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久義
摘 要:數學在教學課本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極為重要的,作為21世紀的我們應當學好數學,初中生也不例外。初中數學是中學數學的基礎,學好初中數學對學好數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數學;如何教好;教學理念;方法淺談
初中數學是中學階段的基礎,應當值得大家的重視,尤其是初中老師與初中學生,初中學生應該學好數學。然而,當今的初中數學卻讓許多初中學生排斥,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這與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不無關系。那么就讓我來談談我對初中數學教學的理念與方法的看法。
一、將數學生活化,使數學更加貼近生活,更加貼近學生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教學中要力求使問題情境的創設立足于學生的現實生活,貼近學生的知識背景,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系起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生活中數學現象,創造性的材料,達到生活素材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加易于接近數學、學習數學。
二、創建合理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
有人說數學是問題,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而給予火把的是一個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一個好的問題或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潛在的動力,碰撞學生智慧的火花,觸動學生內心深處的求知欲望。在中學階段,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是非常旺盛的,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創設出一個好的問題情境更加有益于學生學習數學。
三、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將寓言、故事、游戲等學生特別感興趣的東西帶入課堂,增加課程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喜愛他學習的課程,從而達到積極參與的目的。在課堂上恰當地開展一些有益的比賽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多提問,多競爭,這樣學生不僅主動參與了學習,課堂氣氛也更加活躍。
四、轉變評價機制,鼓勵學生參與,促進師生交流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多地對學生學習進行客觀、科學、激勵的評價,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不能表面化,要面向全體學生,更應該注重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時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更應該主動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以達到解答疑惑的目的。
五、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努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便有了學習的激情。現代教學的方式依舊遵循舊時古板的教學方式,已然落后,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改變甚至丟棄舊的落后的教學觀念,開拓創新,積極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只有學生對觀察產生了興趣,才能進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六、觀察事物的時候要全面、具體,要有極為明確的目標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時,目標要明確,任務要具體。在觀察過程中,要指導學生用準確的語言,詳盡的描述所觀察到的事實。切忌如盲人摸象那般,只知道局部,而忘記了要把握全局。只有整體把握了才能夠更加細化更加充分的學習局部,從而有反饋回來把握住整體。
七、在觀察過程中應該確立好觀察的合理順序
根據個人的習慣不同,所觀察的順序也不盡相同。所以教師就應該給學生指導出相應的合理的觀察順序,以此來減少學生觀察的誤區。哪些要從總體到局部,哪些要從局部到整體。教師應該從旁指點,待學生熟練掌握后方可。
八、在觀察的過程中要端正觀察的態度
觀察是為了找出隱藏于題目中的關鍵的信息,以利于方便解題。所以,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生們要本著認真的態度,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來進行觀察,挖掘題目所隱含的深刻含義,切忌過于表面化,從而導致無法充分理解題目的意思,因此而失去解題的良機。
九、初入中學,應該以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從旁指點為主
這樣可以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覺,同時又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小游戲活躍學生思維,在學生思維活躍之時及時地將常用的數學思想及方法灌輸給學生,使他們能夠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和記憶。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讓學生學到有用的知識又可以娛樂,一舉兩得,可謂是“寓教于樂”了。
十、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結合所要教授的內容給學生們講一講相應的數學思想與方法的形成、發展與發現
讓學生們了解數學思想與方法的來龍去脈,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其的學習與掌握。學習數學思想與方法的來歷不僅可以增加數學方面的認知,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學習數學領域的一些名人故事,相當于給學生樹立了榜樣。從而促使他們更加認真掌握數學思想與方法。
十一、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學習意志薄弱
對于現在的初中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依靠興趣與學習的意志來決定。學習意志是為了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克服困難的心理活動。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意志,有些同學的學習意志強,有些同學的學習意志弱,從而造成了分化現象。那么該如何解決呢?這就要求教師聯系實際情況,培養學習意志弱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而教師把抽象的數學具體化直觀化,使學生更容易接受,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有些學生資質比較差。
十二、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不系統
沒有形成較好的數學認知結構,從而導致中途跟不上教學的腳步。解決這樣問題的方法是:教會學生學習,培養思維。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因材施教,對差生進行輔導、加強監督其獨立完成作業,并且降低對差生的要求,讓其循序漸進。
十三、學生的思維方式與學習方法不適應當時的教育環境
有一些學生進入中學仍然跟不上中學的教學方式,初中學生正處于由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為主過渡的又一個關鍵期,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抽象邏輯思維方式,而且學生個體差異也比較大,有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快一些,有的則慢一些,因此表現出數學學習接受能力的差異。
無論如何,初中數學的教學的好壞都直接影響到整個中學數學教學,學好初中數學是當代中學生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現在的初中生大多不能適應思維上的轉變,從而導致成績的下降,所以初中數學的教學就顯得更加重要。初中數學教學是連接學生學習初中數學到學習高中數學的紐帶,在這個紐帶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思想就是重中之重。所以說要教好初中數學就要端正教學理念,改良教學方法,突出教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