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和平
【摘要】高校校園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共同的特點,它們都倡導與時俱進,都是對傳統舊文化到新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過程,都需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念去看待當下,引導未來。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校 校園文化
高校校園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共同的特點,它們都倡導與時俱進,都是對傳統舊文化到新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過程,都需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念去看待當下,引導未來。所以要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的高校校園文化氛圍,形成融合教育,它一方面保證了校園文化朝正確方向發展,永久保持了校園文化的先進性與高勢能,一方面也為高校教育的實施創新開拓了新思路,使融合教育理念的傳播速度更快、更廣泛。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校園文化共建融合教育的創建思路
(1)挖掘高校物質文化基礎價值從高等教育目標———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講,高校為大學生所提供的物質文化資源已經相當全面,但有些高校對自身物質文化基礎的挖掘還并不到位。因此高校為了有效迎合核心價值觀理論,實現融合教育的全面開展,就應該構建4點思路。第一,合理設置專業學科課程,尤其要重視思政教學與文化教學的有機結合,例如在語文、地理、外語教學中傳播社會主義價值觀思想,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學習的思維方式;第二,要建設擁有高思想覺悟的教師隊伍,只有教師擁有足夠高的思政水平,學生才有可能受到良好的融合教育指導;第三,要豐富校內現代化軟硬件設施,包括對計算機室、圖書館、實驗室相關數據資料、藏書以及基礎設備的豐富,要實現校園網的全面覆蓋,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校內學習及輿論空間;第四,要美化衛生校園環境,始終保持校內景色充滿活力和生機,讓大學生感覺到自己能在如此美好的環境中學習而愉悅。筆者認為理想的校園美化環境可以培養和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良好的言行舉止,對他們身心健康的向上發展也有益無害。
(2)凝練文化精神引領融合教育價值所謂文化精神就是指高校所蘊藏的豐富精神財富,它也是整個學校師生為達到共同理想目標的一種亞文化力量。具體來說它就包括了高校的教育模式、辦學質量、價值規范與校內文體活動組織。應該從大學生一入學開始就突出校園文化精神灌輸,同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融合教育體系,在軍訓、新生入學典禮等等活動中有所體現。大學生在校期間,高校還應該從校訓、校風、校徽、校歌、學風等方面來培育和塑造大學生,凝練以融合教育為基礎的精神文化教育,幫助他們樹立信仰,注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靈魂,從深層次影響大學生的人生觀。而在大學生即將畢業階段,還應該在諸如社會入職心理咨詢交流、客座講座、就職輔導教育活動中結合融合教育,培養和堅定他們的意志品質,讓大學生明確自身未來發展的方向,包括他們對社會的責任與使命。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校園文化共建融合教育的現實意義
社會核心價值觀與校園文化形成融合教育是目前新形勢下我國社會及教育發展的共同需求。在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校園教育及大學生素質都有所提高,對未來高校培養輸送社會所需要的全面綜合型人才也更為有利。
(一)對價值沖突的化解與文化安全維護
目前,社會轉型所產生的價值沖突與外來文化思潮爭奪無處不在,它為校園教育文化發展帶來了諸多矛盾,所以此時有必要在校園文化體系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引領校園文化價值導向,整合各種價值沖突。高校所處的文化環境特殊,校內校外文化環境也有不同,所以當社會上一元價值論所引起的“社會失范”現象嚴重影響到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學生時,就很容易導致他們在未踏入社會前就陷入迷茫,這無論對他們的思想境界還是心智發展、人生閱歷積累都有一定負面影響。當然,開展融合教育的另一大現實意義也在于讓大學生明確自身在未來的社會價值,讓他們明白自己在未來成為社會人的責任意識與奉獻意識,讓他們知道他們之于國家、之于社會層面所存在的意義,這也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家、社會、個人”三位一體的綜合發展價值理念。因此,一定要開展融合教育來凈化高校校園文化氛圍,早日形成大學生的社會文化價值追求思維,幫助他們在思想和知識層面同步成長。
(二)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這種融合思維來拓寬自己的工作路徑,進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創新,實現實效性發展機制。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是與校園文化、社會文化、家庭文化的多重交融,它更加注重圍繞校園文化所展開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以網絡與實踐教育作為第二課堂,希望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思想向良性方向發展。為此,高校也會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升級校園文化活動,將諸如五四青年節、勞動節等等重大節日與校園文化思維結合起來,利用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更多大學生參與其中,一改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動式接受教育”的弊端,實現“主動探索式教育”。讓大學生在融合教育過程中實現自我思想教育和自我能力提升,真正做到以融合教育為新內核的思政教育內外化統一。
(三)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高校校園文化講究培養內容和培養何種人才類型,因此它配合新素質教育正在實現對大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帶來的是指引大學生朝著何種方向發展,它就是高校校園文化傳播的風向標。高校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為了抵御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所存在的不良思潮,讓大學生更加熱愛祖國文化,培養他們強大的向心力與凝聚力,給他們創造一個具有包容性、科學性、人文性、思想性的多位一體校園文化環境。以他們為基礎核心來實現全面提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他們的自我人生價值作為終極目標來體現融合教育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唐開鵬,陸晶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研究———從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的視角[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
[2]陳古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