級處于中等水平,醫學院課程多數知識要求學生準確記住,無形之中壓制了學生發現問題、綜合分析的能力。學校可通過開展創新活動給予學生創新指導等方法提高本科護生的創新能力。
3.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相關性
研究顯示,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和創新能力總分呈正相關(r=0.631 p<0.01),即評判性思維能力越高,創新能力越好。表明護生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有助于自身創新能力的培養。進一步分析,評判性思維能力各項特質與創新能力總分均呈正相關,尋找正理與創新能力總分正相關性最強(r=0.631),系統化能力正相關性最弱(r=0.211),學校可以針對性采取先進有效的教學模式,對某些特質進行培養,學生積極尋找培養評判性思維能力的途徑。Staid[14]總結了提高評判性思維能力常用方法有:反思性教學法、基于問題的教學法、案例分析法、概念構圖法。
參考文獻:
[1]Tumer P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s defined in the literature[J].Nurs Educ Perspect,2005,26(5):272-277
[2]劉素珍,張玉芳,等本科護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調查分析[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5):53-54
[3]杜華,曾志嶸,周增桓.培養醫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探索[J].醫學教育探索,2009,16(2):211-213
[4]雷琳,王壯,鄒煥新.談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制度化建設的幾點體會[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9,32(2):93-94;97
[5]彭美慈,汪國成,陳基樂,等.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的信度效度測試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44-647
[6]余偉.創新能力培養與應用.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8年
[7]汪美華,余立平,許亞榮.不同年級高職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比較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9)
[8]王海彥,羅丹.某校531名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調查分析[J].護理學報,2014,2(15)
[9]朱芬芬,蔡小紅,聞彩芬,等.應對方式在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評判性思維的中介效應[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0):1-3
[10]陳靜,崔焱.不同層次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比較[J].護理學雜志,2008,23(5):8-10
[11]蔣運蘭,余陽桀,付昌萍.循證護理教學法對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6,1(21):1-3
[12]胡可芹,蔣曉蓮.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與臨床決策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進修雜志,2010,25,(3):198~200
[13]王雯,畫妍,呂衡,等.我國護理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研究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7):108~110
[14]Staib S.Teaching and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3,42(1):498-508
第一作者簡介:楊文麗(1995-)昆明醫科大學 護理學院 云南昆明
通訊作者:陳蜀(1971-)昆明醫科大學 護理學院 云南昆明 1138387074@qq.com
基金項目:昆明醫科大學2015年度“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 項目編號:CX20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