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嘉
摘要:閱讀模式的研究對初中英語閱讀課堂起著相當大的作用。基于三種主要的閱讀模式,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擴大學生詞匯量,如何豐富學生知識面,如何讓學生輕輕松松學習英語上。同時,教師已經開始打破以往讓學生機械記憶單詞模式,注重策略的教授,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模式 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3-0156-01
近年來,人們對英語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如何學好英語、將英語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儼然成為家長、教師關注的重點。縱觀英語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閱讀這一部分是一塊最“難啃”的骨頭,是歷年來學生學習、教師教授的重難點。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不應該局限于讓學生背單詞,而應該注重于整個閱讀的過程。閱讀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因此,要想真正意義上達到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目的,離不開教師的仔細琢磨。教師通過傳授多種多樣不同方面的知識,以此來提升學生閱讀的綜合能力水平。由此,我們有理由認為閱讀模式的研究對英語閱讀的教學一定會有所幫助。
一、文章閱讀的三種基本模式
(一)材料驅動模式
材料驅動模式,顧名思義,是指從你看到你所要閱讀的材料的第一眼開始,一直到你內心真正了解整個材料的含義停止,這是一個自下至上的過程,整個過程圍繞著手中的資料開展,逐詞逐句地對材料內容進行翻譯,直到掌握整個材料的含義。這種閱讀的方法與大多數人對閱讀的直觀認識相符合。但是,其并沒有從根本上揭露認識的本質,存在較大的片面性與局限性。
(二)概念驅動模式
與材料驅動模式的理念恰恰相反,它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與其他理論不同的是,它認為閱讀并不是一個精細加工過程,閱讀是一個理解文章大致意義,把握整體的過程,而并不應該把每一個單詞的解釋列出來。閱讀它不是一個簡單的直觀的翻譯詞句的過程,而是一個對大量信息加以篩選的過程。通過和大腦中已經存在的內容相結合,依據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從而對新的閱讀材料的內容加以理解和推論,它把重點放在已經存在的知識經驗上,但這也體現了該模式一個致命的缺點,即忽視了對材料本身的理解,也具有相當大的片面性。
(三)交互作用模式
為了彌補材料驅動模式和概念驅動模式的不足,一種新興的模式油然而生,即將兩種模式結合的交互作用模式。該模式打破傳統對閱讀的直觀認識,表明閱讀不是某個單一的模式獨自完成,而是基于兩種加工交互作用從而創造出來的,通過文章中顯而易見的字面意思與已有的知識經驗的有機結合,最終形成整個閱讀過程。這種過程是基于讀者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對閱讀材料加以猜測和估量,緊接著用閱讀材料的輸入信息對之前的猜測和估量進行驗證。
二、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盡管上述理論各不相同,但是通過研究,各自提出了自己對閱讀的見解。不論其優勢和劣勢,都在某種程度上闡述了閱讀的過程,揭示了整個閱讀的基本過程,對英語閱讀教學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一)注重詞匯積累,擴大學生詞匯量
通過了解相關理論內容,我們不難發現閱讀過程離不開字詞的掌握。學好英語的第一步就是掌握大量詞匯,有了詞匯量的支撐,學生做閱讀才有底氣。一篇文章中,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多少直接影響讀者對整個文章的理解,這就好比不認識字何談理解文章大意。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每個人的短時記憶水平是有限的,如果讀者的詞匯量達到一定程度,他們便可以對文章中大多數詞匯下意識地做出反應,從而給其他水平加工騰出空間,由此可以促進其更好地理解文章。反之,匱乏的詞匯儲備對學生理解文章大意不利。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詞匯的積累,鼓勵學生爭做“班級的小詞典”。
(二)多方面傳授知識,豐富學生文化底蘊
根據交互作用模式的相關理論,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僅受材料表面字句的影響,還受到其原有知識水平的制約。同一篇文章擺在不同的學生面前,哪怕這些學生知識儲備相差無幾,但由于個人知識經驗的差異,因而對文章理解的深度不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平時的閱讀講授過程中,以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為參照,結合閱讀材料的背景文化,以滿足學生需要為主要前提,以教學大綱為依托,多多給學生擴充知識面,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當然,如若想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必須要求教師自身不斷學習與提高,為學生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
(三)傳授學生有效的閱讀策略
古往今來,死讀書一直都不被提倡。學習時間長短和學習效果并不一定成正比,掌握學習策略才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而學習講究策略與方法,并注重課下和交流方面。因此,閱讀課堂亦是如此,教師應該把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結合學生課下的大量練習,一定可以達到滿意的效果。好的閱讀策略有很多,其中被大家廣泛喜愛和推崇的有瀏覽法、查讀法等。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策略往往可以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這樣一來既省時又省力。
三、結語
理論指導實踐,以上三種閱讀模式為教師日后的閱讀課堂提供了一些啟示。當教師運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閱讀,當學生從心底渴望學好閱讀,當家長時常督促學生積累知識,當他們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學生的閱讀水平一定可以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必隱.閱讀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2]張慶林.當代認知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