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玲+李雅鑫
【摘要】創新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指向標,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社會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時代要求,而高校教師的創新能力直接影響到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國家的創新型建設。因此,本文從分析高校教師創新能力發展現狀入手,闡述了目前高校教師創新能力較低的影響因素,提出了相應的高效教師創新能力培養途徑。
【關鍵詞】高校教師 創新能力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191-02
高等教育是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際應用型人才為主要任務,而高校教師的創新能力是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推進高校教師的創新能力發展,提高高校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培養高級人才,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大力建設創新性國家,但是從高校教師的創新能力來看,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求走,有許多的問題仍需要解決。因此,探究高校教師創新能力發展現狀,分析高校教師創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探索培養高校教師創新能力發展的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教師創新能力發展現狀及問題
創造型人才應該具有敢于面對困難的韌性,敢于冒險,敢于超越自我,充滿自信和對新事物保持開放性這樣的特征,但是從目前高校教師隊伍呈現出的整體精神面貌顯然是達不到的。真正具有創新能力的高校教師,首先應該具有的就是先進的、創新性的教育觀念,保持思想上開放性,能夠善于接受不同領域類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形成自身獨具的多元知識結構。其次,教師應該具有創新型的教學能力,用淵博的知識豐富課堂,在掌握教育規律的基礎上了解學生,從而選擇適宜的教學策略,以實現和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從我國目前高校學生的整體創新能力較低的現狀來看,確實反映了高校教師的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下面是從內外兩方面進行分析:
1、內在原因
(1)創新性知識儲備不足
高校教師作為培養社會創新型高級人才的主力軍,其自身的知識涵養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目前部分高校教師則出現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知識的更新程度緩慢,知識面比較狹窄等一系列問題。在信息更新如此之快的現代社會,這樣落后于知識、信息更新速度的學習步調,是難以實現高校教師自身創新能力的發展,對于高校學生來說,陳舊乏味的課本知識想要調動高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是難上加難。
(2)傳統教育觀念的阻礙
對于教師來說,教育觀念則是其教育事業道路上的指向標,對各類教育活動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當教師的教育觀念越老套陳舊,要發展學術、教學方面的創新能力,所受到的阻礙也將越大??梢姡惻f的教育觀念是造成我國高校教師創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的教育事業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我們不僅需要繼承前人的教育觀念,還需要順應時代潮流在繼承中發展,只有在發展中,高校教師才能真正形成創新能力。
2、外在原因
(1)學術成果的考核方式不科學
目前,在中國的高校中,科研能力的主要是以發表的論文數量及其等級層次來作為考核標準。不可否認,科研是評判高校教師業務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卻不能把科研作為唯一的考核標準,不同的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有的高校教師適合做科研,有的教師更適合課堂教學,但是為了評職稱,達到學校所規定的考核標準不得不做科研,這種完成任務式的科研方式,結果導致難以出現高質量的創新學術成果。
(2)知識產權制度不夠健全
知識產權制度主要適用于保護原創知識性成果,只有在原創者的權益得到保障之后,才能夠以更好地發展其創新能力。但是由于我國目前的知識產權意識比較淡薄,知識產權制度建立時間較短,在各方面的規定不夠完善,使得許多高校教師的原創學術性成果被抄襲,這無疑將創傷高校教師的創新積極性。
(3)經費投入不足
目前高校教師創新能力不足有另一重要原因則是高校在教研經費方面的投入較少,使高校教師沒有更好地條件去實現在教學、學術方面的創新發展。同時,科研經費在不同區域的高校之間也存在著分配不均的情況,使得部分高校教師即使有創新的想法,但是缺少經濟上的支持,再新穎的想法也難以實現。此外,在各高校內部也存在著經費分配不均衡的情況,部分高??赡芨鼈戎赜趯W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到了學校擴建等項目中去,缺少經費也影響高校教師的創新活動。
二、高校教師創新能力培養途徑
1、學術創新能力的培養:
(1)創建良好的學術環境
從高校教師在學術方面創新能力不足的現狀來看,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整體的學術環境不佳。在高校中,官本位思想越來越嚴重,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正在逐漸腐蝕著高校的學術精神,只有將這些弊端剔除,規范學術成果考核方式,在提高教師的知識產權意識,創建一個良好的、自由的學術環境,讓教師能夠在有關的學術領域能夠進行民主探討,自由的發表個人意見,讓不同的學術思想碰撞在一起,產生新的思想火花。
(2)提高教師的學術素養
哲學告訴我們,要想發生新的質變都需要一個量的積累,個人的能力發展也是如此,教師要想提高自身的學術素養,應該主動接受新知識,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同時,高校也應積極為教師創造學習的機會,為教師提供國內外進修的條件,盡可能邀請不同領域內的專業學者來開展學術性講座,為學校營造更好地學術氛圍,有利于帶動全校師生參與到學術活動中去。
2、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
要實現高校教師在教學方面的創新,首先需要教師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教學觀念,并在此基礎上創新教學方式,轉變傳統的單向授課方式,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實現課堂中師生的雙向互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社會創新型高級人才的重要任務,而在完成這項任務的過程中教師也承擔重要的責任,因此,要培養高質量的創新型人才,必須重視高校教師創新能力的發展,雖然目前高校教師的整體創新能力不足,但是在社會、學校、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實現高校教師創新能力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尹林,尹民.思維間接性特點:高校教師創新能力教育提升的重要途徑[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S1):104-106.
[2]李衛華,駱桂峰.高校教師創新能力的基本要求[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1,(1):55-57.
[3]杜海玲.高校青年教師創新能力研究[J].經濟師,2010,(4):121-122.
作者簡介:
金玲(1981—),女,朝鮮族,遼寧撫順人,應用經濟學在讀博士,研究方向:國民經濟;
李雅鑫(1993—),女,漢族,北京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院,15級碩士在讀,專業:應用心理,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