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各種資源的緊張,對于土地進行合理化開發應用問題成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引起人們普遍的關注。因此,本文主要就土地整理的內涵、土地整理對生態環境影響兩個方面內容進行論述。
[關鍵詞]:土地整理;內涵;生態環境;影響
[引言]:土地整理是國家從保障土地資源進行合理化的應用、提高土地資源應用的質量和水平而提出的一項長期性土地資源應用規劃模式。在此模式的指導下,我們可以進行土地調整、調整土地資源應用的結構、方式、保障耕地數量平衡,注重對于土地補償政策的應用。具體來講,本文針對土地整理的內涵、土地整理對生態環境影響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和分析。
1、土地整理的內涵
從廣義上來講,土地整理指的是對于農村土地和市政土地的調整,從狹義上來講,土地整理指的是對于農村土地應用的結構、方式等進行合理化調整。其主要的內涵有:對于土地進行平整、對于土地的土壤進行改良、對于零散的地塊地形進行歸并、合理化的應用土地資源進行農田水利設施和田間道路工程的建設。而對于非農用地來講,主要是應用合理化方式對于交通水利設施用地、獨立的工況用地等進行合理化調整。對于我國來講,為提高農業勞動效率和水平、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持續進步需要對于土地進行合理化調整,提高土地利用的質量和效率,保障土地資源的安全性,為今后對其進行合理化開發提供良好保障。其主要應用的方式有:第一,進行小流域的治理,開展水土資源環境的保護、實行退耕還林工程。第二,進行高產農田的建設,提高糧食產量。第三,對于閑散、廢棄的荒地進行開發和應用,增加耕地的面積。第四,調整土地利用的結構,對于田、水、村、林等進行綜合性建設[1]。
2、 土地整理對生態環境影響
2.1土地整理對于生態環境安全的保障
通過合理化的進行土地整理有利于保障生態環境的質量和安全,使得人們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下進行生活、生產等等。具體來講,第一,我們通過對于土地應用結構、應用模式、土地產權方式、土地資源地塊的合并等等,可以有效性的提高土地資源應用的質量和水平,保障土地資源應用的安全和效率,確保區域生態環境自然的安全,有利于改善原有土地資源脆弱的地方,確保土地資源在今后可以進行持續性的應用,充分的保障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2]。第二,從具體應用的情況進行分析。通過土地利用結構的調整,我們可以適當的增加了生態用地的比重,進行生態建設屏障的設立,對于存在的沙塵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生態環境問題進行有效性的預防,保障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和工作的持續開展。而應用產權調整方式來進行土地整理,可以進一步的促進和完善我國土地利用結構、改善生態建設的社會環境,提升對于土地資源應用的水平。通過合理化的開展土地整理工程,可以有效性提升土地的生產力、防治水土流失問題,在提升土地承載力的同時,保護和改善了生態環境,使其與人類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等充分協調,全面性的保障我國生態環境的安全[3]。
2.2土地整理對于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土地整理對于生態環境會造成一些不利影響,需要我們進行認真的研究和仔細的分析。具體來講,第一,一些地方為增加耕地的面積,將原本的沼澤、湖泊、濕地等改造為耕地,使得這些生態環境的調節器失去以往凈化環境、降低洪澇災害、保障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也使得原本在濕地中棲息的生物無法在其進行繁衍生息,直接導致生物的種類降低,導致眾多病蟲害問題的發生,最終對于耕地中種植的農作物進行侵襲,使其作物的質量和品質受到嚴重影響。第二,我們現有的土地整理中缺乏有效性的生態規劃和景觀的保護。比如:沒有充分的考慮到土地整理對于氣候、動植物、自然環境、水文條件等的影響,還有一些土地整理項目充分的考察美觀,沒有對于周邊的道路以及其它景觀進行充分考慮。比如:一些城市中的土地整理充分的考慮經濟效益,沒有考慮到其對于周邊環境、景觀等的影響[4]。
2.3土地整理對于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
土地整理對于生態環境也在一些方面存在有利的影響。比如:第一,通過合理化的土地整理,可以保障農業、林業、漁業、牧業等充分協調,建立起合理化的生態系統,創立出和諧的自然環境。第二,通過有效性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有利于提升土壤的蓄水能力,增強其抗洪、排澇、抗旱的能力。應用合理化的農家肥等可以增強土壤的肥力,提升種植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而通過植樹造林、建設農田林網等工程可以改善農田的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的生態效益。第三,應用合理化的方式來進行農田生態環境的改善、土地資源的調整,可以充分的將農田資源進行有效性的應用,對于人地之間的矛盾充分緩解,提升耕地的產量和品質,有利于我國農業發展模式向現代化方向進行轉型,充分的實現自然與人類的和諧相處,為保障經濟的進步、社會的穩定貢獻出一份力量[5]。
結論:對于土地整理對生態環境影響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有利于我們應用合理化的方式來進行土地資源的整理,提高我國對于土地資源應用的質量和效率,保障土地資源整理中生態自然環境的安全,使得人類與自然環境保持和諧,為未來的發展和進步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朱鈺. 淺析評價土地整理生態環境影響的方法[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1:206.
[2]王軍,李正,白中科,鞠正山,王國茹. 土地整理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研究進展與展望[J]. 農業工程學報,2011,S1:340-345.
[3]劉世梁,安南南,王軍. 土地整理對生態系統服務影響的評價研究進展[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4,09:1010-1019.
[4]金合金. 土地整理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研究進展與展望[J]. 江西農業,2017,03:113.
[5]梁俊明. 土地整理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研究進展與分析[J]. 經營管理者,2015,17:248.
姓名:房芳(1980.07--);性別:女,籍貫:天津,學歷:研究生,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現有職稱: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環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