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英
摘 要:現在的課堂,學生應是帶著問題來,并得到解決的過程,我們要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在課堂上多問,善問,倡導個性問答,問出學生興趣,問出從不同的角度解題的思路,培養(yǎng)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問
俗話說:學問、學問,一學二問,不學不問,永遠就笨。可想而知,這個“問”有多重要。但是現在的學生問的問題越來越少,缺乏打破沙鍋問到底那種勁兒。絕大多數的學生把課堂上的困惑留在心中,有些學生直到下課后才去尋找答案,甚至有些學生干脆放棄查找。在數學課堂上,此種情況更加明顯。是什么令我們的學生如此缺乏課堂上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呢?我們不妨想象一下一些教師的施教情況:他們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大有黃河之水奔流到海之勢。學生在教師的強烈灌壓下奄奄一息,滿臉充滿了無奈與倦意,這種對學生不聞不問,唾沫橫飛的施教,哪能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激情呢?
我們要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就要知己知彼,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善于問學生。通過各種發(fā)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解決一系列學習上存在的問題,讓學生由教師的問而思考自己的困惑,從而解決學生自己的疑惑,達到激活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從生活事例引入,問出興趣
數學新課標強調:數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理解數學。我在教學乘法估算時是這樣引入的:現在班里需要買4把拖把,每把2元8角;又要買3只水桶,每只5元4角。如果班委派你去購買,不準計算,你認為帶多少錢才合適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乘法的估算。經過這一問,產生強烈的求學效應,好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水中,湖面上泛起層層的漣漪,許多同學紛紛舉手回答,同學們陶醉于渴求新學問的心理狀態(tài),全部思維進入了新課題。
二、從不同的角度問出解題思路,培養(yǎng)思維能力
例如:三年級同學參觀農業(yè)展覽,把90人平均分成2隊,每隊平均分成3組,每組有多少人?
我先讓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在黑板上畫出線段圖:
讓學生觀察線段圖,思考解答方法,當學生思維活躍,渴望解決問題時,我便問:已知把90人平均分成2隊,每隊又平均分成3組,要求每組有多少人。需要先算出什么?為什么?能不能列出綜合算式?[90÷2÷3],經過一系列的問,從條件到問題,像尋根一樣,使學生的解題思路逐漸清晰起來,最終求出最后的問題。
本來此題解到此,可劃上一個完滿的句號,但我并不滿足,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再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從多方位去理解,尋找別的解題方法。我讓學生再仔細觀察線路圖后,問:我們可不可以先求出一共分成多少組?再求平均每組有多少人?要先求出多少組?我們可以根據題中哪兩個條件求出一共有多少組?6組是90人,那么平均每組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出綜合算式呢?[90÷(3×2)]這次由問題到條件,層層問出相對應的條件,為解最終問題而問足條件。學完第二種方法后,我又讓學生將兩條綜合算式比較,問:第二個綜合算式為什么要加括號?
三、倡導個性問,引導學生積極搶答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fā)展,當今社會需要的是身手敏捷、頭腦靈活、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要培養(yǎng)人才,就要從小學教學抓起,著重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因勢利導,挖掘掌握教材的有利因素,進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例如,教學用兩位數乘以11的速算法時,出示12×11=?23×11=?36×11=?45×11=?29×11=?老師和學生一齊比賽,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正當學生埋頭苦苦計算時。老師一下子就說出來,得數分別是:132、253、396、495、319。同學們覺得奇怪,老師何時變成神算家?也對老師的答案懷疑。當他們從苦算中抬頭對答案時,同學們都驚訝不已:老師,你好棒呀!太正確了。我乘機引導學生尋找口算竅門。板書如下:任何一個兩位數乘“11”,所得積的個位上的數是這個兩位數的個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是這個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的和的個位數;百位上的數是這個兩位數的十位數與進位的和。例如:29×11=319,“319”的“9”是“29”的“9”;“319”的“1”是“2+9”和的個位數;“319”的“3”是“2+9”和的進位“1”與“29”的“2”相加的結果。
遇到“11”乘兩位數的時候,就不用列豎式了,因為用這種速算方法,可以省時省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學會了嗎?
經過如此點撥,學生掌握了規(guī)律。我再出示幾道題來檢驗學生學習效果,13×11=?24×11=?38×11=?49×11=?29×11=?結果學生很快地得出了答案,紛紛舉手搶著回答,并將這個方法用幾句口訣總結如下:11乘以兩位數,首數末數兩邊分,中數等于首末加,多上一位往前進。
又如:用7、0、8、5,這4個數字,能組出幾道一步乘法式子?提示:首先想可以組成多少組數,組成的乘法算式可以用一位數與三位數相乘,也可以用兩位數與兩位數(整十數)相乘,然后再調換數字的位置,進行有順序的思考。如此提示后學生很快就組出式子來了。
但是,物極必反。我們也應注意避免滿堂問,避免出現束縛學生思維空間的情況,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力求科學、合理,間接與直接、問與說、說與練、學與用等關系,要和諧統一。追求學生在感覺上的起伏性,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把枯燥無味的數字符號變成生動、一目了然的快樂音符。
總之,教無定法,教師在教學上,要從各方面善問學生,讓學生做到不恥下問,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自學能力,使學生由棄學、厭學、苦學變成要學、愛學、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