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急診護理對心臟驟停患者心肺復蘇后康復情況的影響進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心臟驟停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間),依據護理模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2組患者各3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急診護理,并將2組患者經相應護理方案干預的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心臟驟停患者經急診護理干預的急救成功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P<0.05,且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較對照組低,P<0.05。結論:急診護理對心臟驟停患者心肺復蘇后康復情況的影響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實施。
關鍵詞:心臟驟停;心肺復蘇;急診護理;康復情況
心肺復蘇為臨床中急診科為心臟驟停患者進行搶救的主要方法,心肺復蘇的成功實施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降低患者的致殘率、致死率。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心肺復蘇的成功率亦呈不斷上升趨勢[1],有研究表明[2],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的過程中采取有效的護理可提高其復蘇效果。本研究為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部分心臟驟停患者于心肺復蘇的基礎上行急診護理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方法
1.1 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心臟驟停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間),依據護理模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2組患者各30例,具體如下:
心肺復蘇標準:患者的口唇、顏面及皮膚轉紅潤;瞳孔縮小;大動脈可觸及搏動、跳動;肱動脈收縮壓≥60mmHg;自主呼吸恢復。
觀察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為19、11例;年齡范圍上限值:76歲,下限值20歲,年齡平均值(46.49±5.32)歲。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3例,急性腦出血10例,有機磷中毒7例。
對照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為18、12例;年齡范圍上限值:74歲,下限值19歲,年齡平均值(45.13±5.20)歲。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2例,急性腦出血10例,有機磷中毒8例。
對比2組患者的各項資料數據差別較小(P值大于0.05)。
1.2 方法
對照組方法: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復蘇時基礎護理及遵醫囑給藥等。
觀察組方法:實施急診護理,具體如下:
1)急救措施:引導患者平臥位,頭側位,及時將其呼吸道內雜質清除,維持呼吸道通暢,將搶救藥品、物品準備就緒,立即行胸外心臟按壓搶救,予以給氧,加壓、氣管插管措施。建立靜脈通道,予以升壓藥物干預,維持血壓穩定,待患者心臟復蘇后,將其移至監護室,做好心電監護,對于室顫患者行除顫措施,并對患者的呼吸、脈搏等生命體征嚴密觀察,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師展開急救措施[3]。
2)心臟復蘇后處理:對患者的瞳孔、神志等情況進行嚴密觀察,記錄患者的心律、血壓、呼吸、脈搏及心律變化情況,并觀察患者尿液,對患者腦部組織進行保護,避免腦水腫的發生,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行腦復蘇措施,對其頭部進行降溫,可采取冰帽或頭部冰敷的方案,維持頭部溫度在30°左右,可降低腦組織細胞耗氧,適當的實施脫水藥物干預,可降低患者的顱內壓,降低顱內水腫的概率。加強對患者口腔的護理,予以高熱量飲食干預,對于昏迷的患者可予以鼻飼飲食,維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定時為其翻身、叩背。于此基礎上,對患者本人及家屬行心理干預,告知心肺復蘇后相關的護理措施的必要性、重要性,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以此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4]。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心臟驟停患者接受相應護理干預的急救成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用“%”的形式,表示2組心臟驟停患者接受相應護理干預的急救成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為概率,并用卡方值檢驗,在用SPSS20.0軟件核對后,當2組 患者的2組心臟驟停患者接受相應護理干預的急救成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有差別時,用P<0.05表示。
2 結果
觀察組心臟驟停患者經急診護理干預的急救成功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P<0.05,且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較對照組低,P<0.05。
3 討論
心臟驟停為急診危重疾病,其造成該病癥的因素較為復雜,患者當出現心臟驟停的現象,臨床中應爭分奪秒的進行搶救,護理,當對患者實施急救的過程中,應遵從及時、迅速的原則,以最快的速度使得患者心臟功能恢復[5]。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心臟驟停患者經急診護理干預的急救成功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P<0.05,且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較對照組低,P<0.05,表明通過急診護理,提高了急救的成功率,降低了不良反應,本文研究中,于CRP早期,通過將氣道開放,對患者胸外心臟進行按壓,建立高級氣道及除顫,確保醫護間有效的配合,促使患者心臟復蘇,本文研究中,對照組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腦水腫,胸部不適及記憶衰退現象,對此,醫護人員還通過實施氣道護理、降壓護理、飲食護理,并通過早期的除顫措施提高了復蘇的存活率,降低了患者復蘇后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急診護理對心臟驟停患者心肺復蘇后康復情況的影響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徐瓊英.惡性心律失常致心臟驟停患者的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3):243-245.
[2]賈艷紅.探討院前急救護理對心臟驟停患者療效及遠期預后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5,3(21):135-136.
[3]曲凌云.心臟驟停患者心肺復蘇的急救與護理[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5,3(18):162-162.
[4]丁嵐,魏春霞.惡性心律失常致心臟驟停患者的護理干預[J].吉林醫學,2014,35(32):7276-7276.
[5]周鳳蘭.心臟驟停患者的急救及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1):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