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之蝶
大河網3月16日消息,央視財經頻道“3·15”晚會曝光了鄭州三家企業涉嫌虛假宣傳、違規違法診療和銷售,飼料添加劑中濫用獸藥等問題,相關部門組成聯合執法組,迅速對涉事企業進行調查處理。對三家公司存在的問題,相關部門將依法依規進行深入調查處理,并及時公布調查處理結果。
點評:其實不僅是大河網有報道,執法部門已連夜奔赴耐克中國總部調查取證,執法部門連夜調查日本“核污染區”食品涉事企業,工商連夜調查互動百科……此刻,當多個“連夜調查”的重磅消息傳來,密集的“連夜調查”似乎只屬于“3·15”之夜。
一夜之間,“連夜調查”遍地開??墒恰氨榈亻_”畢竟屬于“3·15”之夜,今夜明夜呢,“連夜調查”會成為常態嗎?事實上,對于公眾而言,更想關注的不是哪里出了什么問題、什么事件,而是權益的有效維護、問題的妥善解決。民眾往往反感的是虛晃一槍開一些空頭支票,最不踏實或者說最怕的就是明明可以秒秒解決的問題偏偏一拖再拖,懸而不絕,甚至“沒有下文”。
當下,“四最”——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已成為不少地方應對和解決突發事件的重要方法,但“最嚴”透過什么來體現,自然包括到位的配合、速度、聯動,迅速有力的查處,而“連夜調查”正好就是這些關鍵詞的結合體?!斑B夜調查”,不應只屬于“3·15”之夜,還應屬于365天的每個夜晚,理應成為事件處理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