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傳媒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3
摘 要:網絡敘事是通過文字、圖片、音頻及視頻等多媒體符號對某一主題的事件進行敘事性表達描述的過程。而虛擬現實作為具有沉浸性及參與性的特點,如何與網絡敘事結合起來,對歷史事件進行更加全面和生動的描述,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虛擬現實;網絡敘事;歷史事件
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帶來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便與快捷,在網絡敘事歷史事件的呈現探討中,首先應該了解一下歷史敘事及網絡敘事的形式,了解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以及聯系與發展,才能更加深入的去探討虛擬現實在網絡敘事中的應用形式。
一、歷史敘事與網絡敘事的呈現
(一)歷史敘事的形式
歷史敘述是對歷史的記錄和描述,它的重要功能在于“傳遞”歷史。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曾言:“沒有敘事,就沒有歷史?!蔽谋臼菤v史的主要存在方式,歷史文本的存在與“歷史敘事”不可分割。敘事簡單的來說就是“講故事”,將歷史存在的史料以講述的方式呈現,歷史的再現還有如口述、圖書等方式,這些資料都會以傳統的敘事方式呈現給人們。
“作為話語形式的敘事沒有給再現的內容增添任何東西:它只是真實事件的結構和過程的模擬?!蔽谋居涊d下來的東西遠比其它形式的更具有理論上的重要性,所以文本形式的敘事必須延續下去,并好好去擴展利用。
(二)網絡敘事的定義
在網絡媒體形式充沛的背景下,網絡敘事是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媒體的符號對某一主題的事件進行敘事性表達描述的過程,是一種非線性為特征的敘事表現系統。這種全新的網絡敘事,使人們不僅可從網絡獲得大量信息,還可以自主選擇所需要的信息。而網絡敘事的形式從根本上來說,也是建立了另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三)網絡敘事與歷史敘事之間的結合方式
如今,網絡敘事與歷史敘事之間的結合方式可以說是相得益彰。下面以“辛亥革命歷史事件”目前的網絡呈現方式來解讀網絡敘事與歷史敘事之間的結合方式。
辛亥革命博物館網站的建立及微博、微信的推廣,不僅擴大宣傳,更使博物館成為武漢文化和武漢魅力的一個重要窗口。網站以專業清晰的分類形式,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先進的網絡媒介原素,將“辛亥革命”的歷史事件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現給觀眾,使整個網絡敘事的構造變成多元化、互動性、參與性,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對歷史事件的興趣感,也打破了人們對傳統的歷史事件的固有看法,最大程度的去了解和還原歷史事件。
二、虛擬現實在網絡敘事中的方式
(一)虛擬現實在網絡敘事中的形態特點
虛擬現實,利用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產生一個三維的虛擬空間,藝術的裝飾,提供一種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身臨其境般。其特點是全景式、沉浸式及人機交互的表現形式。
在網絡敘事中,虛擬現實的應用似乎并沒有發揮其優勢,網絡敘事的模式目前較熱門的是全景類虛擬。這是將現實中的空間、物體以高仿真的模型,利用虛擬技術以求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然而,虛擬技術僅僅是將某一物理形態進行網絡虛擬化,并沒有進一步對網絡敘事的表現形式進一步拓展。
(二)虛擬現實在“辛亥革命歷史事件”的形式探討
在辛亥革命博物館的網站有一個全景展廳版塊,觀眾可以點擊鼠標游覽整個博物館,對有興趣的部分還可以深入了解和觀看。這種形式不受時間、地點、人數等客觀限制,隨時可以在網絡環境下瀏覽觀看。虛擬展廳在很大程度上延續和補充了“辛亥革命”歷史事件網絡敘事的呈現,如何將這個著名的歷史事件,以更生動、更全面的形式來進行網絡敘事,便是虛擬現實與網絡敘事之間的一次碰撞了。
國外一個媒體制作的網絡敘事呈現——《刺殺肯尼迪》是一個特殊又意義深遠的例子,線性里的交叉敘事方式,令人興趣倍增,再加上藝術設計的添色,采用網絡多媒體的各種技術,使整個事件呈現給受眾的是多元化、豐富飽滿的信息體現,這種方式便有別于傳統的網絡敘事。
“由于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幫助我們以人工再生的形式重新創造另外的感知世界,我們將有機會參與這一可操控領域的新的意義再造的過程。”辛亥革命歷史事件的呈現,可以在現有的虛擬展廳上結合這種新穎的網絡敘事方式。
要探討與研究的方向是如何不受傳統歷史事件敘事的框架,也不受現有虛擬現實技術的影響,發掘兩者之間可以產生更多可能的方式去建構新系統,將歷史事件多元化的表現出來。
三、虛擬現實在網絡敘事中的審美文化
“網絡敘事的意義不是確立一種價值標準,更不是一種真理或本質標準,而是一種新的趨向,是人的總體經驗的構成之一部分,網絡敘事也相應地成為一種美學形式?!碧摂M現實是現代科技與傳統藝術的結合,很大程度上,虛擬現實的藝術性在一定程度上會被忽略。傳統藝術的支撐,是整個虛擬現實展現的重要環節,只有將技術與藝術嫻熟的運用結合,才會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虛擬現實體驗,這也是社會發展中,每個時代產生的不同審美價值觀。
“正確認識網絡媒體在當代社會文化語境下的審美價值,研究網絡媒體在當代社會生活中對人類生活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及影響形成的機制和過程,堅持網絡媒體以為人本、投質取勝的價值導向?!碧摂M現實作為網絡媒體新型的表現形式,不僅要探討其價值導向,在虛擬現實網絡敘事中的審美文化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虛擬現實不僅僅是要體現真實性、沉浸性、交互性,更多的是要利用其發展模式來引導受眾的審美價值,虛擬現實是一種全新的,充滿創新的一種藝術形式。用虛擬現實的藝術語言去表達人文精神,傳達歷史傳承,或許這才是我們要探討的虛擬現實在網絡敘事中的審美文化。
結語:隨著網絡及多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與普及,虛擬現實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中,在網絡敘事中將歷史事件與虛擬技術相結合,或許能夠打破傳統的網絡敘事方式,以更加新穎的構架去將虛擬技術完美運用,將歷史事件更生動、更多元的方式呈現出來。
參考文獻:
[1]海登·懷特.《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
[2]吳成炎.《虛擬現實藝術的藝術形態》[D].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3]周志雄.《網絡敘事與文化建構》[D].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
[4]朱莎莎.《網絡媒體審美價值及其意義》[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作者簡介:
李偉(1981—),女,漢,湖北武漢人,武漢紡織大學傳媒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藝術專業,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