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與研究血液透析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方法:選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到我院接受治療的96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人,對對照組采取的是常規的血液透析護理,對觀察組在采取血液透析護理的前提下增加風險管理,對兩個組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與記錄,分析血液透析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合理有效地防治方案。結果:觀察組中的風險事件發生率是6.25%,護理服務滿意度是95.83%;對照組中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是12.50%,護理服務滿意度是85.42%。結論:對血液透析的病人進行風險管理能夠防止不安全因素發生,較為有效的提升了病人的護理滿意度,應廣泛推廣。
關鍵詞:血液透析;護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達到終末期腎衰竭的病人一般都會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進行治療,該方法在臨床上經常被應用于血液凈化。血液透析的功能機理就是減小腎臟的負擔并彌補腎臟功能的缺陷來達到治療的目的,把病人身體中的血液利用管道引流到體外以后對其進行過濾和凈化以及消除多余水分和毒素,然后將凈化后的血液再回輸到病人體內,該方法有著較高的風險和較強的專業性,所以進行護理的時候應該增強風險管理[1]。所以本文對觀察組中的48例患者加用風險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以下將做詳細介紹。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到我院接受治療的96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人。其中有38例女性,58例男性,年齡都在24到66歲之間,病程在1年到8年之間。觀察組中有31例男性,17例女性,你啊擰在24到66歲之間。對照組中有27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在26到64歲之間。其中患有高血壓腎病的病人有26例,患有糖尿病腎病的病人有32例,患有慢性腎炎的病人有27例,其余11例。兩組中病人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都沒有明顯的差別。
1.2方法 對對照組采取的是常規的血液透析護理,對觀察組在采取血液透析護理的前提下增加風險管理。詳細的管理方案有以下幾方面。(1)對透析管路以及透析用品、水處理等都進行專業管理,進行透析的時候應確保其不受細菌感染。(2)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應當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及操作流程,使治療過程更加的規范化。(3)在進行血液透析的時候應當密切的觀察病人的生命提升和穿刺、插管的部位是否有出血或移位的情況,一旦出現異常應馬上報告給醫生。(4)給病人進行輸血及配血的時候應當確保病人血液單獨存放,以防混淆[2]。
1.3觀察指標
對透析護理、護理投訴以及不規范護理和意外事故等進行總結與分析,比較兩組病人的護理不安全因素造成的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
2.結果
在護理效果方面,觀察組48例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當中,有3例發生了風險事件,發生率是6.25%,有46例病人對血液透析的護理比較滿意,滿意度是95.83%;對照組48例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當中,有6例發生了風險事件,發生率是12.50%,有41例病人對血液透析的護理比較滿意,滿意度是85.42%。
對兩組病人在治療過程中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情況進行對比。在觀察組48例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當中,有1例病人發生了血液透析護理不當,有1例病人發生了護理投訴,有1例病人發生了不規范護理,未有出現意外事故的病人。在對照組48例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當中,有1例病人發生了血液透析護理不當,有2例病人發生了護理投訴,有3例病人發生了不規范護理,未有出現意外事故的病人。
3.討論
3.1不安全因素 主要包括病人自身的因素與護理人員的因素。進行治療的時候因為病人的體重控制力太低造成體重大幅增長,這種情況若出現在老年病人身上就很容易導致失衡綜合癥病發時沒有力氣呼救,從而錯過了治療機會;因為血液透析的護理有很強的專業性,而現在護理人員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有些護理人員工作資歷很短并且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也不夠熟練,就造成了臨床護理經驗不足的現象,同時護理人員也沒有足夠強烈的法律意識和優質護理理念,對病人進行護理的時候不能較好的照顧病人的情緒,很容易造成護患矛盾。[3]
除此以外,休克、心跳驟停和感染也對病人有很大的威脅。一般休克與心臟驟停會發生在體質較弱的老年病人身上,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病人在進行血液透析之前未做靜脈補液準備,就造成血液在輸出的時候出現血壓驟降的情況,這時候極易發生心跳驟停,給病人帶來了生命危險;另外在進行血液透析的時候,由于沒有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造成了感染,或者進行血液偷襲的時候透析室的工作人員進出導致了交叉感染的發生。
3.2防范方案
根據上述不安全因素在進行血液透析的時候應當加大管理與安全防護的力度,修改及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增強其護理技能水平及對法律法規的認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病人維持和諧的關系,護理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人的身體狀況并做好記錄,多與病人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必要時可對其進行心理護理。
總之,對接收血液透析的病人進行風險管理能夠有效地提升病人的護理滿意度,應被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小吟. 血液透析護理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探討[J]. 醫藥,2015(5):213-213.
[2] 孫立復. 血液透析護理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的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8):3614-3615.
[3] 孫立復. 血液透析護理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的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8):3614-3615.
作者簡介:
桂煜,出生年月:1971.10,性別:女,民族:漢,籍貫:上海市,當前職務:護士,當前職稱:護師,研究方向:血透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