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血液制品預防性輸注對創傷大出血患者凝血參數的影響。方法 選擇144例創傷大出血患者,根據輸注血液制品的不同分為血小板組、冷沉淀組及聯合組。檢測3組患者血液制品輸注前后PT、 APTT、 TT、 Fib、Plt等凝血參數。結果 聯合組輸注后PT、APTT、TT較輸注前明顯縮短(P<0.05),Fib、Plt較輸注前明顯增加(P<0.05);聯合組與血小板組輸注后比較,PT、APTT、TT 明顯縮短,Fib明顯增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與冷沉淀組輸注后比較,PT、APTT、TT明顯縮短(P<0.05),Plt明顯增加(P<0.05)。結論 血小板與冷沉淀聯合輸注比單獨輸注血小板或冷沉淀更有利于避免創傷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礙。
關鍵詞:血小板;冷沉淀;創傷;大出血;凝血參數
大量輸注含有較多晶體膠體液及較少凝血因子的庫存血可能導致凝血功能障礙,造成圍手術期病死率上升[1]。研究顯示早期應用血小板和冷沉淀,可糾正大量輸血患者凝血異常并降低血制品的總用量[2]。本文通過對血小板聯合冷沉淀輸注與單純輸注血小板或冷沉淀的分組比較,探討血小板與冷沉淀聯合輸注對創傷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急性創傷大出血患者144例為研究對象,創傷危重評分(ISS)平均為(21.73±6.35)分。將單獨輸注血小板的患者設為血小板組;將單獨輸注冷沉淀的患者設為冷沉淀組;將血小板與冷沉淀聯合輸注者設為聯合組。3組患者在ISS、年齡、性別、術前凝血參數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均>0.05)。
1.2 方法
PLT計數低于 40x109/L輸注血小板;缺乏Ⅷ因子或纖維蛋白原低于2g/L輸注冷沉淀;PLT計數低于 40x109/L,同時缺乏Ⅷ因子或纖維蛋白原低于2g/L以及出血較多或術后滲血的患者,聯合輸注血小板與冷沉淀。分別于術前、輸注前1h內、輸注后24h內測定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等凝血參數。
1.3 數據統計和處理 采用SPSS13.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血制品輸注后,聯合組PT、APTT、TT明顯縮短,FIB、PLT明顯增加(P均<0.05)。聯合組與血小板組比較,PT、APTT、TT 明顯縮短,FIB 明顯增加(P 均<0.05);與冷沉淀組比較,PT、APTT、TT明顯縮短,PLT明顯增加(P均<0.05)。見表1。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出血患者血小板輸注后各項凝血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與有關研究結果[3]一致。由于大量輸血時纖維蛋白原水平的下降要先于凝血因子,這時,單純輸注血小板并不能完全糾正患者的凝血障礙,另外輸注過大劑量的新鮮冰凍血漿又容易引起循環超負荷。冷沉淀中富含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纖維連接蛋白(FN)以及其他共同沉淀物,在機體凝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大量輸血早期冷沉淀的合理應用非常必要。本研究顯示冷沉淀輸注后各項凝血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Fib水平升高較明顯。有研究也顯示,對大量輸血后并發凝血異常的患者及時輸注冷沉淀可提高血循環中凝血因子及纖維蛋白原等凝血物質的含量,對于糾正患者凝血異常,恢復和重建患者機體凝血機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聯合組與血小板組比較,PT、TT、 APTT明顯縮短,Fib明顯增加;與冷沉淀組比較,PT、APTT 、TT明顯縮短,Plt明顯增加,與其他[4]相關研究結果一致。原因在于血小板與冷沉淀聯合輸注可同時補充大量凝血因子,全面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比單獨輸注機采血小板或冷沉淀具有更顯著的止血效果。
參考文獻:
[1] Hajsadeghi S,Kerman SR,Khojandi M,et al. Accuracy of D-dimer:fibrinogen ratio to diagnos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intensive care units.Cardiovasc J Afr. 2012,23(8):446-456.
[2]Holland P.The top 10 publications impacting clinical practice of transfusion medicine in the last 10 years[J].Vox Sang,2009,96(Suppl):40-43.
[3]胡文靜,駱鶯,蔡旭兵. 大量輸血患者早期輸注血小板的臨床效果[J]. 江蘇醫藥,2013,39(21):2544-2546.
[4]孔祥騫,孔丙元,魏淑英.冷沉淀與機采血小板聯合應用搶救大出血患者輸注效果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2,14(4):34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