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是當代學生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筆者就口語交際教 學的走向做出預設,以便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關鍵詞:英語;口語交際;學生;教師
英語口語交際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聽、說、讀、寫、譯),特別是加強說的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文化素養。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質,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然而目前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實在不容樂觀:要么設置的話題學生沒有交際的欲望和沖動,要么有個好話題學生卻不能運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意思;要么是學生交際欲望很強,但只見交際不見教學,不能把意思表達得合情合理,不能打動對方。怎樣才能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取得實效和優效呢?口語交際教學怎樣才能趨向燦爛明朗呢?
一、轉變觀念,多說常說
1.轉變教師觀念
在口語教學中,通常認為只要學生多讀、多發言,就能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及交際能力,教師力圖使人人有發言的機會,這其實是口語教學的一種形式化。應該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的發展,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的差異,創設民主、合作、平等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2.轉變學生觀念
隨著我國與世界的接軌,我們對人才的評定標準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善于推銷自己、善于表現自己已經成為新型人才的一種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在不斷地提升。
日常生活中,同學們可以收聽收看電影電視、國內外英語新聞、名人演講等,潛心揣摩視聽媒體中各類精彩對話,體會他們說話的技巧。學習在不同場合面對不同對象,靈活地調整說話內容和說話方式。不僅是語言組織方面,還應積極利用面部表情、姿態、聲調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學習利用肢體語言來豐富和解釋觀點,利用視覺材料和形象加強交流等。在學校要多與老師、同學們交流。積極參加小組討論,簡明、扼要地解釋自己的選擇,解釋自己的觀點和行為。每次交流后,最好能總結反思,以提高下一次會話質量。
二、口語交際教學的話題生活化
學生口語交際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對口語交際課設置的話題感興趣,能否激起學生表達的欲望。因此,口語交際的話題選擇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符合學生的心智發展的客觀規律。
1.話題來源于生活
口語交際教學的話題來源于生活,生活處處皆題材。日常的購物、接待客人、問路等生活話題,學生喜歡看的影片,喜歡聽的故事等,越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學生就越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也就越高。
2.課堂教學貼近于生活
口語交際教學的課堂應該成為學生暢所欲言的場境,必須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情境,設計符合學生身心需要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置身其間,當學生切身進入了口語交際的情境,他們的積極性才會高漲,他們才能興高采烈地進行口語交際。
3.營造真實的交際情境
教學實踐證明,營造真實的交際情境是學生口語交際成功的關鍵。要把學生帶到具體、生動、真實的情境中,由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情緒和內在的動力需求,從而使學生產生言語交往的熱情。就地取材,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模擬生活,創設與現實相似的情境;體驗生活,在實境中運用。只有在真實的口語交際情境下,學生才能入情入境地參與,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思維才能得以發展。
三、預設口語交際教學的平臺
口語交際教學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學生在口語課中語言表達的不確定性和隨機生成性遠比其他課來得多,教師課前的預設在實施的過程中又一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變數,這就大大增加了教師把握課堂教學進程的難度。因此,口語交際教學需要教師在課前更充分地進行預設。口語交際不能局限于課堂之內,它需要更廣泛的空間,需要教師給學生充分預設口語交際的運用平臺。
1.開放型平臺
引領學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我們可以把身邊的旅游景點等作為學生口語交際的活教材;我們可以把電視中的欄目搬進課堂;可以用學生身邊的活動作為交際的題材;還可以用游戲、角色表演、新聞采訪等形式,為學生口語交際開設更多的活動平臺,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進行交際。
2.言語鍛煉平臺
日常生活是學生運用口語最廣泛、最頻繁的領域,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實踐能有效地提高口語交往能力。如何邀請親戚朋友;把自己最感興趣、最愉快的活動告訴大家;說說自己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組織辯論賽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言語鍛煉平臺。
四、嘗試量化評價
長期以來對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只偶見于課堂上英語教師就聽說內容本身進行的隨意的、模糊的、憑整體印象的評價。怎樣有效地進行評價呢?筆者做了嘗試。評價分成三塊:
1. 課堂表現分
上課分是給每次準備口語交際活動的小組成員的,看其準備材料是否充分、組織學生討論是否有效打分。小組成員的個人分數由小組整體分50%和組員個人分50%結合。
每次口語交際活動后,教師給以每個學生分數,主要看參加活動前的準備是否充分、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活動中的口語交際是否得體,教師評價時可參照小組評價。
2.課前演講分
演講中有演講者對問題理解的深度,有語言技巧的運用,有個人魅力的展示。
3.書面作業分
布置給學生的讓其反思在學校活動和社會生活中口語交際情況的書面作業。根據作業情況打分,有特殊表現諸如得獎的加分。
這三塊的比例為5:3:2,學期結束給予口語交際總分。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口語交際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要形成一個規范的口語交際能力訓練體系,形成一種雙向互動的教學模式。口語交際教學的成長還需要更多的人去關注、去探索、去研究。
參考文獻:
[1] 賈冠潔. 外語教育心理學[M]. 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160).
[2] 郝迎春. 如何讓學生開口說英語[J]. 山東教育,2003,(Z4)
[3] 劉尊立. 讓每一個學生愛學英語、會說英語[J]. 教育科研論壇,2002,(06)
作者簡介:
王麗(1981~ ),女,漢族,河南省新鄉市人,研究生,新鄉學院大學外語部講師,研究方向:基礎外語教學及研究。