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是一種藝術,它不但能夠豐富人們的情感世界,還能夠積極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流,更好地陶冶人們的情操。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不強,理解能力也較低,在學習中會遇到一些困難,因此及時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可以使小學生得到美的熏陶,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友好合作。由此看來,加強對學生的音樂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小學音樂教學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對班級合唱教學實踐進行詳細研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班級合唱;音樂教學;實踐分析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7)20-0036-02
[收稿日期]2017-08-01
[作者簡介]楊宇(1983—),女,湖南懷化人,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湘儀學校小學一級教師。(長沙410000)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老師應該認識到,興趣是學生的第一老師,加強對小學生興趣愛好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就會使學生產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充滿求知欲望,這對音樂課堂教學效果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班級合唱教學是目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學工作中主要的教育方式,同時它也受到小學老師以及學生的一致認可。通過采用這種教學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小學生的智力開發,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出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一、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概述
小學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增長知識的起始點,這個時期學生的認知能力和領悟能力有限,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很強[1],所以在學生課程安排中音樂課程實踐機會較少。比如目前在我國某小學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老師主要采用班級合唱的教學方式,實現了教材內容和音樂科學知識的有效結合,以此達到了提高小學生合唱能力的目標。通過采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小學生在班級合唱訓練過程中及時養成互幫互助的優良品質,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這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發揮出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合唱教學過程中,作為老師要認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進行互相協作,以此更好地享受音樂。為了確保班級合唱教學工作能夠有序進行,老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并對不同學生的音樂水平進行全面了解,積極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并及時對學生的音樂作品進行科學、正確的評定,針對學生在班級合唱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正確的指導[2],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從而在提高自身音樂教學水平的同時,積極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班級合唱教學工作現狀分析
(一)專業素質有待提高,班級合唱內容的選擇不夠合理
音樂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小學生的生活,還可以陶冶學生情操,有助于學生人格的及時形成[3] ,因此一定要給予音樂教學工作更多的關注和重視。但是在目前某小學班級合唱教學中出現老師專業素質不高,專業水平有待提升,對班級合唱內容選擇不夠合理的情況,這種情況的發生導致了學生的主動性缺乏,對班級合唱不夠重視,甚至在班級合唱過程中出現了某學生不想參與、不合唱的現象,從而不僅對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造成了不利影響,還不利于小學生音樂水平的提高,這將對小學整體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產生直接影響。
(二)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
及時進行有效的溝通可以促進音樂教學工作更好地發展,這對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可是在某些小學音樂教學工作中,某老師以及學生未意識到良好溝通的必要性,不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從而在班級合唱過程中出現學生不明確班級合唱要求,對合唱中音調、音色、音質等把握不夠[4],因此直接影響到班級合唱效果,如此一來也不利于學生音樂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音樂教學方式單一
加強對教學方式的不斷改進和創新是提升音樂教學質量的主要方法,針對新課改要求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積極樹立終身學習觀,依據目前音樂學科實際教學情況,加強對班級合唱教學方式的有效創新,并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任務。但是某小學音樂老師并未認識到創新教學方式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依然采用的是傳統的固定模式,先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5],然后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合唱,缺乏對合唱內容中音調、停頓等內容的重點講解。比如在《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的合唱過程中,老師發現學生的音調把握得不準確,而且停頓時間不同,有的學生唱“我們”和“雙槳”這個地方的時候表現為停頓時間太短,有的學生則停頓時間過長,從而導致合唱不整齊,影響了學生自身潛能的有效發揮。
三、班級合唱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
(一)提高專業素質,合理選擇班級合唱內容
為了使小學班級合唱能夠順利進行,作為音樂老師要充分考慮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問題,積極學習,從而掌握更多的音樂設備使用方法,只有這樣做才可以有效促進班級合唱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比如某小學音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網上查閱的方式來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不斷完善自己,通過進行網上學習,掌握更多的音樂合唱方面的知識,有助于增長自己的專業知識,積極促進音樂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學生,讓學生產生熱愛學習的欲望,對音樂合唱產生濃厚興趣。另外,某音樂教學在班級合唱教學中還充分考慮了班級合唱內容選擇的問題,在合唱內容的選擇過程中要根據目前小學音樂實際教學情況,同時結合小學生個人特點以及音樂水平,制到科學合理的《小學生班級合唱音樂教學計劃》,注重對學生多元化理念的有效培養。比如,某音樂老師選擇了《黃河大合唱》《太陽出來了》《讓我們蕩起雙槳》《大海啊故鄉》等作為班級合唱內容,并在合唱教學之前給學生詳細講解了合唱需要注意的地方:有集體意識,停頓時間,突出重點、速度等,使學生掌握合唱的技巧[6],從而在豐富小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使班級合唱達到最佳效果,以此也可以實現學生個人和班級的共同進步。
(二)加強與學生的溝通
及時建立和諧的教學環境以及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音樂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音樂老師一定要認識到這點,同時依據學生個人的音樂素質,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在班級合唱教學中可以將自己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揮。在音樂教學環節,某老師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較大,同時性格也有很大不同,所以在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追求集體合唱協調性,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盡可能將學生的個人能力更好地體現出來。某小學音樂老師對學生進行更多的了解,從而掌握了學生情況,繼而根據班級合唱要求安排了合唱教學過程,并及時和經驗豐富的老師進行探討研究。在探討中某老師提出,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對班級合唱教學效果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如此一來,將營造和諧的音樂教學氛圍作為班級合唱教學工作的基礎,在此過程中,師生進行良好溝通,這樣做不但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還為班級合唱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創新教學方式,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班級合唱是小學時期的互動節目之一,作為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內容,教育專家認為,其不但可以提高班級凝聚力,還是對音樂老師專業教學水平的檢查。因此在班級合唱教學中,老師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正視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并及時改正。例如某小學音樂老師主要采用的是多樣化教學方式,使小學生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而有利于學生協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并真正體會到音樂合唱的樂趣。尤其是在低年級學生音樂教學中,老師要把握好課堂教學時間,以此將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同時將小學生音調、音質、音色等特征積極融入到班級合唱環節。由于小學生對音樂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所以要針對這種情況采用協作教學的方法,比如將學生分為六人一組,每組指定一個小組長,進行小組合唱,以此有效增強學生的配合協作能力,積極促使班級合唱教學工作取得最佳效果。與此同時,老師還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在合唱之前給學生講解本次合唱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這樣做有利于每個學生在班級合唱中將自己的音樂潛能更好地展現出來,發現自己在音樂方面的優勢。由此看來,在教學過程中,音樂老師及時進行教學工作反思,并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不僅可以積極促使學生音樂潛能的有效發揮,還對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發揮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學體制不斷改革,小學音樂老師也積極探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大限度發揮小學生音樂潛能的主要途徑,并在音樂教學工作進行前,根據小學生性格、興趣愛好等特點積極制訂合理有效的班級合唱教學計劃,以此確保了班級合唱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在教學環節及時給予小學生正確指導,從而幫助小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以及不足,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學生音樂潛能的更好發揮,還積極促進了小學老師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同時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 考 文 獻]
[1]王亞紅.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7(04):175—176.
[2]葉雙梅.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6(34):106.
[3]余升結,段小波.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2016(12):17.
[4]李曉淵.淺談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01):158.
[5]吳海蕓.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有效教學之淺談[J].兒童音樂,2013(02):48—51.
[6]文竹君.淺談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的有效開展[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07):206.
(責任編輯:劉露心)當代音樂·2017年第20期張媛媛田大志:豎笛教學對音樂教學的輔助作用——以東北師大附屬小學為例當代音樂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