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我市32家醫院、學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4年3月-2015年3月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現狀,總結呼吸道傳染病防治措施。方法:對2014年3月我中心轄區內呼吸道傳染病誘發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針對具體誘因于2015年3月呼吸道傳染病預防中貫徹實施相應防治策略,將2014年3月與2015年3月轄區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作以比較。結果:防治策略實施前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為34.7%顯著高于防治策略實施后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4.5%(P<0.05)。結論:積極分析呼吸道傳染病發病誘因,制定科學有效的防治策略是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呼吸道傳染病;預防;控制
臨床上將人體氣管、鼻腔、支氣管、咽喉等部位受病原體入侵而誘發的傳染性疾病稱之為呼吸道傳染病,飛沫傳播、直接接觸、間接接觸是呼吸道傳染病傳播的主要途徑[1]。本文回顧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中心轄區內呼吸道傳染病防治情況,現將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策略總結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我疾控中心2014年3月-2015年3月監測的32家單位所涉及到的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2014年3月監測對象2348名,其中男1076名,女1272名;年齡5-62歲,平均年齡(42.4±2.7)歲,815例呼吸道病例,317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89例水痘病例,215例風疹病例,212例流感病例。2015年3月監測對象2147名,男1054名,女1093名;年齡4-60歲,平均年齡(41.7±2.5)歲;312例呼吸道病例,712力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42例水痘病例,478例風疹病例,103例流感病例,兩組對象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發揮領導主導作用
我市疾控中心抽調若干名人員深入本次研究所轄區域開展呼吸道傳染病防治與疫苗接種工作。向學校、醫院、社區中心衛生院大力宣傳呼吸道傳染病健康知識,使其充分認識到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提高轄區內各個單位上層領導對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的重視度,充分發揮領導人員在疾病防治中的骨干力量與行政職能,貫徹落實疾病預防措施。
1.2.2健康知識教育宣傳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小組在人口密集流動大的公共場所集中宣傳呼吸道傳染病健康知識,向來往行人免費發放呼吸道傳染病知識健康手冊。在公共場所如走廊、食堂、廁所等處張貼呼吸道傳染病健康知識,校醫院組織開展呼吸道傳染病健康教育,集中對學生進行疫苗接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以呼吸道傳染病發病誘因、治療、預防、危害為主題的健康宣教,時社區群眾充分認識到呼吸道傳染病的危害,增強自身防范意識,堅持“知情”、“自愿”、“自費”的社區疫苗接種原則。
1.2.3疾控中心加強與所轄區域單位間合作
充分發揮疾控中心在呼吸道傳染病防治中的主導力量,密切與所管轄區域各單位間的溝通與合作。督促學校進一步完善疫情防控體系建設與疫情通報制度,徹底消毒學生生活的各個場所。醫療機構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實時監控學校等單位傳染性疾病的動態情況,成立一支由具備豐富傳染病工作經驗醫療人員所組成的疾病防控小組,制定明確的醫療廢物回收制度。衛生行政部門監督部分社區服務站設置發熱門診,強化傳染性疾病知識培訓力度。依據等級逐級開展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擴大健康教育影響力。
1.3觀察指標
將2014年3月我市疾控中心所監測的各個單位人員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與2015年3月轄區內人員發病率作以比較。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n表示例數,%表示百分比,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014年3月我市疾控中心監測的學校、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單位的人員共計2348名,其中呼吸道疾病感染者815名,感染率為34.7%.2015年3月共計監測人員2147名,呼吸道感染者312例,感染率為14.5%,2015年3月轄區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明顯低于2014年3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春冬兩季,在人口密度大且流動性強的場所極易傳播迅速[2]。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是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幾種常見主要類型,患者感染后應及時接受有效治療以防止并發其他系列并發癥[3]。本文回顧性分析我市疾控中心2014年3月-2015年3月呼吸道傳染病防治情況以期提高對呼吸道傳染病預防效果強化疾病控制力度,對呼吸道傳染病相關誘因作以深入分析。主觀僥幸心理的存在導致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部分單位只在衛生行政部門檢查的時候草率的開展健康教育應付檢查,片面地認為健康教育工作毫無意義,只是白白浪費時間,思想意識上根本不予重視。醫院、學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不缺乏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管理措施,但執行力度不強,貫徹落實不徹底,部分措施甚至無法落實[4]。學校缺乏疫情報告管理措施。
針對上述呼吸道傳染病誘發的相關因素,提出以下防治對策:①盡量減少或避免去人口密度大或流動量大的場所,如果無法避免可通過采取佩戴口罩、帽子等保護措施防御病原體直接或間接侵入。②一旦發現有呼吸道傳染病感染先兆及時就醫,切勿按照自行臆斷采取自我治療。③積極接受疫苗接種,增加日常體質鍛煉,注意天氣變化,做好保暖御寒工作。④規律作息,維持充足高質量睡眠,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疾病辨識技巧[5]。綜上所述,分析呼吸道傳染病的誘因是防治呼吸道傳染病的根本,結合具體誘因提出相應防治對策,貫徹落實每一項措施是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的關鍵。易感人群加強提高自我防范意識,減少在疾病高發期與易傳播場所的行為暴露。
參考文獻:
[1] 張培培,曹望楠,孫昕霙,等. 北京市豐臺區公眾呼吸道傳染病相關健康素養及行為調查[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12,46(3):237-240.
[2] 霍云艷,孟哲,劉歡,等. 兒科醫院呼吸道傳染病管理及預防控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4(23):5945-5947.
[3] 田生科. 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及預防與控制[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14(34):13,15.
[4] 孫昕霙,劉小娜,常春,等. 呼吸道傳染病健康素養綜合評價體系的建立與評估[J].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2,16(8):707-711.
[5] 秦雪梅. 呼吸道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 2014(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