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盼盼
摘 要:巴彥淖爾市作為內蒙古主要的農業產區,農業物流的發展對地區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章從巴彥淖爾市的土地流轉現狀與農業物流發展現狀出發,分析了農村土地流轉對農業物流行業產生的影響,提出了從政府科學引導、物流基礎設施完善、信息系統化平臺建設、物流人才引進、土地集約化應用5方面,引導巴彥淖爾市農業物流健康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巴彥淖爾市農業物流;土地流轉;物流基礎設施;物流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F259.27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As the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ing area in Inner Mongolia, Bayan Nur c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circul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logistics in Bayan Nur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rural land circulation on the agricultural logistics,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rom government scientific guidance,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 information systematiz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logistics talent and land intensive application to guid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logistics.
Key words: Bayan Nur city agricultural logistics; land circulation;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巴彥淖爾市位于中國的北疆,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著名的河套平原之上,地區土壤肥沃、自流引水灌溉系統發達,是內蒙古最重要的農業產區,素有“塞外江南、黃河明珠”的美稱,主要的農作物產品有乳制品、牛羊豬肉、羊絨、糧油、番茄以及瓜果蔬菜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使得巴彥淖爾市的農產品產量豐富、品種眾多、營養價值極高,廣受消費者的喜愛,特別是磴口的華萊士更是享譽全國。目前,巴彥淖爾市的農產品貿易已經初具規模,成為了地區的支柱產業。
現代農業物流業,作為農業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其高效穩定、健康科學的發展對促進巴彥淖爾市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改善農民生活水平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形勢下農村土地流轉制度的不斷放寬,也給巴彥淖爾市物流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研究土地流轉視角下的農業物流,對轉變巴彥淖爾市農村經濟增長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激活農業產業生產動力、增強綠色產品的輸出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巴彥淖爾市農業物流的發展現狀
巴彥淖爾市依托其優越的區位優勢與地理環境,成為內蒙古農產品的主要貿易輸出地,推動了巴彥淖爾市農業物流業的飛速發展。同時,由于巴彥淖爾市農業物流業起步較晚,還存在許多制約物流行業快速發展的問題與矛盾。巴彥淖爾市政府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的存在,在巴彥淖爾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將發展現代物流業重點建設項目列入規劃,其中農產品物流園區項目包括烏拉特前旗大型農產品物流園區項目和臨河區四季青農畜產品物流中心項目。目前,巴彥淖爾市農業物流業的發展具體呈現如下特點:
1.1 地理位置優越,為現代物流業發展提供了明顯的區位優勢
巴彥淖爾市東臨包頭,西接阿拉善盟,南與鄂爾多斯隔黃河相望,北部與蒙古國接壤,擁有國界線369公里,具有自治區對外開放的兩個重要的陸路口岸巴格毛都和甘其毛口岸,是兩個“金三角”經濟帶的重要銜接點,也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戰略地區之一。巴彥淖爾市交通便捷,目前已經形成了以國道、省道、鐵路、機場以及鄉村柏油馬路為主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并且與西北、華北的大動脈丹拉高速(丹東—拉薩)、包蘭鐵路以及101國道連接,貫穿全境。獨特的區位優勢,使得巴彥淖爾市既可以與俄羅斯、蒙古國直接通商,發展對外貿易,也可以借助阿烏巴經濟發展區(阿拉善—烏海—巴彥淖爾)的區位優勢與鄰近的金昌、張掖、酒泉以及銀川等地區加強經濟合作,為農業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1]。另外,黃河流域流經巴彥淖爾市345公里,豐富的水資源也為農產品落地加工提供了有利保障。
1.2 農副產品資源豐富,農產品物流要求逐步增加
巴彥淖爾市土地資源豐富,土壤肥沃,農副產品種類多樣、產出率高,為農業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2015年,巴彥淖爾市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60萬hm2,各種農副產品產量達1 136.5萬噸,包括小麥、玉米、油料、豬牛羊肉以及牛奶、山羊絨等。另外,巴彥淖爾市晝夜溫差大,年日照時間長,特殊的氣候條件使得巴彥淖爾市農產品具有獨特的優勢:小麥粉質潔白細膩、面筋柔韌度強;瓜果蔬菜肉質厚重、維生素含量高、品質佳;葵花籽顆粒飽滿、肉多皮薄;肉制品綠色、營養健康,高品質的農產品深受國內外高端市場的青睞。與此同時,巴彥淖爾市通過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承接,引進了一批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包括中歐公司、恰恰瓜子、中糧集團與大羅素番茄等,并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發展起來一批包括河套酒業、維信羊絨、恒豐面粉、正欣瓜子等在內的本土企業。大量農副產品的出口極大地促進了巴彥淖爾市農業物流業的發展,也對巴彥淖爾市物流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1.3 物流技術相對落后,無法將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快速轉化成市場優勢
雖然巴彥淖爾市物流業已經初具規模,但大多數物流企業還局限在傳統的物流行業中,缺乏現代物流觀念,與很多現代化的大型物流企業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的問題表現在:物流園區總體布局規劃不合理,缺乏統籌協調管理;物流行業的基礎配套設施相對薄弱,服務方式比較原始單一;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不夠完善,缺乏現代化的物流意識;物流行業政策不夠完善,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特別是對于農業物流來說,由于農副產品的特殊屬性,在生產、運輸、儲存、銷售等環節需要特別強的專業性,因此發展農副產品物流業時要充分考慮農副產品包裝難、儲存難、運輸難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加強各項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互聯網+”背景下的農牧業產業與商貿物流產業的融合發展[3]。
2 巴彥淖爾市農村土地流轉現狀
2.1 巴彥淖爾市農村土地流轉概況
巴彥淖爾市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地資源豐富,總耕地面積有60萬hm2,人均耕地面積0.35hm2,是全國人均耕地面積的3.5倍,目前土地經營呈現耕作細、規模小、農產品多元化的特點。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外出務工人員的大量轉移,農村土地粗放經營以及撂荒、半撂荒的現象越來越突出。農用土地的自由流轉為提高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以及城鄉統籌發展,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為提高農業市場的有效競爭力提供了有效的解決辦法。調查數據顯示,巴彥淖爾市近年來的土地流轉面積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截止到2015年,巴彥淖爾市土地流轉面積累計達到18.4萬hm2,占全部耕地面積的30.7%,涉及農戶數量8.5萬戶,約占農戶數量總數的35.6%。其中,千畝以上規模化經營的土地流轉面積有2.8萬hm2,占總流轉面積的15.4%。
2.2 巴彥淖爾市農村土地流轉模式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土地流轉步伐的不斷加快,巴彥淖爾市的土地規模經營成效顯著。目前巴彥淖爾市的土地流轉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植養殖大戶帶動型。種養殖大戶通過土地流轉,帶動周邊農戶實現土地機械化、規模化經營,這種類型土地流轉面積占總土地流轉面積的75.9%。第二,企業租賃經營型。巴彥淖爾市有代表性的一些企業及農副產品公司通過租賃土地來實現規模化經營,從而形成自己的產業基地,這種類型的土地占土地總流轉面積的20.4%。第三,合作社帶動性。農牧民為了降低風險與生產成本,通過組建專業的合作社,集中展開土地的規模化經營,該種土地占土地總流轉面積的2.7%。第四,家庭農場集中型。家庭農場通過租賃、轉包等形式將土地集中經營,這種土地占土地總流轉面積的1%。
隨著巴彥淖爾農村土地流轉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問題慢慢暴露出來。首先,從土地流轉模式來看,種養殖大戶是巴彥淖爾市土地流轉的主體,但總體數量還偏少,農民流轉土地的積極性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巴彥淖爾市農村土地各項基礎設施相對比較完善,機械化程度普遍高,導致土地流轉價格的偏高,種養殖大戶的土地經營成本過高。其次,現代農業后勁不足,土地流轉效益低下。目前巴彥淖爾市農村土地大部分仍以傳統農業為主,耕作過細、規模小,規模化經營耕地面積偏少,農業產業效益低。最后,土地流轉方面的政策不完善,缺乏后續保障機制。目前農村社會保障事業比較滯后,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夠健全,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大于土地功能。農民流轉土地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從而制約著土地規模化經營[4]。
3 農村土地流轉對巴彥淖爾市物流行業的影響
3.1 土地流轉帶動了農業產業化經營,對農業物流業需求形成有效刺激
農村土地流轉可以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促進土地適度規模化經營,有利于發展農業標準化生產與集約規模化經營。目前,巴彥淖爾市種養殖大戶流轉的土地面積有13.6萬hm2,占整個土地流轉面積的75.9%,是農村土地流轉的主體。其中,千畝以上規模化經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企業、種養大戶以及家庭牧場94家,經營面積有2.8 hm2,占土地流轉面積的15.6%。農業產業規模化經營不斷擴大,對農業物流行業形成了有效刺激,使得物流業需求不斷擴大。
3.2 土地流轉加大了企業對農業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
巴彥淖爾市通過出租、轉讓、互換、轉包等這些方式將土地流轉,形成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農牧業公司、產業基地以及一些大型農場。這些承租者為了提高規模化經營的經濟效益,會通過集資、引進外資以及政府資助等方式將一部分資金用于農產品相關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農產品交通運輸網絡、農產品加工、運輸、儲存、配送以及市場等基礎設施[5]。
3.3 土地流轉逐步健全了物流信息平臺,形成完善的物流產業鏈
目前,巴彥淖爾市很多物流企業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導向,農副產品物流還停留在傳統的物流行業。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農產品的規模化、集約化程度還不足,農副產品產地比較分散,相應的物流運輸也需要分散進行,從而導致物流效率低下。隨著土地流轉工作的不斷深入,農業產業集約化程度提高,物流需求變得相對集中,加上農牧業以及相關的一些龍頭企業投入越來越多的資金用于農產品物流信息平臺與經銷網絡的不斷完善,使得巴彥淖爾市通過物流平臺這個媒介,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農業產業物流鏈[6]。
3.4 土地流轉壯大了農業物流主體隊伍,培養了一大批農業物流人才
土地流轉改變了原先農業粗放式的經營模式,農產品物流市場也越來越被廣大投資者看好,大量的資金涌入進來用于農業物流的技術開發與改進,不僅解決了物流行業資金短缺的問題,也吸引了一大批從事農業及農業物流行業的專門人才。此外,在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背景下,很多畢業生選擇回鄉創業,特別是對于巴彥淖爾市這樣一個以農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地方來講,很大一部分人直接從事了農業及農業物流相關的工作,這也進一步壯大了農業物流的隊伍,解決了一大部分的就業問題,同時也為巴彥淖爾市培養了一大批農業物流人才。
4 促進巴彥淖爾市農村土地流與農業物流的協調發展
4.1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營造健康的物流環境
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是農業物流得以健康發展的先決條件。近年來,雖然巴彥淖爾市的土地流轉面積不斷增加,但占總耕地面積的比例相對較低,粗放式經營的模式還比較普遍。政府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不斷完善農村保障制度,在此基礎上通過科學的引導,鼓勵各地農戶積極參加到土地流轉的工作中來,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并發展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此外,政府應提高對農產品物流重要性的認識,加快農產品物流標準化進程,制定和健全農業物流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并加大對農業物流系統建設的專項資金投入,有效促進農業物流的健康發展。
4.2 加強物流基礎設施投入,重視農業物流信息化平臺建設
農業物流的效率和效益是與農業物流信息密切相關的。目前,巴彥淖爾市的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信息系統都還不夠完善,缺乏有效的產品信息和交易平臺,無法滿足日益壯大的農產品流通需求,產品在流通過程中損失嚴重,極大地影響了農業物流的效益和效率。巴彥淖爾市政府及各級土地承租主體,應加大對物流信息化平臺的資金投入,在農村原有的物流信息系統基礎之上,逐步完善通訊網絡硬件及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形成以縣為中心的縣、鄉、村三級網絡系統,建立現代化的物流綜合服務信息平臺,從而實現平臺共享,物流、商戶、農戶的適時互動,提高農牧業行業的整體科技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明進,蒙向軍,田文萍. 對加快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現代商貿物流業發展的思考[J]. 內蒙古統計,2013(5):57
-59.
[2] 王鳳香. 巴彥淖爾市現代農業物流發展模式研究[J].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55-59.
[3] 陳銀鳳. 巴彥淖爾市大力發展農產品物流[J]. 物流科技,2010(7):14-16.
[4] 周瑞東,馬曉花,張斌,等. 對巴彥淖爾市農村土地流轉與規模化經營的思考[J]. 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6):27-29.
[5] 徐娥,周潤東,韓文清. 巴彥淖爾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現狀及改進建議[J]. 華北農學報,2007(22):138-140.
[6] 張光明,程廣超,周梅芳. 農村土地流轉背景下廣西農業物流的發展對策[J]. 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6):22615-22616,2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