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在傳入我國的過程中,作為一種西洋樂器受到了多數音樂愛好者的青睞,尤其是鋼琴演奏在高校的音樂教育中有著重要地位。鋼琴演奏隨著世界多元化趨勢的加強體現出了明顯的文化差異,高校的鋼琴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針對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分析,便于高校的鋼琴教學在多元化的背景下能夠得到長足發展。
[關鍵詞]多元化背景;地方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7)02-0031-02
社會多元化的發展進程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得到了發展,由不斷加強的世界一體化趨勢為基礎,讓各國之間的聯系愈加緊密。不同的文化在全球化趨勢的促進中不斷地融合、碰撞,對各個領域都有著一定影響,帶來了或多或少的改變和變化。在音樂藝術領域,尤其是鋼琴演奏方面這樣的變化格外明顯,作為一種西洋樂器,鋼琴與傳統樂器之間的差別十分明顯,其演奏方式也是各不相同。但是由于它的優雅和“紳士”,鋼琴演奏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可,在音樂藝術領域逐漸擁有了重要地位,很多高校也將鋼琴演奏作為音樂教學的重點。鋼琴這種純粹的西方樂器想要與我國文化進行融合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同時多元化背景的迅猛發展,也使鋼琴教學中的問題凸顯出來。
一、“多元化”背景含義探析
社會不斷的發展,“多元化”在近幾年被提起得愈加頻繁,這一詞匯其實說的就是文化的多樣性或者是多樣的文化,屬于適應社會發展產生的新詞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了保證人們正確理解多元化,特別將這個詞進行了詳細解釋,“它主要是關于相同的文化內部中不同的文化因素或者是不同文化的知識和理解,以及它們與世界不同文化之間形成的聯系和交流。由現今社會的趨勢可以看出每個國家都會面臨這一趨勢,但是多元化是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并非是文化的消亡和生日,因此從中我們可以了解他國文化,完善本國文化”。
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在多元化背景的推動下產生了一定變化,使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更加繁榮。高校鋼琴教學作為音樂藝術的重要內容,對不同的文化因素取長補短,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促進了高校音樂教學的發展。
二、高校鋼琴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在教學中依然采用傳統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這種形式已經無法滿足高校中鋼琴教學的需求了,我們稱之為鋼琴專業個別課,屬于經典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這種模式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認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在高校感情多元化教學模式中也會加以使用,但是不是單獨的、唯一的一種教學形式出現。
(二)鋼琴教學課程設置傳統化
在高校的鋼琴教學中,課程設置體現出了過于傳統化的特點。隨著社會的發展,課堂教學中可以使用相互討論、相互觀摩的形式,鍛煉學生們對音樂的熟練程度,音樂的發展十分迅速,因此課程設置的傳統化不利于學生們學習進程的推動。國外的很多國家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心理素質與音樂表現,因此小集體教學受到了廣泛的歡迎,這種模式也可以在我國高校教學中應用,老師和同學組成一個小集體,針對一個難點或者技巧進行研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從不同角度接受教師的指導,也能夠促進教學模式的多元化發展。可以說是個別課程教學的一種補充,兩者相結合能夠保證鋼琴教學的更好發展。
(三)以教師為教學的核心,忽視學生主體作用
鋼琴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十分活躍的,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保證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良好性。筆者接觸過很多不同國家的學者,在與他們的討論中體會到了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性。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夠正確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多元化的鋼琴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和結構也有了一定的變化。在韓國的一些高校中,教學領域的教師就避免了單一、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以學生為主的模式,能夠促進學生們對鋼琴音樂的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加直觀地發現學生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4)鋼琴教學考核機制過于單一
考核機制的單一使學生的能力不能夠得到全面的體現。高校的鋼琴教學中推行的新的考核方式是對高校教學和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評價,這樣能夠體現出學生們的優缺點,發現教學中的不足,使教師和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促進多元化教學模式的發展。
三、高校鋼琴教學的必要性
鋼琴教學作為一門選修課程,主要的作用是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提升學生的音樂修養,保證學生素質發展的全面性。這種鋼琴教學的要求并不高,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們能夠掌握基礎的鋼琴演奏知識,對一些經典的曲目有一定的認識,能夠對情操進行陶冶,放松身心。但是在以鋼琴為專業課程的學習和教學中,則有著更加繁重的責任。學生們將鋼琴作為專業學習,首先要對基礎知識有著扎實的基礎,培養過硬的專業素養,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傳授專業知識之外,還要注重鋼琴素養的培養,為他們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鋼琴教學可能有不同的需求,但是不管是哪一種對于學生的素質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要格外注意高校的鋼琴教學。
四、多元化背景下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
(一)加強文化教育
高校的鋼琴教學模式為了滿足鋼琴發展的要求,適應多元化的社會需要進行創新和改革。因此我們不僅僅要注重學生們文化課程的學習,還要保證綜合素質的提升,除此之外要讓學生們加深對西方文化的了解,能夠區分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不同。扎實的文化知識是學生們代入性的基礎,加深對作品的了解,能夠更好地體會作品的情感內涵,將作品中的感染力展現出來。藝術之間是相通的,鋼琴藝術也不例外,文化知識的深厚能夠促進學生們對鋼琴作品內涵的更好詮釋。
(二)提高教師專業修養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古語中體現出了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為了讓高校學生的鋼琴修養得到提高,要注重加強教師的培訓,使其提高自身的專業修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用自己的專業素質進行教學之外,還要能夠解答學生們的問題,在日常行為中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會對學生藝術修養形成過程有著深遠影響。高校為了保證這一目的的實現,要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使其不斷提升,在教學中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
(三)拓展鋼琴教學內容
學生學習的廣度和寬度以及藝術道路的方向和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高校鋼琴教學內容的影響,因此高校要致力于在日常的鋼琴教學中融合多樣的鋼琴文化,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寬度和廣度,滿足鋼琴多向發展的要求。這樣能夠將西方各國的優秀鋼琴作品引入到教學過程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學習范圍不再受到限制,促進了學生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進而創作出更加優秀的鋼琴作品。在選擇作品的過程中要適當地擴大范圍,不能夠只學習經典的作品,要嘗試不同類型的新作品。學生們在學習了不同類型的作品之后,能夠豐富他們的視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能力和欣賞水平。
(四)根據文化差異合理調整教學模式
難以與多元化社會的發展趨勢相適應是現今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主要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文化之間的差異,因此要從文化方面進行根本上的解決。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差異是由文化差異決定的,為了克服這個問題,高校針對鋼琴文化的差異對鋼琴教學模式進行調整。每個學生在多元化背景下會受到不同的培養和熏陶,所以學生們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也有著很多差異。高校的鋼琴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文化之間的差異,也要將學生的統一意識進行引導,以此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過程中,要以教學的實際情況為基礎,調整要具有條理性、根據性,讓學生們能夠進行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教師在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文化的差異性,讓學生們能夠充分表達自己。
結語
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就是多元化,能夠不斷的發展且具有可持續性,誰也不能阻止它發展的步伐,因此我們要端正心態迎接這一趨勢。再者說,多元化的背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讓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交流和理解更加方便,高校的鋼琴教學在社會背景下產生了變化,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能夠進一步推動高校音樂藝術道路的發展,促進其與社會發展潮流相適應。在進行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創新和改革的同時,要以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現狀為基礎,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文化素養,促進學生國際視野和多元化發展意識的拓展,讓學生們參與到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中,促進高校音樂藝術的長足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張晶瑩.關于高校鋼琴教學的幾點思考[J]. 音樂創作, 2013(06) .
[2]秦賢榮.簡析在高校鋼琴教育改革中的問題[J]. 藝術研究, 2013(01) .
[3]王九彤.新世紀以來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理論的對外借鑒[J]. 音樂研究,2011(06) .
[4]黃因.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J]. 音樂研究,2007(01) .
[5] 劉芳.我們愿意付出,因為我們熱愛——寫在“2013全國高等音樂院校鋼琴藝術指導學科發展論壇”后[J]. 鋼琴藝術, 2014(02) .
[6] 曾旭.提高高校鋼琴教學實效性的幾點思考[J].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12) .
[7] 馮曉琦.培養學生鋼琴學習興趣的方法探討[J]. 才智,2009(03).
[8] 苑韻.談高校多元化鋼琴教學體系改革[J]. 藝術教育, 2008(02) .
[9] 張霞.普通高校音樂學專業鋼琴主修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 藝術教育,2006(05) .
(責任編輯:郝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