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珍


【摘要】“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課程,為了使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適應社會需求,本文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技能要求為目標,將從“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組織、教學方法入手,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方法;教學組織
一、引言
計算機網絡是當今最熱門的學科之一,尤其是近些年來,Internet已深入千家萬戶,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緊密結合并不斷發展的一門學科。在當今這個網絡化和信息化的社會中,計算機網絡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計算機網絡知識在一個人的知識結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一個人的自身發展也起著重要作用,更影響著一個國家的信息化水平。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必須要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本文以湖南軟件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現狀進行了教學研究。
二、研究的內容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課程引入網絡工程和網絡管理職業技術標準和規范;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掌握網絡工程和網絡管理的基本技能。
1.教學組織
課程設計的思路:根據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為使學生能夠承擔搭建小型網絡、管理小型網絡、維護網站等工作,本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以就業為導向。從計算機網絡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崗位技能要求為中心,組成多個教學項目;每個以項目、任務為中心的教學單元都結合實際,目的明確。教學過程的實施采用“理實一體”的模式。理論知識遵循“夠用為度”的原則,將考證和職業能力所必需的理論知識點有機地融入各教學單元中。具體教學組織如下表1所示
2.教學方法與手段
2.1 教學方法
根據本課程的定位、目標和特點,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摸索出了一套對本課程特別適用的教學方法。通過采用這些方法,本課程的教學水平、教學效果和對學生的吸引力有了顯著的提高。最具特色的有:
(1)動畫解析。這是建立在現代教育技術之上的教學方法。它用大量的動畫細致、系統地解析教學內容,包括抽象的概念、結構、原理、流程等,把以往的抽象、枯燥的說教變為形象生動的動態展示和講解。這些動畫是在教師對講授內容充分提煉、對要傳遞的信息精心設計和安排的基礎上制作的,充分體現了的教學意圖和思路。在動畫中,力圖用最簡練的語言、最有用的動畫動作進行直觀的講解,而且把重點放在各知識點的關鍵點上。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法達到了以下目的:使抽象、難懂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易懂和容易掌握;提高了教學效率;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2)關聯類比。把本課程中的一些概念、設計策略和思想與現實生活中的生動事例進行關聯和類比。例如,把UDP和TCP比作現實生活中的郵政系統和電話系統等。
(3)啟發式教學。有意識地應用啟發式教學。例如:通過分析具體的系統,啟發學生思考其后的設計思想;通過講述現實社會中的一些策略,啟發學生思考在計算機系統中可以采用的類似策略;通過介紹教師自己科學研究的經驗和體會,啟發學生思考如何拓寬自己的思維空間等。在講述某些方案后,啟發學生去思考與之互補的方案以及折中方案。
(4)“森林”與“樹木”關聯教學法。首先讓學生逐一掌握相對獨立的網絡技術,然后通過綜合性的項目讓學生將相應的知識點關聯起來,最終使學生能夠獨立設計和組建完整的企業網絡。
(5)辨論式教學。選擇如IP子網劃分、OSPF、NAT等應用廣泛,但又容易概念模糊或配置相對復雜的問題,將學生分組進行辨論,使學生在辨論中加深對網絡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增強對技術的運用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2 教學手段
(1)建立真實的企業環境。實訓基地提供了真實的網絡環境,可以讓學生親自搭建網絡、親自動手調試、配置網絡,從而讓學生全面直觀地了解各種網絡設備和應用環境,真正加深對網絡原理、協議、標準的認識,為將來從事網絡工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充分利用網絡環境和資源。充分利用Internet、校園網、本課程網站和網上的資源,在網上開展教學活動,包括網絡課程學習、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課后復習、交互練習、課件下載、作業提交、專題討論、網上答疑等,使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方便地進行學習。
課程考核
課程考核時應按照項目分別考核,課程考核成績是項目考核成績的累計。專業核心技能課程不再安排期末集中考試。
每個項目成績都是從知識、技能、態度三方面考核,考核可依據提交的成果、作業、平常表現及小組互評的結果進行,考核方式可采用卷面、計算機模擬和實操,并按照一定的權重進行累計。其具體表格如下:
結語
本文對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進行了初步的研究,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技能要求為中心對教學組織、教學方法、課程考核緊了研究與探討。通過研究發現,對于實踐性和實用性很強的課程,運用動畫解析、關聯類比、啟發式教學、“森林”與“樹木”關聯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理論知識的傳授,最終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文益民,譚愛平.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內容項目化研究.計算機教育.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