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梅
摘要:民族音樂文化在音樂的發(fā)展道路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初中音樂教育中更是如此。通過學習具有深刻內涵的民族音樂,能夠幫助學生增強民族榮譽感和愛國主義情操,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音樂文化。基于此,本文重點研究了民族音樂文化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傳承。
關鍵詞:民族音樂 初中音樂教學 傳承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3-0183-01
在初中音樂教育中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有助于發(fā)揚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還能夠提高中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另外,我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隨之演變的民族音樂文化也是多種多樣,各有不同,這些經典的作品不僅僅是情感結晶,更是我們民族發(fā)展的根基。通過加深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了解,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體會民族文化。
一、民族音樂文化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體現(xiàn)
(一)豐富的民族音樂資源
民族音樂的種類繁多,表達形式多樣,歌曲數(shù)量也十分可觀,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豐富歌曲種類,從勞動號子、長調、短調等多個種類,笛子、二胡等多種樂器選取歌曲,能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民族音樂,避免音樂鑒賞的單調性。
(二)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
民族音樂的產生背景大多數(shù)都伴隨著生動的民族故事,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初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結合這些故事來分析講解音樂能夠增強學生們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內涵。把音樂置于相應的背景中也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印象更加深刻。也可以通過對比民族音樂和現(xiàn)代音樂的不同之處,來發(fā)現(xiàn)總結民族音樂的優(yōu)秀文化特點。很多老師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設計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了和諧的音樂欣賞氛圍,為學生們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民族音樂文化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展現(xiàn)出的重要意義
(一)民族音樂的經典性
民族音樂諸如教材中出現(xiàn)的《茉莉花》《梁祝》《二泉映月》等,都是經典并且廣為流傳的作品。加強民族音樂在初中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能夠幫助提升這些經典作品的流傳度,保證這些寶藏不會被時代所拋棄。我國民族音樂題材多樣化、種類繁多,依據地區(qū)、題材等的區(qū)別,展現(xiàn)出了不同的風格。初中的民族音樂教育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在這一階段加強民族音樂的教育比重也更好地展現(xiàn)了民族音樂的經典性,并對之進行了相應的保護。
(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水平
民族音樂含有豐富的生活氣息和豐滿的人性內涵,并且十分絢麗多彩。在初中音樂教育中突出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地位,其主要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學生們的音樂技巧,更是為了初步培養(yǎng)學生們的音樂素養(yǎng)。同時,民族音樂的多樣性還有助于學生們更全面地理解我國音樂的構造與發(fā)展。
(三)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作為民族本質最完美體現(xiàn)的民族音樂代表著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也展現(xiàn)了一個民族的尊嚴和意志力,我們可以透過民族音樂來體會民族文化,也必須結合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認識民族音樂。在結合民族文化,體悟民族音樂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一個民族的痛苦和歡樂,靈魂與思想,從而對我們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產生敬畏之心與熱愛之情,提升學生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三、怎樣更好地在初中音樂教育中傳承民族音樂
(一)在文化中進行傳承
只有借助文化的有力沖擊,才能更好地展現(xiàn)音樂的活力,在初中民族音樂的教育中,教師應該結合音樂的背景、歷史發(fā)展以及意識和形態(tài)多方位地向學生們解讀,也只有當音樂被放在合適的環(huán)境中,其意義才能得到充分解讀。師生雙方在學習解讀的過程中更加應該著重于處理音樂和文化的相輔相生的密切關系,而不是音樂技巧等方面。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可以在介紹一首歌曲時,引用多首同類型的歌曲,讓學生們通過歌曲之間的共同與不同點來發(fā)現(xiàn)歌曲的特點、基本風格和地方風格。也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展現(xiàn),如一首歌曲用鋼琴、笛子、二胡等不同樂器來分析鑒賞。在此基礎上,寫下對每首歌曲的感受與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研究。
(三)鼓勵學生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
傳承不應該只是欣賞或者鑒賞,更應該依靠新的藝術創(chuàng)造,在民族音樂的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shù)毓膭钣谢A的學生獨立進行相應的藝術創(chuàng)造,來擴展我們的民族音樂組成部分。通過營造一個積極的和諧的音樂氛圍,來引導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音樂境界,從而引發(fā)出更多的靈感,這是維持民族音樂的鮮活生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
四、結語
民族音樂作為在初中音樂教育中占據絕對優(yōu)勢地位的重要組成部分。足以引起每一個音樂教師的重視。寄托著我國民族巨大精神力量的民族音樂,代表著我國的民族意志力、民族發(fā)展故事和豐富的文化,在初中階段加強對民族音樂的教育能夠有利學生發(fā)展愛國主義情操和國家榮譽感,同時建立正確的人生以及價值觀。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采用對比結合法、文化融合法等方法,讓學生充分體驗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特點,讓民族音樂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袁麗.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實現(xiàn)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西部素質教育,2017(2):137.
[2]范立芝.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142-145.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