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腦梗塞(CI)的偏癱患者在早期進行綜合康復鍛煉的療效。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鍛煉、治療;研究組增加綜合康復鍛煉。結果:治療后研究組Barthel、FMA得分為69.05±6.92、66.03±5.98,分別較對照組高出8、6分左右,比較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的綜合康復鍛煉的療效較為良好,值得臨床上的廣泛應用。
關鍵詞:腦梗塞;偏癱;早期;綜合康復;鍛煉;療效分析
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腦梗塞疾病的病發率逐年升高[1],且該疾病的病情較重[2]。本研究主要探討CI偏癱患者在早期進行綜合康復鍛煉的療效,現作如下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研究對象是本院的100例CI偏癱疾病患者,收治時間均在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上述所有入組的CI偏癱疾病患者全部經過顱腦部影像學的檢查后被精確確診為早期的CI,所有檢查結果全部符合相關確診標準[3]。將100例入組的CI偏癱患者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研究/對照組,每組各有50例。研究組中的CI偏癱疾病患者當中,男女的比例為12:13,年齡均在55歲至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7.9±1.8歲;對照組中的CI偏癱疾病患者當中,男女的比例為13:12,年齡均在51歲至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5±1.6歲。所有上述CI偏癱疾病患者的家屬均已知曉病情,同時排除明確的患有腦出血的患者以及患有其它的腦血管病變的患者,另外本次研究均不違背倫理學原則。
1.2 一般方法[4]
1.2.1 常規的治療方法 所有CI偏癱疾病患者均進行對癥治療及常規治療和護理。對照組的CI患者在步入恢復期后開始進行為期12周的常規性的康復鍛煉。
1.2.2 CI偏癱疾病患者的早期綜合康復鍛煉 研究組CI偏癱疾病患者在其48小時內病情趨于穩定的情況下,著手進行早期綜合康復鍛煉,鍛煉的時間為12周。項目一,CI偏癱疾病患者的康復鍛煉:借助試聽材料練習,待其聽覺恢復之后,要積極與其語言交流。注意康復鍛煉時要有耐心,從簡至繁,從易至難,直到CI偏癱疾病患者可以自由地進行交談。項目二,自我康復鍛煉:伸直兩側的上肢,兩手的十指交叉、掌心相對,雙手舉過頭頂;同時兩下肢負重訓練,兩手肘支撐于床面,使臀部遠離床面,進行此項練習反復十次到十五次;健康肢體的訓練活動:積極鼓勵CI偏癱疾病患者用正常肢體來帶動患病的肢體訓練;對于肢體完全癱瘓的CI偏癱疾病患者則鼓勵其積極參與針灸、按摩、理療等物理治療活動。兩周之后進行兩側肢體自然下垂于床邊的基本坐位練習;項目三,CI偏癱疾病患者肢體的專業康復鍛煉:要用溫水對患者肢體進行擦洗,一天兩次,并且,臨睡前需要用百分之五十的酒精溶液對CI偏癱疾病患者進行按摩,方向從患者的近端關節到其遠端關節。要時刻關注CI偏癱疾病患者臥床時的肢位擺放,對于CI偏癱疾病患者來說,一定要在每晚臨睡覺之前擺放好其肢體功能的位置,要嚴防患者主要關節的變形和僵硬。CI偏癱疾病患者的肢體訓練:上肢依次進行內外旋、伸展、上舉、肘關節伸屈運動,前臂依次進行上下旋運動,腕關節依次進行內外旋轉、背伸等活動,指關節依次進行內外收、拔伸、外展等活動;對于癱瘓患者,其下肢的關節訓練如下,首先抬起其癱瘓的肢體,髖關節依次進行內外旋轉、外展等活動,接著將CI偏癱疾病患者的小腿握住,使其下肢進行屈膝髖運動,然后開始踝關節旋轉。每一部分的關節訓練次數均應在五遍至十遍之間,早晚各一次。項目四,給予CI偏癱疾病患者相應心理疏導。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CI偏癱疾病患者的Barthel、FMA得分。
1.4 采用統計學法分析數據 對對照組中CI偏癱疾病患者的Barthel、FMA得分和研究組CI偏癱疾病患者的Barthel、FMA得分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其中,CI偏癱疾病患者的Barthel、FMA得分均為計量資料,應采用t檢驗,若兩組數據之間P值小于0.05,則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中CI偏癱疾病患者治療前的Barthel、FMA得分為40.02±6.36、34.01±5.24,與對照組的并無太大差異;治療后的Barthel、FMA得分為69.05±6.92、66.03±5.98,分別較對照組高出8、6分左右,比較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偏癱為CI最嚴重的后遺癥狀,且治療十分困難,給病人及其家庭帶來嚴重負擔[5]。大多數的CI偏癱疾病患者會出現一定的焦慮不安、失望、自卑、缺乏自信等現象,嚴重者會影響到CI偏癱的恢復效果和生活等等。本研究醫護工作人員時時刻刻對CI偏癱疾病患者給予同情和關心,詳細的介紹各項治療方法及康復訓練的手段;為CI偏癱疾病患者清楚明了的開展健康教育,加強鼓勵其恢復生存信念,積極參與各項治療。
本研究發現,治療后研究組的Barthel、FMA得分為69.05±6.92、66.03±5.98,分別較對照組高出8、6分左右,比較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早期的綜合康復鍛煉的療效較為良好,值得臨床上的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董曉莉.早期康復對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及ICF量表與腦卒中常用評定量表的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科大學,2015,10(30):208-209.
[2]蔡美娟. 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功能恢復的療效分析[J]. 數理醫藥學雜志,2014,27(05):513-514.
[3]丁瑛瑛. 腦梗塞偏癱失語患者實施早期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 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06):201-202.
[4]周燕利. 35例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綜合康復療效分析[J]. 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4):109-110.
[5]許延杰,齊梅英,劉萬靈,楊志. 腦梗塞偏癱患者早期綜合康復鍛煉的療效分析[J]. 亞太傳統醫藥,2012,8(0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